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专题三 我国能源战略

——灯还是那盏灯,电不是那种电

一、能源安全战略背景:我国既是能源生产和消费大国,能源安全问题关系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试从国内能源利用现状、及国际形势两方面分析我国能源危机的原因。

1、从国内能源利用状况分析:

(1)能源消费市场需求量巨大。

(2)长期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环境问题十分严峻。

(3)国内能源资源短缺,石油资源供给不足,长期进口对外依赖程大。

(4)能源资源分布不平衡,与经济发展水平不匹配;经济发达地区,能源供需矛盾突出;

(5)人均占有量少;人均能源消费量低

(6)工业水平落后,单位产值耗能高;

2、从国际环境、国际形势来分析:

(1)国际原油市场价格的波动性大

(2)世界产油国地区(中东、非洲、南美洲)的社会动荡。

(3)国际原油运输航线不通畅(例如马六甲海峡、霍尔木兹海峡、苏伊士运河、巴拿马运河等这些咽喉要道都是受其他国家控制)

例如:2021年3月23日“长赐号”货轮在苏伊士运河北上行驶时,搁浅,堵塞航道;2021年4月6日,意大利油轮Rumford号因引擎故障'受困',并因此导致苏伊士运河停航

二、我国“十四五”时期能源安全战略四大方面的措施

1、节约优先,不能依靠粗放增加供给来满足需求。

① 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②提高科技水平,提高能源利用率;③加大宣传,提高节约意识,建立节能型社会。

2、立足国内,能源自给能力保持在85%左右。

①加强国内能源资源勘探开发。 ②完善能源替代。③加大能源储备。

3、绿色低碳,推动天然气、核能和可再生能源发展。

随着近年来清洁能源产业快速发展壮大,“十四五”时期,我国西电东送将以多能互补的清洁能源基地开发为主。风电、太阳能发电、水电等清洁电源将成为主体,并因地制宜地配置必要的基础性电源,以及合理比例的储能设施。

总体格局

西电东送

关键词

清洁、绿色

水能基地

雅鲁藏布江下游建设水电基地;金沙江上下游、雅砻江流域、黄河上游;

风能

陆上风电:河西走廊、新疆、冀北、松辽、西南地区

海上风电:分布在广东、福建、浙江、江苏、山东

光伏

新疆、河西走廊、内蒙古、西南地区

核能

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例如浙江、江苏、广东

4、创新驱动,能源体制机制创新与技术创新并重

① 加大科技投入,能源自主创新能力    ②加大自己投入,提高能源装备制造业技术 。

三、我国十四五规划中,清洁能源产业快速发展不断壮大,简要分析该产业发展前景广阔的地理背景(原因)?

1、社会经济发展,能源需求量不断加大,供需矛盾日益突出

2、能源消费结构不合理,以煤为主,使得我国污染物排放量大,大气污染严重;

3、科技的不断进步

4、政府政策的大力支持。

5、清洁,无污染,且可再生。

四、以光伏发电为例,我国中西部地区发展条件、影响

1、中西部开发的条件:

(1)地价低  (2)地广人稀 (3)国家政策大力支持  (3)晴天多,降水少,太阳辐射强;(4)夏季白昼时间长,光照充足。

2、积极影响(参照西电东送、西气东输)

对东部地区:

①缓解东部地区能源供需矛盾

②提高清洁能源比重,改善东部地区的生态环境。

③促进东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进一步完善东部城镇的基础设施建设。

对西部地区:

①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②带动相关产业发展(深加工、附加值),增加就业机会和经济收入,增加当地财政收入。

③完善西部地区的基础设施。

3、对西部地区其生生态环境带来的不利影响有哪些?

(1)破坏植被  (2)占用野生动物栖息地,生物多样性减少(3)破坏生态系统。

(四)我国能源危机应对措施:(从节约优先、立足国内、绿色低碳、创新驱动四各方面分析)

1、从节约优先角度来分析措施:

① 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

② 加大科技投入,提高能源的利用率

③ 加大宣传,提高节约意识,建立节能型社会。

2、从立足国内角度来分析措施:

①加强国内能源资源勘探开发。 ②完善能源替代。③加大能源储备。

3、从绿色低碳角度来分析措施

①调整能源消费结构,提高清洁能源比重。

②开发清洁煤技术

③加大科技投入,大力发展太阳能、风能、核能等清洁能源。

④提倡低碳出行

4、从创新驱动角度来分析措施

① 加大科技投入,提高能源自主创新能力    ②加大资金投入,提高能源装备制造业技术。

三、热身训练

一、选择题

2020年12月21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新时代的中国能源发展》白皮书。白皮书指出,新时代中国能源发展取得了历史性成就,为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打赢脱贫攻坚战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了重要支撑。据此回答1~2题。

1.下列关于能源消耗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发达国家的能源消耗普遍较高,发展中国家的能源消耗普遍较低

B.中国的能源消耗总量和人均消耗量都很低

C.目前全球能源的年消耗量仍在增长,但全世界所用的能源大部分来自可再生能源

D.从能源消耗带来的环境污染看,发展中国家应负有更大的责任

2.下列采矿过程中的哪一环节能造成水污染(  )

