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煌:4个理由告诉你推广中医经方的重要性!(下)

4个理由告诉你推广经方的重要性

接上文:

黄煌:4个理由告诉你推广中医经方的重要性!(上)

 第三个理由,经方方证刻画的是人,而不是病。
遇到朋友,人家听说我是中医后,经常会接着问,你专长是什么?我说,我是中医。对方接着还会问,那擅长治疗什么病?我说,我不会看病,只是调理人。对方这时或若有所悟,或一脸疑惑。在许多人看来,医生一定是看某科疾病或某种疾病的专家。其实,古代的中医,有的分科,如外科、骨伤科、妇科、小儿科,但有的中医就不分科,你看看叶天士《临症指南医案》,就门类很多,不仅内外妇儿,连皮肤、五官都有。江苏清代的孟河名医,大多内外科擅长,能开刀,能外治,开的方子也是非常精准。马培之以外科名时,但去北京看慈禧太后,是看的妇科杂病。再看看在国外行医的诊所,不也是什么病都看?中医原来不注重分科,因为中医眼睛里面不是“人的病”,而是“病的人”。经方,不仅仅是病的方,更是人的方。
《伤寒论》《金匮要略》中有关“人”的记载是非常多的,比如“尊荣人”、“失精家”、“湿家”等。尊荣人,骨弱肌肤盛,容易疲劳,没有力气,赘肉多,容易生血痹的病,用黄芪桂枝五物汤;失精家,容易遗精,阴头寒,性能力差,目眩,发落,容易头昏眼花,容易脱发,用桂枝加龙骨牡蛎汤。湿家,面黄,食欲好,自能饮食,消化系统健康,腹中和无病,但容易生喘病,容易身疼发热,容易头痛、鼻塞等,常用麻黄加术汤、麻黄杏仁薏苡仁甘草汤等。张仲景还有如淋家、呕家、亡血家等提法,这是根据疾病的易趋性来定体质。又如强人、羸人的提法,是根据体质强弱、外形胖瘦来定的体质。以上各种关于病人的记载,都说明古代医家重视人的观察和分类。
人是活人,所以,人的特征,胖瘦枯荣是次要的,关键是神色,也就是人精神状态。经方方证往往有对患者精神状态特征的描述,而且非常精彩和传神。
黄连阿胶汤是一首具有清热止血止痛的安胎方、止血方、止痢方,但《伤寒论》原文并没有出血、下利、腹痛等证,而是将“心中烦、不得卧”作为其方证的特征,突出了处在极度烦躁不安、焦虑难眠的精神状态。
桂枝汤的“气上冲”,小柴胡汤的“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大柴胡汤的“郁郁微烦”,桃核承气汤证的“其人如狂”,大承气汤的“谵语”“不识人”等,无不是精神症状。
学习经方后,我的思路不知不觉从疾病转向体质,从僵尸转向一个活生生的人。我最近接手一位患者,是个发热多年的女患者,西医诊断为成人still病,长期服用激素,人都变形了,后用小柴胡汤加生地,烧退了,激素也减了,人也变漂亮了。但是,前不久又发热了,用小柴胡汤、大柴胡汤等均无效。后来我和学生们分析,看她虽然发热多天,而且数日不食,但就诊时精神依然很好,觉得有抑郁焦虑的存在,遂进行心理疏导,服用四逆散合半夏厚朴汤解郁,她大哭一场,药后得汗热退。
还有,曾治疗一位小学女校长的关节痛,怀疑类风湿性关节炎,其疼痛与情绪天气相关,并有失眠。我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居然关节痛很快消失。
痛经,是女青年的临床常见病,许多与精神压力相关,用当归芍药散,桂枝茯苓丸,用温经汤未必有效,对伴有焦虑、失眠、恐惧心境,发时疼痛剧烈,并有呕吐者,用半夏厚朴汤、栀子厚朴汤效果就不错。
  第四个理由,经方方证教你如何处理复杂多变的临床病症
临床是非常复杂的,说句笑话,疾病不是按教科书来生的。面对眼花缭乱的病情,面对寒热错杂虚实互见的证型,如何出手干预?要看时机,要看档口。经方方证着眼于当下,而不是拘泥于某种常规或病理。每个经方方证,就是前人处理临床复杂多变问题的模式。
