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三里,为何被称为长寿穴?

足三里是针灸治疗的常用穴位,也是一个养生保健、强身健体的要穴,被称为长寿穴,因其位于外膝眼下三寸处而得名,又称下陵、下三里。足三里穴位于小腿前外侧,犊鼻(即外膝眼)下3寸(食指、中指、无名指及小指并拢,以中指中节横纹为标准,四指的宽度),距胫骨(即小腿前正中的腿骨)前缘一横指(中指)宽处,左右各一。

足三里是“足阳明胃经”的主要穴位之一,是一个强壮身心的大穴,有调节机体免疫力、增强抗病能力、调理脾胃、补中益气、通经活络、祛风化湿、扶正祛邪的作用。足三里是抗衰老的有效穴位,经常按摩该穴,对于抗衰老、延年益寿大有裨益。

现代医学研究证实,足三里有调节胃肠的功能,并能提高多种消化酶的活力,增进食欲,帮助消化;在神经系统方面,可促进脑细胞机能的恢复,提高大脑皮层细胞的工作能力;在循环系统、血液系统方面,可以改善心功能,调节心律;在内分泌系统方面,对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功能有双向性良性调节作用,可提高机体防御疾病的能力。常用于治疗急慢性胃肠炎、十二指肠溃疡、胃下垂、痢疾、阑尾炎、肠梗阻、肝炎、高血压、高脂血症、冠心病、心绞痛、风湿热、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肾炎、失眠等。

艾灸足三里

古人把三里灸又称为“长寿灸”,是足三里保健最经典的保健方法。艾灸足三里,民间即有谚语“艾灸足三里,胜吃老母鸡”之说。对足三里施灸时,取艾条一根,将其点燃后,靠近足三里熏烤,艾条距穴位约3厘米,使局部皮肤发红,有温热舒适感觉,每周艾灸足三里穴1~2次,每次灸15~20分钟,坚持2~3个月,就会使胃肠功能得到改善,使人精神焕发,精力充沛。

按揉足三里

每天用大拇指或中指按压足三里穴1次,每次每穴按压5~10分钟,每分钟按压15~20次,注意每次按压要使足三里穴有酸胀、发热的感觉。拇指按揉足三里时用拇指指面着力于足三里穴位之上,垂直用力,向下按压,按而揉之。其余四指握拳或张开,起支撑作用,以协同用力。让刺激充分达到肌肉组织的深层,产生酸、麻、胀、痛和走窜等感觉,持续数秒后,渐渐放松,如此反复操作数次即可。

捶打足三里

手握空拳,拳眼向下,垂直捶打足三里穴位。捶打之时,也会产生一定酸、麻、胀、痛和走窜等感觉,反复操作数次即可。

来 源 | 医药养生保健报

作 者 | 张阳

编 辑 | 刘丹彤

审 校 | 丁毅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