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后遗症与肠道微生物有关吗
相关推荐
-
被严重忽视的新冠感染后长期后遗症,Nature连续发文,提出三个最紧迫的问题
领域内专业人士解读,提供可靠医学信息. 关键词:COVID-19:mRNA疫苗:心肌炎: 根据纽约时报疫情追踪器,最近两周全球单日确认病例较前降低了25%,2021年6月12日新增病例为37万:病死人 ...
-
世界艾滋病日:聊聊艾滋病毒与肠道菌群那些事儿
在过去的十多年里,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肠道菌群深刻影响着免疫系统的发育和功能.更重要的是,越来越多的研究也发现一些特定的肠道细菌参与局部和全身炎症性疾病的发病.由于全身性炎症被认为是艾滋病毒(HIV)感 ...
-
产业大事: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数字化方法,获3.95亿融资!
这是<肠道产业>第 712 篇文章 本周肠道产业领域值得关注的6条动态 · Mahana Therapeutics 获得 3.9 亿元 B 轮融资 · Finch 将 FIN-524 开发 ...
-
Nature:饮酒、排便质量,或一直在混淆肠道菌群的研究结果
中国生物技术网 中国生物技术信息网官方账号11-11 14:05 众所周知,肠道微生物组对人体健康具有包括从心理健康到生理健康的一系列深远影响. 然而,对于科学家来说,关于微生物组在人类疾病中作用的研 ...
-
Gastroenterology | COVID-19患者住院期间肠道菌群的变化(国人作品)
推荐:江舜尧 编译:小菌菌 编辑:小菌菌 香港中文大学黄秀娟,陈基湘等人近期在Gastroenterology杂志上发表了<Alterations in Gut Microbiota of Pa ...
-
综述 | 兰州大学FRONT MICROBIOL:肠道菌群作为抗击SARS-CoV-2感染的潜在策略
编译:GUT,编辑:小菌菌.江舜尧. 原创微文,欢迎转发转载. 导读 在疫情爆发后不久,国家卫健委就曾发布<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方案指出:在重型.危重型肺炎患者的其他治疗措施 ...
-
新研究 肠道益菌可阻止新冠病毒入侵
韩国延世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人类肠道中的某些益生菌,可以产生抑制新冠病毒(SARS-CoV-2) 的化合物.这项报告是在 6 月 20 日在世界微生物论坛上发表的,与会的还有美国微生物学会 (ASM) ...
-
那些感染新冠的孩子怎么样了?中国科学家揭示新冠病毒与儿童体内微生物菌群关系 | 研究速递
新冠病毒肆虐全球已有一年半的时间,随着人们对新冠病毒了解的深入,新冠病例的治愈康复率在不断提高,不过,其康复后的后遗症也应该受到重视.曾发表在 Nature 的一篇文献指出,多数COVID-19康复者 ...
-
最新进展:肠道健康不佳与新冠肺炎重症者有关,我们要如何提升抗病毒免疫力?
肠道是人体最大的免疫器官,其驻留的微生物群可调节宿主的免疫反应,人体肠道内寄生着大约10万亿个细菌,它们影响着人的体重.消化能力.抵御感染和自体免疫疾病的患病风险,甚至还能控制人体对癌症治疗药物的反应 ...
-
大便做的药,效果胜过万古霉素
1958年,丹佛的几位医生尝试将粪便通过灌肠的形式用于治疗暴发性的伪膜性小肠结肠炎患者.这种"粪便移植"(fecal microbiota transplantation,FMT) ...
-
新冠肺炎患者肠道菌群改变,相关的营养干预措施
我们知道,SARS-CoV-2感染引起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最常见的症状是发烧和呼吸道不适.也有胃肠道感染的报道,症状包括腹泻.恶心.呕吐.腹痛和食欲不振等. 胃肠道感染SARS-CoV ...
-
陈根:新冠康复以后,才是艰难生活的开始
文/陈根 肆虐一年有余的新冠疫情,已经感染了全球上千万人.截至北京时间7月2日,全球累计确诊新冠肺炎病例超过18336万例,累计死亡病例高达397万例.与此同时,康复.重症以及危重症病人持续降低,社会 ...
-
重磅!印度新增狂降!只因此药?但是以色列传来坏消息
有趣·有用·有态度 靠谱英语 翻译介绍海外趣闻时讯,讲解英语知识,分享育儿心得和留学资讯,助你知世界,学英语! 632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一个坏消息,两个好消息!先说坏的! 在全世界人民期盼着疫情结束 ...
-
《国家地理》再度关注肠道,直指菌群或为抗病毒武器
这是<肠道产业>第 609 篇文章 编者按 肠道微生物组已被证明与人体的免疫功能存在联系.而近期的研究进一步表明,COVID-19 患者的肠道微生物组与正常人不同,肠道微生物组或可影响 C ...
-
产业大事:3.53亿元!控糖特医益生菌公司再获融资
这是<肠道产业>第 589 篇文章 本周肠道产业领域值得关注的 6 条动态: · Pendulum Therapeutics 获得 3.53 亿C轮融资 · Mission Barns 获 ...
-
粪便微生物移植——一种老治疗方法的新时代
在1958年,丹佛的几位医生尝试将粪便通过灌肠剂的形式应用于治疗暴发性.危害生命的伪膜性小肠结肠炎患者.这种供者粪便输注(也被称为"粪便微生物移植",fecal microbiot ...
-
科研 | Clinical Infectious Diseases:HIV感染女性后肠道菌群和宿主代谢物谱的改变
编译:陈佩佩,编辑:小菌菌.江舜尧. 原创微文,欢迎转发转载. 导读 已有研究表明,在 HIV 感染者中观察到肠道菌群 (GMB) 和宿主的代谢产物发生改变.然而,尚不清楚 GMB和宿主代谢紊乱之间的 ...
-
如果我们持续破坏肠道菌群和免疫系统,可能使我们更容易受到各种病毒的袭击
要说2020年一件让我们无法忘却的事情,那一定有新冠肺炎.2020年初,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席卷我国武汉地区,也让全国上下绷紧了神经,给原本喜庆和欢乐的新年蒙上了一层阴影.很长一段时间里,学校和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