清代伤寒家舒驰远治一产妇,发动六日,儿已出胞,头已向下,而竟不产。医用催生诸方,又用催生灵符,又求灵神炉丹俱无效。舒诊之,其身壮热无汗,头项腰背强痛,云此太阳寒伤营也,法主麻黄汤。作一大剂投之,令温服,少顷得汗,热退身安,乃索食。食讫豁然而生(《女科要诀》)。麻黄汤催生,这是非常规的治疗方法,但却有效。其实,临床看病,很多都是非常规的。
余国俊先生也说过这么一件事,他说30年前,他在成都读书,学校刘教授颇善医道,惟常年失眠,遍用诸方,疗效平平,深以为苦。因闻城里一老中医一年四季治病,无论男女老幼,亦无论所患何病,开手便是麻黄附子细辛汤,竟而门庭若市,门诊人次逾百,人称“火神菩萨”,便往一试。既至,老医令其伸舌,随口吟曰“麻黄附子细辛汤”。助手立即抄方与之。刘教授悻悻然,不意服完1剂,当夜竟然安睡!(《中医师承实录》)
这种思维方式,就是经方医学的方证相应模式,后世有称之为“有是证,用是方”。在经方人眼前,只是看现在何种方证,而不是某种理论或概念,如果拘泥于某种经验常规,常常误诊或误治。
12年10月在江阴治疗一位老妪,体瘦肤黄,行走蹒跚,述说头晕头昏、右手震颤、手脚欠灵活年余。病情始于老伴去世后,心情抑郁,平时易悲伤掉泪,入夜难眠,怕冷。西医检查无异常。我先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三周,无效,依然头晕欲仆。复诊根据真武汤证的“头眩,身瞤动,振振欲僻地”经典方证,用真武汤原方:制附片15克、白芍15克、白术15克、茯苓15克、干姜10克,7剂。震颤等症状明显轻减,气色也大大好转。为何开始没有用准?就是拘泥于心情抑郁、失眠,而忽略其震颤头晕的真武汤证。
当医生不容易,这是我从医40多年的体会。《伤寒论》序言:“夫天布五行,以运万类,人稟五常,以有五藏,经络府俞,阴阳会通,玄冥幽微,变化难极,自非才高识妙,豈能探其理致哉?”生命世界十分复杂,病情变化多端,就是同样的疾病,在不同的患者身上表现的形式不一样,治疗的方法也不一样。个体化方案的确定非常困难。所幸的是,经方方证相应为我们提供了许多可以借鉴的宝贵经验。经方是应对人体某种特定应激状态的药物调控手段,方证是临床医生把握这种特定应激状态的经验结晶。掌握经方方证,就能以不变应万变,能够处理复杂多变的临床问题。用清代医家徐灵胎的话是:“盖方之治病有定,而病之变迁无定,知其一定之治,随其病之千变万化,而应用不爽”。
前天,微信上就有一位医生问:讲方证,能否抛开五行学说。我说,五行学说是有用的,但在识别方证的时候不一定需要,就如在一堆人中找你的亲人,还需要指南针或导航吗?对熟悉的人,凭直觉就行,望一眼,看步态、听声音就知道是谁了。“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方证,强调直觉思维,所以,古人称辨证为识证。识,认识的识,识别的识。
推广经方的理由还有很多,但我想,上述的四个理由已经足够了。第一个理由,说的是经方的经验性,经方是几千年来中华民族使用天然药物的经验结晶,这种经过人体亲身尝试得出的经验,比什么都宝贵,无与伦比,是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的有一贡献。第二个理由,是说经方的实证性,经方是中医临床的规范,所以,历代名医无不在经方着力。第三个理由,说的是经方的整体性,中医学的整体观念,在经方应用中体现得淋漓尽致。第四个理由,是说经方思维方式的正确性和实用性。医生是用来解决病人痛苦的,既要考虑患者的痛苦诉求,又要考虑医疗手段的可能性和可操作性,在决策中,经方是前人处理复杂问题的模式和案例,可以借鉴,可以参考。
对经方重要性,历代名医说了很多,历代许多有识之士为经方的推广,已经做了大量的工作,柯韵伯、徐灵胎、陈修园、曹颖甫、叶橘泉、胡希恕等等,都是我非常崇敬的前辈,我这些年的工作只是继续他们的工作而已。我多次说过,经方并不是中医学的全部,中医临床也未必只有经方能治病,但经方是中医学中最规范的内容,这一点,没有疑义。所以说,中医的传承,必须把经方的推广作为基础。

