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医经验』陈宝贵临证经验 炙甘草汤加减治心悸

  心悸指患者自觉心中悸动,甚至不能自主的一类症状。发生时,患者自觉心跳快而强,并伴有心前区不适感。此病常见于心阴阳气血不足引起,临床上可用炙甘草汤加减治疗。炙甘草汤又名复脉汤,出自《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下》篇,主治伤寒,脉结代,心动悸。功效为益气滋阴,通阳复脉。方药为炙甘草四两、生姜三两、人参二两、生地黄一斤、桂枝三两、阿胶二两、麦门冬半升、麻仁半升、大枣三十枚。右九味,以清酒七升,水八升,先煮八味,取三升,去滓,内胶烊消尽,温服一升,日三服。现在多用于心阴阳不足,气阴两虚导致的心动悸,虚羸少气,虚劳,汗出,疲乏无力,气短,脉结代(脉律不齐)等症状。陈宝贵教授临证中治疗心悸属心阴阳不足,气阴两虚者常用炙甘草汤加减,收效较好。今介绍如下:

  方药组成:党参10克,麦冬10克,炙甘草15克,生姜10克,生地20克,桂枝10克(去皮),阿胶10克(烊化服),麻仁10克,丹参15克,大枣5枚。水煎300毫升,分早晚2次服,日1剂,阿胶烊化服。

  方解:伤寒或杂病之后,阴血不足,阳气不振,心脉失其温养,故心悸而作,脉见结代。应以益气滋阴、温阳复脉为治。方中用党参、炙甘草益心气;麦冬、生地、麻仁养心阴;桂枝、生姜温心阳;阿胶、丹参、大枣养心血。诸药合用,滋而不腻,温而不燥,使气血充足,阴阳调和,则心动悸、脉结代,皆得其平。现代研究表明:炙甘草汤及其组方,具有抗心律失常、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能降低再灌注诱发的室性早搏和心律失常总发生率,并能缩小再灌注后心肌梗死的范围。

  加减运用:汗出者,加黄芪15克,五味子5克;畏寒者,加附子10克(先煎);胸闷者加瓜蒌15克,薤白10克;心神不安者,加龙骨15克,牡蛎15克;有痰者,兼麦冬、生地、麻仁之量,加半夏10克,菖蒲15克,枳实10克;有热象者,减桂枝之量,加黄连6克。

  典型医案

  张某,女,56岁,2008年11月29日诊。

  患者主诉间断心悸3个月。现时有心悸,自觉心前跳动厉害,偶有汗出,疲乏无力,气短,面色苍白,二便尚调,舌暗淡,苔白,脉结代且沉。查心电图示:心肌缺血,室性早搏。此:心悸之气阴两虚证。治以益气滋阴,通阳复脉。

  处方:党参10克,麦冬10克,炙甘草15克,生姜10克,生地20克,桂枝10克(去皮),阿胶10克(烊化服),麻仁10克,丹参15克,大枣5枚。5剂,水煎服。

  二诊(12月5日):服药后症状明显减轻,惟胃脘部稍有不舒,上方加茯苓15克,陈皮6克。7剂,水煎服。

  三诊(12月12日):诸症减轻,又服7剂而愈。

  按  患者心悸汗出,乏力气短,面色苍白显是心阴阳两虚之征象,舌暗淡,苔白,脉结代而沉亦是上证的具体表现,故予上方而效。二诊时考虑药物滋腻,中焦运化无力,故加茯苓以健脾,陈皮以化滞。先后服近二十剂而愈。

  陈宝贵指出:炙甘草汤为治疗心之阴阳气血不足而致脉结代、心动悸的代表方。在此方中多数医者认为炙甘草或生地黄为君药,依据是一为用炙甘草立汤名,一为生地黄在方中药量最大,两药作用非常重要,进而忽视了其他药物之作用。陈宝贵认为,方中两药固然重要,但其他药的重要性也是不可或缺的。尤其是温阳药,方中必不可少,如桂枝、生姜、党参。临证体会,如果无桂枝、生姜、党参等药,疗效并不好。因为“善补阴者,必于阳中求阴,则阴得阳升,而泉源不竭”。总的来说,全方配伍严禁,大量滋阴药中加以温阳药,动静结合,阴阳相配,共同起到了益气滋阴,温阳复脉的作用。另外,桂枝一药,长期使用容易助火升阳,使用时去皮可消除这种不良作用。西医之心血管疾病、贫血、呼吸系统疾病等,最终导致心之阴阳气血不足而引起脉结代、心动悸症状的皆可用此方加减治疗。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0)

相关推荐

  • 邓老与经方

    引言 邓老认为<伤寒杂病论>对中医学的发展影响巨大,是划时代的巨著,汉以后之名医无不熟悉仲景著作.他说<伤寒论>药味只有90多种,左搭右配,衍生成113方,千多年来沿用至今仍活 ...

