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星空 | 史勇军:小镇风物志(组诗)


迟开的桃花
一朵桃花
有时胜过满树,甚至满园的桃花
尤其是一朵迟开的桃花
它的前程不可预料
和风从东边的高岗上吹来
有时又从南边
一朵迟开的桃花
让春天放心不下
顺风顺水
是命运对宠儿的眷顾
相同的春天
一朵迟开的桃花
告诉三月
不,甚至更美的四月、五月——
所有的花朵都有相同的结局
譬如不可避免的凋零
譬如凝结为酸的、甜的果实
一朵迟开的桃花
风尘仆仆
风雨兼程
悠然享受自己的绽放
并不伤心

春到三杨路
一到三月
三杨路就忙忙碌碌
春风数过的桃花
三杨路也仔细数一遍
有的微开,有的盛放
有的沉思等待
有的一见钟情,痴痴地凝眸对视
还有的凋落,早早地遭遇别离
杨店的三杨路
懂春天每一种情结
不催促,也不着急
来的都是有心人
舍不得走的都是痴心汉
当三月开始点名时
三杨路负责给游人签到

古驿考
唐朝的马
灵气十足
用于打仗和传递公文
也用于传递爱情——
红尘一骑妃子笑
无人知是荔枝来
嘚嘚的马蹄
踏出了千千万万个古老的驿站
有的灰飞烟灭
有的千年不老
譬如白沙驿、小河驿、桃花驿
被春风以爱情之名
一一圈点
年年得意

北街居民
在北街居住
你可能是一个卖菜的
早晨五点钟起床
花五分钟摆好自己的摊位
花半天的时间挣够一天的花销
用讨价还价
抽打庸常的生活
你也可能是一位腰背佝偻的剃头匠
一生致力于做好一件事
虽是毫末技艺
却是顶上功夫
你也可能是能说会道的民间牙医
每天查漏补缺
一边与耳背的九旬老人大声聊天
一边拾掇她金灿灿的假牙
你可能是街口炸油条的恩爱夫妻
头发花白
儿孙满堂
依然配合默契,不离不弃
或是街道中段收购桃胶的坐地贩
甚至是一名扫街人
素面朝天,早出晚归
用红色保洁服
警告车辆减速慢行
用灰头土脸
证明你的勤勉务实
偶尔也有豪车从北街进进出出
他们是离开老北街
又放心不下老北街的年轻人
顶着姑娘、女婿、儿子、媳妇的名头
荣耀地归来
又忧心忡忡地离去
一不小心
露出了老北街隐藏的活力与富贵
在杨店北街居住
意味着
你是一个正宗的杨店老街人

东街小雨
杨店镇东街,史称东冈,人群聚集为市,明中期杨店义士杨廷松修义仓、置义馆、办义学、建义桥、立义冢、凿义井于此,“六义”故事广为人知。——题记
心怀喜悦
聆听小雨
聆听天降流泉和东街牌坊的声声清唱
杨廷松从明朝的烟雨中走来
娓娓讲述《六义记》的故事
东街小雨
把这些陈年旧事
翻译给爱刨根究底的异乡人听
余音绕梁
余韵悠长的小雨
不厌其烦
洗去轻尘
帮背起行囊的杨店人
藏好乡音乡情
让桃花古驿的
一声春雷
一声长叹
也耐人寻味

小镇三月
小镇在一夜春风中走进三月
晚睡或早起的人
都有了春眠不觉晓的理由
桃花擅演主角
梨花更像英雄
油菜花绯闻不断
可原野与野花更亲
白菜花、萝卜花
都争先恐后地接受阳光雨露的点评
游人纷至沓来
有的以驴友自居
有的以组团为傲
大巴很大
小车很小
它们兴冲冲地来
但都与小镇格格不入
骑行的人、步行的人
扶老携幼拖儿带女的人
因虔诚和睦
而为行程加分添彩
露天扯一块布就是本地人做生意的招牌
邻家菜馆的时蔬与酸菜
莫名其妙地走俏
野韭与土鸡蛋
毫无理由地争宠
农庄爆棚
小镇太小
小得桃花一笑就手忙脚乱
先来的摄影家与后来的拍客
都将在杨店的桃花节上走秀
谁的镜头狠
谁就是
十里桃林景区的贵客

- 关于作者 -

史勇军,男,上世纪七十年代出生于孝文化名城湖北孝感,1996年6月中专毕业,在校期间开始写作,有诗歌作品散见于孝感日报、孝感晚报、楚天都市报、幸福杂志等媒体,现为基层宣传干部。

推荐阅读
第 430 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