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书原创)今日文章说古物——字库古塔

化字成蝶

从嘉陵区晏家乡沿乡道土路至西充车龙方向前行约2公里,在西溪河上游支流旁,峰回路转中,眼前豁然开朗,此地平阔,风景绝佳。

这里潜藏着一座南充西路地区唯一的字库塔,县志以及旅游资料上并无记载。当年我在附近任教时,多次带领学生前往参观。从这座塔,可以领会古人敬字崇文的思想境界,想象古人化字成蝶的高雅情趣。

字库塔所在地名叫王家嘴,据传西充县城就差点建于此处。当年县城初建时,主要参考对象就是现在县城所在地和王家嘴,两相比较难以决断,时人迷信,有人建议称土,以密度大者胜出。认为风水所在地的泥土密度应该大些,显示尊贵。西充人狡黠,在泥土中混入铁砂,自然密度大而胜出。这终归是传说,但是现在的王家嘴,俨然具有县城气度,占得山水之利,人口聚集,村落规划有序,看起来就是一处乡镇。有风水,人口聚集,自然有独到文化。在聚居区,必定崇文尚武,有字库塔就不足为奇。

此塔保存相当完好,六角七层,高约十米,建于清代,至今没有损坏,字迹清晰可辨。塔的每层均是整石头雕刻,中间竖直镂空成烟道贯穿至顶,每层均有六角高翘。第一层背面有一狮子头造型,狮子口大张,字纸便从这里投入。狮子口两边一副对联:倒笔写天,气贯星斗,举杯邀月,诗惊鬼神。联文潇洒豪放,气概非凡。塔顶为一龙头,口大开,为烟尘出口。从下面狮子口可以直接望穿龙口。塔第三层正面上方阳刻着字库塔三字,下方四周雕刻着精美的人物图案,惟妙惟肖,栩栩如生。塔第二层正面阴刻“结善士缘须列善士,铭文字可培文风”的楹联。第二层的至顶5面均阴刻着修建字库塔的序文、善士名和捐款数目,每层文字上下沿均刻有精美浮雕,这些文字和浮雕使宝塔成了一座字库塔。

这座塔是根本用途,不是镇鬼,也不是配景,而是用于焚烧废弃的字纸。

始于宋代,普及于明清的字库塔与先人的文字崇拜和文神信仰不可分割。文字使知识传播更加便利,前人的知识经验可以得到保存和积累,生产力的发展因此能得到极大提高。先人认为文字本身就具有法力,对文字的敬畏,最早源于仓颉造字的传说。相传仓颉造字时“天雨栗,鬼夜哭”“龙乃潜藏”。

古人爱惜字纸,是对字纸所负载文化的顶礼膜拜,是中国特有的一种文化现象。书籍在古文人的心目中非常神圣。所有用过的经史子集,磨损残破之后,不得随意丢弃,要先将其供奉起来,择良辰吉日行礼祭奠之后,再点火焚化。文字是“圣贤心迹”,字纸不可秽用,而应该“羽化成蝶”,必须在字库塔中焚烧“过化存神”。

这样的一种尊崇,上升到了一种独特的文化,焚烧字纸非常郑重,不但有专门的礼仪,还建有专门的场所和设施,字库塔便是古人专门修建来焚烧字纸的小型建筑,成为了这礼仪文化中的一个凝固的符号。

字库——一个年代久远的名字,也是一个年代久远的文人图腾崇拜载体,在今天看来已经再难烟火袅袅,难有昔日的鼎盛了。但是作为一种即将消失的历史见证物,我们已经很难再看到。

这座字库塔,虽然字库塔里没有了灰烬,也没有了燃烧后的余温,但是透过那塔身的狮子口,仿佛可以看到了曾经文人们焚烧字纸时的虔诚,那似乎是对文字的一种崇拜,对文字这一传承文明载体的一种尊崇,让人们时时瞻仰喟叹,感受着此处先民“耕读传家、爱惜字纸”的淳朴文风。

END

(0)

相关推荐

  • 杜宇|读《古书之美》札记

           于他无所嗜,所嗜独书,饥以当食,渴以当饮,诵之可以当韶镬,览之可以当夷施,忧藉以释,忿藉以平,病藉以起色.而是三楹者无他贮,所贮亦独书,书之外,一榻.一几.一博.一蒲团.一笔.一砚.一丹 ...

