[科普一下] 冬候鸟 北票下府湿地的短耳鸮
北票下府湿地的冬候鸟 短耳鸮
张建国 图/文
声明:我家是北方,我是站在北方的冰天雪地里说冬候鸟。

说冬候鸟之前,先把夏候鸟说了,以后就不专门说它了。
夏候鸟,就是夏天你看见了它在咱这里繁殖了,到了冬天它又托家带口的去南方过冬去了,这就是夏候鸟。
这样的鸟太多了。比如说,家燕就是夏候鸟。那期,我还讲了家燕的故事呢,很好听的。
没看过的往前找(点二微码关注后看<家燕>)。

下面,正式说冬候鸟和北票下府湿地的冬候鸟 短耳鸮。
冬候鸟:资料上这么说:
冬候鸟指冬季在南部较暖地区过冬,次年春季飞往北方繁殖,幼鸟长大后,正值深秋,又飞临原地区越冬,对该地区而言,这类鸟称冬候鸟,如鸿雁、天鹅、野鸭等,在中国长江中、下游生活的鸟类都为冬候鸟。

那么,北方地区的冬候鸟呢?
在北方更北的地方繁殖,它在向南寻求过冬地的时候,就在适合于他的北方的某地儿停留下来,过上一冬,而且会在环境不变的情况下,年年都来这里过冬,这些就是我们当地的冬候鸟了。
这些鸟的特性多是抗寒、生命力强;食物又多以粮食、谷物种子和其它动物为主。在北票下府湿地最具特点的冬候鸟就是猛禽.近几年,鸟友记录到的冬天在当地的猛禽有:灰背隼、游隼、三种鵟,猎隼(还没有繁殖记录)、鹊鹞、白尾鹞、雕鸮(没有繁殖记录)、短耳鸮等。

短耳鸮,就是典型北票下府湿地的冬候鸟。
短耳鸮,在我国繁殖于内蒙古东部、黑龙江和辽宁,越冬时几乎见于全国各地。

说短耳鸮,今天咱们只说2015年北票下府湿地的短耳鸮。

那年,它们是组团来北票的,至少来了8只。
那年,有大鸨在,开始人们没太在意它。只是后来,大鸨拍腻了,目标才转向了它。
那年,值得骄傲,北票下府湿地环境好,面积大。冰是冰,水是水,草是草、树是树、桩是桩。整个湿地像模像样,就是没有鸟拍,不管谁来,也谁都会喜欢上的。

那年,在前几个年头湿地的养护(之前的几年湿地种地限制,就连放牲畜都限制,可好了)下,湿地草肥物美,地里冻死的虫子、蚂蚱,小鸟较比往年都多。
那年,短耳鸮来的多到死的短耳鸮就捡到了三只。捡到后,放在了路边上(有一张大鵟叼着短耳枭的,这张片子不能发,留着专题用),其中一只,外地鸟友带走做了标本(死因研究中,今天也不说)。

问:今年,为什么短耳鸮一只都没见?
答:和我已经写好还没给大家看的“4问5只大鸨”里的回答一样,“”今年湿地的水的面积不是最大的,今年的庄稼地面积是前所没有的"..
也不知因为什么,湿地管理突然放松了,庄稼地都种到水里了,那么多年养育起来的蒿草、红柳等湿地植物,全部深翻,毁灭了。

湿地养育成果一个春天就变样了。种地大量的化肥、农药把整个湿地弄得没有了生息:死蚂蚱都几乎绝了,更别说鼠之类的。这样的环境,没吃没喝的,你是短耳鸮,你还会来呀。

可怜巴巴,诺大的湿地,被冰链接起来的是已经割走和没有割走的庄家秸秆和茬子,冷冷清清,没了生机。
明年,明年会咋样,天能知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