  • 方剂

    炙甘草汤又名复脉汤,出自<伤寒论>,由炙甘草.桂枝.生姜.人参.阿胶.大枣.麻仁.麦冬.生地黄等加清酒和水共煎而成.方中炙甘草甘温补中,以资脉之本源,又能通利血脉,为本方之君药,人参补气, ...

  • #长江健康计划#淘方应用心动悸/久热不退...

    #长江健康计划#淘方应用心动悸/久热不退/麻木失眠/月经不调之炙甘草汤:陈博士按,炙甘草汤又名复脉汤,出自<伤寒论>,其组成效果有点中医基础的朋友均知:<伤寒论>中的炙甘草汤本 ...

  • 医案:心悸的调理

    最近调了一例心悸的案例.发来给大家参考一下. 最近有妹妹让我帮她调一下身体.她自诉有甲亢症状:心悸.心慌.头晕.乏力,还有些贫血,甲状腺参数高,眼球有点突出. 从她的舌像来看,脾虚比较明显,此外还有些 ...

  • 『名医经验』陈宝贵临证经验 大柴胡汤加减治胆囊炎

    胆囊炎属中医学胁痛.胆胀范畴,<灵枢·胀论>谓:"胆胀者,胁下痛胀,口中苦,善太息."对胆囊炎的病位.证候特点作了扼要释义,其.本病位主要在肝胆,其病因病机多由肝气郁结 ...

  • 『名医经验』陈宝贵临证经验 四神丸加减治五更泄

    五更泄,又名鸡鸣泄.晨泄,是指黎明之前,五更时分出现的泄泻.此病多由肾阳不足,命门火衰,阴寒内盛所致.主要临床表现为:黎明泄泻,肠鸣脐痛,泻后痛减,大便稀薄,形寒肢冷,四肢不温,腰膝酸冷,疲乏无力,小 ...

  • 『名医经验』陈宝贵临证经验标本兼顾治胆汁反流性胃炎

    胆汁反流性胃炎临床很多见,是由于胃排空延迟,胃肠道运动障碍,胃.十二指肠.胆囊的运动协调失常,幽门松弛所致过多的胆汁反流,破坏胃黏膜表面的黏液屏障,损伤黏膜上皮,引起黏膜充血.水肿等炎症性改变.胃镜显 ...

  • 『名医经验』陈宝贵临证经验 藿梅汤治小儿泄泻

    小儿泄泻四季常有,以夏秋多见,由于其脏腑娇嫩,形气未充,稚阴稚阳,五脏六腑成而未全,全而未壮,故而易虚易实,易寒易热,外易为六淫侵袭,内易为饮食所伤,使脾胃受损而发泄泻.治疗应以健脾化湿,消食止泻为法 ...

  • 『名医经验』陈宝贵临证经验 茵佩郁蓝汤治黄疸

    茵佩郁蓝汤是柳学洙先生治疗黄疸的经验方,经临证验证,疗效卓著.陈宝贵教授为柳学洙先生的亲传弟子,临证中也常以此方加减治疗黄疸,亦收到不错的疗效.茵佩郁蓝汤由茵陈20克,佩兰10克,郁金10克,板蓝根3 ...

  • 『名医经验』陈宝贵临证经验吴茱萸汤治头痛头晕

    吴茱萸汤出自<伤寒论>,陈宝贵老师在临证中不仅应用吴茱萸汤治疗头痛.呕吐.胃痛等,还治疗眩晕.寒疝诸症.具体临证需灵活加减.如恶寒甚者加制附子,呕吐甚者加丁香.半夏,腹胀者加白豆蔻,吞酸者 ...

  • 『名医经验』陈宝贵临证经验 四逆散加味治慢性胃炎

    慢性胃炎,属中医的"胃痛"."胃痞"等范畴,其病因病机主要有外邪犯胃.饮食伤胃.情志不畅和脾胃素虚等导致胃气郁滞,失其和降,胃气不通,不通则痛而发为胃痛:或中焦 ...

  • 『名医经验』陈宝贵临证经验 宣肺化痰、益肾温阳治失音

    失音病是指声音嘶哑,甚至不能发出声音为主要症状的一类疾病.前人认为声出于肺而根于肾.肺属金,故其病之属实者,称为"金实不鸣":其病属虚者,称为"金破不鸣".&q ...

  • 『名医经验』陈宝贵临证经验 吴茱萸汤治头痛头晕

    吴茱萸汤出自<伤寒论>,陈宝贵老师在临证中不仅应用吴茱萸汤治疗头痛.呕吐.胃痛等,还治疗眩晕.寒疝诸症.具体临证需灵活加减.如恶寒甚者加制附子,呕吐甚者加丁香.半夏,腹胀者加白豆蔻,吞酸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