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之回娘家【读书课堂】
相关推荐
-
【云说家风《诗经》篇】女人为什么要回娘家,男人为什么要照顾妻子的家人?(第3篇·总第2817篇)
文/张建云 <诗经>里的家风智慧:第3天 我的朋友岳树理有个和悦夫妻关系的尚好方法:与妻子回娘家的时候他主动买东西,买得很多,多得让妻子心疼.于是在妻子欢喜的嗔怨里看望岳父母. 树理不单在 ...
-
《诗经*周南》读后感(一)
<诗经*周南>读后感(一) 作者:雨季 一 <关睢>中国最早一部诗歌总集的第一篇,曾给我无限遐思,今日再读,依然为曼妙的情诗感动. 一位纯情的少年,邂逅一位美丽贤淑的少女,从此 ...
-
诗经丨02.葛覃
诗经丨02.葛覃 国风·周南 葛覃 葛之覃兮,施于中谷,维叶萋萋. 黄鸟于飞,集于灌木,其鸣喈喈. 葛之覃兮,施于中谷,维叶莫莫. 是刈是濩,为絺为綌,服之无斁. 言告师氏,言告言归. 薄污我私,薄浣 ...
-
习《诗经》之《国风·周南·葛覃》
葛之覃(谈)兮,施(义)于中谷,维叶萋萋. 葛:多年生草本植物,茎长二三丈,花紫红色,茎可做绳,纤维可织葛布,俗称夏布,其藤蔓亦可制鞋(即葛屦),夏日穿用.覃(tán):本指延长之意,此指蔓生之藤. ...
-
诗经之《葛覃》:女子“归宁”竟然这么难
女子"归宁",指出嫁的女子回娘家看望父母.简单地说,就是现在的"回娘家". "归宁"一词,最早出现在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 ...
-
朱元璋一怒之下的一个举措,影响了中国600多年,直到现在很多人都在遵守
远嫁的姑娘,最怕过年.按照很多地方的习俗来说,大年初一出嫁的女子是不能回娘家的,只有到了大年初二才能与夫婿同行回娘家,这一天俗称"迎婿日",迎的是姑爷. "回娘家&quo ...
-
《诗经·葛覃》:葛之覃兮与黄鸟于飞·生命的丰盛与有余
葛覃 葛之覃兮,施于中谷,维叶萋萋. 黄鸟于飞,集于灌木,其鸣喈喈. 葛之覃兮,施于中谷,维叶莫莫. 是刈是濩,为絺为綌,服之无斁. 言告师氏,言告言归.薄污我私. 薄澣我衣.害澣害否?归宁父母. ...
-
黄鸟于飞,集于灌木,其鸣喈喈。|诗经全文及译文阅读
<黄鸟于飞,集于灌木,其鸣喈喈.>出自诗经<葛覃>! 葛之覃兮,施于中谷,维叶萋萋. 黄鸟于飞,集于灌木,其鸣喈喈. 葛之覃兮,施于中谷,维叶莫莫. 是刈是濩,为絺为綌,服之无 ...
-
《诗经》之古人心中的理想爱情【读书课堂】
标题改版啦,简洁明了 关于如何读<诗经>,上节课简略交代<诗经>六要义后,反复强调,无须拘泥于这些所谓的文学技巧,否则将丢失<诗经>的原汁原味. 所以,我们不从技巧 ...
-
《诗经》之你在他乡还好吗【读书课堂】
周南 卷耳 采采卷耳,不盈顷筐.嗟我怀人,寘(Zhì)彼周行(háng). 陟(zhì)彼崔嵬(wéi),我马虺(huǐ)隤(tuí).我姑酌彼金罍(léi),维以不永怀! 陟彼高冈,我马玄黄.我姑酌 ...
-
《诗经》之藤木共生共荣的智慧【读书课堂】
周南 樛木 南有樛(jiū)木,葛藟(lěi)累之.乐只君子,福履绥(tuŏ)之! 南有樛木,葛藟荒之.乐只君子,福履将之! 南有樛木,葛藟萦(yíng )之.乐只君子,福履成之! 樛(jiū)木: ...
-
《诗经》之为桃花正名【读书课堂】
周南 桃夭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fén)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zhēn).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夭夭:茂盛的样子,少壮之意. 灼灼:鲜 ...
-
《诗经》之不要在七夕过情人节,应在春暖花开的三月三【读书课堂】
题记 2018.08.13 我们在古朴的边城品读[郑风 溱洧],回到长沙,恰逢火热的七夕. 七夕主要有什么风俗呢? 妇女们进行穿针比赛,看谁最先将线穿进七根针眼,谁就会像织女般心灵手巧.妇女们还相互赠 ...
-
《诗经》之沧浪之水可以濯吾缨,可以濯吾足【读书课堂】
题记 2018/8/11 湘西"读书在行脚"的第一天,我们在沅陵品读此诗,拉开题为"屈原最后一跳(不)值得歌颂"的辩论序幕. 魏风·园有桃 园有桃,其实之殽(y ...
-
《诗经》之“俯首甘做你的秣马人”【读书课堂】
题记 [读书课堂]的<诗经>内容滞后于课堂读书时间.接下来[品读唐诗]敬请期待~ 周南·汉广 南有乔木,不可休思:汉有游女,不可求思.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翘翘(qiá ...
-
《诗经》之忧忧我心,恨不能飞【读书课堂】
国风· 邶风· 柏舟 泛彼柏舟,亦泛其流.耿耿不寐,如有隐忧.微我无酒,以敖以游. ▷微:非,不是. ▷敖:出游. 我心匪鉴,不可以茹.亦有兄弟,不可以据.薄言往愬,逢彼之怒. ▷鉴:镜子. ▷茹 ...
-
关于读书(与语文考试)这回事儿【读书课堂】
我们追溯到文字的起源,能阅读,阅读什么书,怎样阅读书,原来决定着是否看到与别人不一样的风景. 如此,还有理由不读书吗? 越是难得读书,越是要读书,而且要读到乐于读书的境界. 越是读难读的书,跨越的障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