①采掘 ②运输 ③废矿石堆放 ④表土剥离

A.①②B.②③

C.③④D.①③

中国既是能源生产大国,又是消费大国,但每吨标准煤的产出效率仅相当于日本的10.3%、欧盟的16.8%、美国的28.6%。读中国和世界能源消费结构图(煤、石油、天然气和其他能源,见下图),回答3~4题。

中国能源消费结构(%)   世界能源消费结构(%)

3.在甲、乙、丙、丁各种能源使用过程中,其产生的气体对矮牵牛叶片伤害最严重的是(  )

A.甲B.乙

C.丙D.丁

4.中国能源消费中,目前需要大量进口的能源在两图中是指(  )

A.乙、bB.丁、c

C.乙、dD.丙、d

能源资源是人类生产活动得以进行和发展的动力。能源的利用和发展对人类社会经济发展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读全球能源消费历史及趋势图,回答5~6题。

5.全球能源消费历史及趋势图中体现的1900~2100年全球能源消费构成的变化特点是

A.固体燃料的消费比重上升          B.液体、气体燃料的消费比重迅速降低

C.气体燃料的消费比重迅速上升      D.液体燃料的消费比重稳定上升

6.下图表示的是某地区的能源消费结构,这种能源消费结构易引发的环境问题是(  )

①大气污染加剧 ②土壤肥力下降 ③土壤污染严重

④水污染严重

A.①②B.②③

C.①④D.③④

读我国2013~2019年中国原油进口量及增长图,完成7~9题。

7.我国原油进口增长最快的年份是(  )

A.2014年B.2015年 

C.2016年D.2018年

8.自2017年起,我国已经连续两年成为全球第一大原油进口国。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上升           B.促进原油炼化行业快速发展

C.煤炭在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中不占主体 D.石油进口渠道多元化的结果

9.我国石油炼化行业应(  )

A.进一步扩大企业规模   B.加强下游产品间的竞争

C.继续提高原油进口量   D.推进炼化一体化发展

2017年6月17—23日,国家电网在青海省首次尝试以太阳能、风能及水能等清洁能源供电一周。此次尝试为国家电网首次在省级行政区范围内的清洁电力供应尝试,这标志着我国在新能源电力供应上又迈出了新的一步。下图示意青海省电力生产结构。据此完成10~11题。

10.青海省发展水电的优越区位条件是(  )

①地域广,土地辽阔 ②冰川积雪广布,为河流补给水源 ③人口增长快,电力需求不断增长 ④河流湍急,水能蕴藏量大 ⑤峡谷发育,多良好坝址

A.①②⑤B.②③④          C.②④⑤    D.①③④

11.与青海省相比,沿海经济发达省级行政区实现全部清洁能源供电面临的主要困难是(  )

A.电力需求量大,能源资源不足         B.人口众多,人均耗电量大

C.开发条件差,清洁能源利用率低       D.火力发电量大,消费比重高

中国2017年全年的原油进口量为840万桶/日,首次超过美国的790万桶/日,成为全球第一大原油进口国。读某年中国原油进口来源分布图,完成12~13题。

12.下列措施中,从开源方面能有效保证我国“石油安全”的措施有(  )

①大力在海外投资石油的开发和经营 ②加速研究开发石油替代产品 ③建立国家石油战略储备库 ④建立多元化的石油进口渠道 ⑤加速国内石油资源的勘探与开采

A.②③④⑤B.①②④⑤

C.①③④⑤D.①②③⑤

13.解决我国能源问题的途径,正确的是(  )

A.控制生产规模以减少能源消耗

B.加强技术研发,提高能源利用率

C.压缩不稳定性能源的利用比例

D.立足国内能源,减少利用国外能源

二、非选择题

14.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某年世界各国能源消费结构对比图

(1)据图分析我国与多数发达国家在能源消费结构上的不同。(2分)

(2)我国的能源消费结构产生的不良后果是什么?(2分)

(3)建立石油战略储备体系是保障石油安全的方法之一,我国建立石油战略储备体系的目的是什么?石油储备基地选址主要考虑什么区位因素?(4分)

(4)试简析为保障我国的石油安全应采取哪些措施。(6分)

1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14分)

材料一 海关总署的统计数据显示,2020年1~8月,中国原油进口量达3.68亿吨,同比增长12.1%。

材料二 一般认为,当一国石油对外依存度达到20%~30%时,就面临较高风险。中国原油进口依存度已突破60%。我国将在未来5~10年遭遇“石油安全”问题,10~20年这一问题会变得越来越严重。

材料三 中国石油供需演变图。

材料四 我国进口原油中的80%是通过马六甲海峡的航运通道进口的,而一些大国一直染指并试图控制马六甲海峡。国内专家提出了从缅甸修一条输油管道到昆明的计划,该路径比我国传统方式通过马六甲海峡至少能减少1 200千米的路程,而且要安全得多。

(1)我国能源消费构成以煤炭为主,原因是什么?(3分)

(2)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越来越高的原因是什么?(3分)

(3)简述修建中缅石油通道对云南经济的影响。(3分)

(4)综合分析新世纪中国“石油安全”的战略选择。(5分)

END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