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碗腊八粥的温情

“腊者,索也,岁十二月,合聚万物而索飨之也。”腊月初八即在眼前,民俗中有喝腊八粥的习惯。
我认为的腊八粥就是所谓的八宝粥。但具体是哪八样粮食,我也说不出来。只知道品种越多,像大米、江米、黑米、红小豆、豇豆、花生、莲子……放在一起,煮出来的香味浓郁,就是好喝的粥。
因为临近新年,家人开始陆续打扫卫生,清理橱柜时,把这些平时剩余的杂果,归拢在一起,煮给家人吃,也是节约的好办法。
这样一碗八宝粥包含了各色各样植物种子,种子是植物一生的节点,贮藏了为新生所积蓄的全部能量。喝下一碗粥,不仅是为自己注入天地精华的能量,也有各色谷物所蕴含的美好的祝福。因而,八宝粥也将古人所讲的“冬藏”养生之道娓娓演绎到极致,万物收藏,收纳精气。一碗暖心暖胃的饭食,祛除一年的疲惫,在温饱中得到慰藉,重新积攒能量,等待立春时节的到来。
熬制粥不可心急,好喝的粥一定是温火慢炖,谷物的香气和能量才能慢慢随着温度炸裂,随之释放。而当各种食材熬成软糯的米粥时,更加利于吸收和消化,阴阳平衡,补血补气。
粥的温度包裹着食材的营养和香气,唤醒了冬日里因寒气麻木迟钝的味觉,喝完一碗粥,全身心的僵硬被软糯的八宝粥滋养,漫长寒冷的冬天将不再难熬。
腊八粥熬好了,要先供佛供僧。传说,释迦摩尼在这天得道成佛。君子贵人贱己,先人后己。古时,大户人家为了积德行善,就在这天在门口支起一口锅,为寒风中沿街乞讨的乞丐、穷人、孤独寡者施粥。上午分舍出去,自己才能吃粥,把食物分发出去,可裹腹,可御寒。情暖如此粥,平淡见大爱。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一丝一缕,恒念物力维艰。”当喝着一碗温热的粥时,不仅有“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爱惜粮食,不铺张浪费。想起这粥饭里有多少人的付出,多少能源的消耗,辛苦所得,更会想到这世上还有很多腊月初八这天还没有喝粥的人,幸福来之不易,应该好好珍惜。
寒风中看到有的人在寒冷的街边施粥令人感动,“福往者福来,爱出者爱返”,其实我也想站在腊月初八的街头,为那些需要的人盛碗热气腾腾的热粥。
不管一碗粥有些怎样的寓意,承载了多少祝福和感谢,喝下一碗热气腾腾的米粥时,或许多少会有一丝期待和无奈,“过了腊八就是年”年的脚步越来越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