  • 探访自贡历史建筑之仲权字库塔

    ​​三年前的仲权朱公河畔,字库塔边正在修建公路桥,五花大绑的字库塔很难看清全貌.时隔三年,重访仲权老街,走进蓝天白云下的灯之源广场,终于见到了仲权字库塔的真面目. 仲权字库塔建于清嘉庆二十二年(181 ...

  • 德昌字库塔,全县共有6座,其用途游客基本不清楚,你知道多少

    如果不是有缘,你怎会找到我,如果不是精彩,又怎会欣赏到最后,点点关注呗,就当是一个奖励. 小编能够与您相遇,真是三生有幸! 蚕子在桑叶上行走,小编在地球上旅游,嗨,大家好,我们又见面了! 走在德昌的大 ...

  • (启书原创)今日文章说时蔬——吃嫩包谷

    吃嫩包谷 好不容易等到包谷焉须,夏天就这样悄悄地到来. 于是,就悄悄地拨开玉米外面绿色的外壳,非常小心地,就只是剥开一条缝隙.一层一层的,终于见到了里面的包谷粒,用指甲一钉,破壳后,就会流出浆水.如果 ...

  • (启书原创)今日文章说西充——化凤金晖

    化凤金晖 穿过喧嚣城市中心,却有一山高峙,一百八十三级石阶顶端,便是安汉楼.这座仿古门楼前额,赫然镌刻着中国书协沈鹏主席题写的"化凤山森林公园"五个镏金大字. 上次到此,已经是多年 ...

  • (启书原创)今日文章说手艺——稻草蒲鞋

    即将消失的民间技艺 稻草蒲鞋 这一双蒲草鞋终于摆在了面前,我仔细端详,这简直就是一件巧夺天工的艺术品啊!细细密密的蒲草鞋底经纬纵横,鞋底里还可以感觉到有铁丝骨架,周遭是用竹丝做的鞋帮,钉上几条牛皮带子 ...

  • (启书原创)今日文章说感动——人之将老

    记录那些曾经的感动 人之将老 人之将老 因为一些老家朋友的琐事,得以抽时间回到老家乡镇.却得知一个不好的消息,我一位老师的父亲出车祸了! 由于平时与老师疏于联络,我知道这个消息足足晚了一个月.怀着万分 ...

  • (启书原创)今日文章说佛理——心之所安

    心之所安 我一直畏惧粤语电影,难以想象当年如果这种方外之音没有那一票之差而成为官方语言,会是怎样的一个世界.与之相比,我更愿意观看英语电影,至少还有点熟悉语感.但是,中午趁着酒性观看的这部电影--&l ...

  • (启书原创)今日文章说古镇——龙门古镇

    龙门古镇 重回古镇 如果说,我的梦里一直有一个温柔.至真至纯的呼唤,那就是龙门的梦萦. 在龙门老街,抛下俗世,卸下防备,仿佛整个世界只剩下自己.历史的沉淀,千年的遗留,是一段忆不完的史诗.也许正是因为 ...

  • (启书原创)今日文章说童趣——夏夜蝉声

    夏夜蝉声 若非梨香弥漫的园子里飘出了蝉的声音,我几乎已经忘记了夏天还有这样灵致的生物. 记忆中,于是浮现出了儿时在树林里捕蝉的场景,当然也有那一声声美妙而又吵杂的蝉声.或许夏天跟蝉是必然的联系,或许是 ...

  • (启书原创)今日文章说手艺——剃头摊子

    去日朝露 偶然走进一处偏僻的小巷,这俨然就是城中的村落,没有了高楼的林立,低矮的小瓦房相依而立,却显得比较干净. 于是就见到了一处街头露天的剃头摊子,史迹般地出现在眼前.没有雨篷,没有装饰,一张木椅. ...

  • (启书原创)今日文章说古寺——太玄山寺

    本文感谢阿蒙(myb19810810)留言点题 太玄山寺 嘉陵区金宝镇南,重峦叠嶂中可见一山顶鳞次栉比,有一塔式建筑巍然耸立.这便是太玄山,山上翠柏掩映,竹影婆娑.在山顶的茂林翠竹中,掩映着一座民国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