【提示】:更多“黄煌经方”的资料,请扫描如下二维码:

(0)

相关推荐

  • 刘英锋 | 小柴胡汤证必读指南(收藏版)

    摘要 小柴胡汤,作为六经主方之一.和法的典型代表,其主治病症之多.适用病种之广,似已远远超过一般方剂,加之其配伍之巧妙.功效之奇特,更増添了其临证化裁的用途,然而,有关小柴胡汤的证治与功效,却一直疑惑 ...

  • 黄煌:4个理由告诉你推广中医经方的重要性!(上)

    4个理由告诉你推广经方的重要性     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开始,我就开始关注经方.十多年来,我是一门心思推广经方.我写了几本介绍经方的书,<中医十大类方><张仲景50味药证>& ...

  • 黄煌:我常用的十九个经方及三点体悟

    我常用的十九个经方 01 排脓散 组成:枳实 芍药 桔梗 用法:三味药打成粉,冲服,泡服 治疗支气管哮喘,咯痰,痰吐不爽,比沐舒坦要好.此方非外科排脓液的方,而是排痰方.粘稠的液体即脓,粘痰即脓.所以 ...

  • 黄煌:我常用的十九个经方及三点体悟 【转载】

    黄煌:我常用的十九个经方及三点体悟(2019-09-19 11:48:12) 转载▼标签: 健康分类: 医药秘方黄煌:我常用的十九个经方及三点体悟1. 排脓散组成:枳实 芍药 桔梗用法:三味药打成粉, ...

  • 黄煌:黄连解毒汤、葛根汤和桂枝茯苓丸这些经方效果虽好,但不是所有人都能用的

    中医之声 医学资讯 公众号 黄连解毒汤不是张仲景的方,但是也是一张古方,是唐方,也可以看作是经方,这张方在日本是用来治疗高血压和脑梗的,甚至是老年性痴呆也能用:葛根汤这张方啊,是张好方子,对于一些体格 ...

  • 【黄煌:调理体质常用的7首经方】

    一.大柴胡汤 通里攻下方,主治以心下按之满痛为特征的疾病. [常用剂量]柴胡20克.黄芩10克.制半夏15克.枳壳30克.白芍20克.制大黄10克.干姜5克.红枣20克 [体质要求]体格壮实,以中老年 ...

  • 黄煌:五苓散的11条应用点 – 经方派

    黄煌:五苓散的11条应用点 分类: 经方入门 标签: 五苓散, 黄煌 导读:五苓散为古代水逆病的专方,经典的通阳利水剂,有保肝.降脂.利尿等作用,适用于以口渴.吐水.腹泻.汗出而小便不利为特征的疾病. ...

  • 黄煌:夏至,三伏,夏季养生经方。

    黄煌:夏日寒湿内蕴,注意维护阳气 最近门诊上的病人寒湿证很多,或身痛,或困重,或浮肿,或面起黑斑或痤疮,或月经过期不来,或腹泻,或皮肤痒,或赘肉顿生--表现不一而足. 我的处方中葛根汤.麻黄附子甘草汤 ...

  • 黄煌临床最常用的十六则经方,疾病原来是这样治愈的(值得收藏的长文)

    我的材料已经发给了大家,就是把我运用经方的经验归纳了一下,想通过这个机会和大家一起分享.经方,是中华民族数千年来运用天然药物的经验结晶,是中国古代医学家们的大智慧.这个经方了不得,说到能为人类作出贡献 ...

  • 2021年七大理由告诉你:提升学历的重要性!

    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工作要求越来越高,岗位竞争越来越激烈.通过这次疫情,让我们感受到了作为个月光族,作为一个还贷人,作为一个工薪者的无可奈何! 因此,学历的高低显得特别的重要,无论是为了满足工作需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