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之你在他乡还好吗【读书课堂】
周南 卷耳
采采卷耳,不盈顷筐。嗟我怀人,寘(Zhì)彼周行(háng)。
陟(zhì)彼崔嵬(wéi),我马虺(huǐ)隤(tuí)。我姑酌彼金罍(léi),维以不永怀!
陟彼高冈,我马玄黄。我姑酌彼兕(sì)觥(gōng),维以不永伤!
陟彼砠(jū)矣,我马瘏(tú)矣,我仆痡(pū)矣,云何盱(xū)矣!
卷耳:今名苍耳,嫩苗可吃,也可做药用。
顷筐:后高前低的畚箕(我小时候家里常备之工具,用于收稻谷之类的农作物。)。
寘(Zhì):通置。
陟(zhì):攀登。
崔嵬(wéi):崔,大高也;嵬,高不平也。即崔嵬,只言其高。
砠(jū):石戴土曰砠。
瘏(tú):马病不能进也。
痡(pū):人病不能行也。
金罍(léi),兕(sì)觥:都是装酒的酒器。
诗歌以卷耳开头,并非比兴,而是诗人切切实实采了又采,采了很久的卷耳(采采卷耳)。
可是,就连前低后高的顷筐也总是采不满啊(不盈顷筐)!
个中原因,原来是“嗟我怀人”!诗人因采卷耳动怀人之念!
正因为这份情深意笃的思念,所以,采摘卷耳,心不在焉,哎!干脆把畚箕连同采摘来的那一点卷耳放在大道上(寘彼周行),专门想想我心中的爱人吧!
一往情深之概尽在“寘彼周行”!
我心中的爱人,都在干些什么呢?你在他乡还好吗?
你一定骑着马驰骋在高高又不平的山上(陟彼崔嵬)!连我们的马都跑得腿发软了(!!!诗人说“我马虺隤”,而不是“你的马虺隤”,可见诗人对所怀之人的爱之切!)
接着,诗人笔锋一转,“我姑酌彼金罍”,此“我”乃怀人之诗人自我也!
无法见到所怀之人——你,我的爱人,无奈,我姑且用金杯斟满酒,自饮自酌,借酒浇灭心中悠长的思念吧(维以不永怀)!
我心中的爱人,你在他乡还好吗?
你一定骑着马,登上高高的山冈,连我们的马都跑得病了(陟彼高冈,我马玄黄。你的马就是我的马,想象我跟你现在正在一起呀!)
哎,我心中的爱人,无法见到你,无奈我姑且大杯斟酒(我姑酌彼兕觥),借酒浇灭心中因悠长的思念所致的悲伤吧(维以不永伤)!
我心中的爱人,你在他乡还好吗?
你一定登上那多石的山冈(陟彼砠矣),我们的马儿也病倒了(我马瘏矣),仆人也累得走不动了(我仆痡矣),这该如何是好?该如何解脱这种忧伤呢(云何盱矣)!
看上去简简单单的采摘卷耳,却演绎着笃深之妇情,诗人念夫行役而悯其劳苦。
第1节动怀人之念,其后3节接着着笔,联想其劳苦之状,“强自宽而愈不能宽,未乃极意摹写,有急管繁弦之意,后世杜甫《月夜》一首,脱胎于此也。”
比较以下怀人诗词与《卷耳》手法之异同:
月夜 杜甫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水调歌头 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