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要善于为他人鼓掌(外一篇)

要善于为他人鼓掌
张国平||上海
为他人鼓掌的人,也是在给自己的生命加油。生命是一种回声。你把最好的给予别人,就会从别人那里获得最好的。当我们学会了欣赏和感激,就拥有了爱和快乐。养成感恩的好习惯,一辈子受用不尽。
善于为他人鼓掌,就会为自己赢得大格局。据史载:廉颇出于嫉妒之心,处处与蔺相如作对,多次羞辱他,但蔺相如从不计较,甚至时常为廉颇美名。最终廉颇认识到自己的小肚鸡肠,他向蔺相如负荆请罪,从此两人和睦相处,共同辅佐君王,留下了“将相和”的美谈。蔺相如的隐忍迁让,让廉颇心悦诚服,很好的诠释了人怕尊重的至理名言,值得我们深思与效仿。
善于为他人鼓掌,就会为自己谋取大利益。人心都是肉长的,凡人面对凡事,大凡都会权衡利弊,换位思考,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反之,则害人害己。庞涓贵为魏国大元帅,屡立奇功,却因妒孙膑之才,设阴计使孙膑受刖刑(用尖刀剜剔膝盖骨)及黥面(用黑墨在脸上刺字)。孙膑任齐国军师后,所向无敌的庞涓终于落得个兵败身亡的下场。庞涓之死,死于他狭窄嫉妒的心胸,有才无德,利令智昏,最终害国殃己。
善于为他人鼓掌,就会为自己留下大境界。俗话说:马虽千里,耕田不如牛;耕牛虽勤奋,看家不如狗。一个人只有用一种健康的心态来对待别人,才会发现周围的人其实都有值得学习和借鉴之处。曾经有一度,微软公司快要被竞争对手击垮时,比尔·盖茨却在媒体面前高调赞扬对手说:“我为对方取得的成绩而感到惊讶,并祝贺他们!”事后,有人询问比尔·盖茨为什么要为别人喝彩时,他说:“为别人喝彩,尤其是自己的竞争对手,我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我看到了别人身上的优点和背后付出的努力,同时我也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听了此番话后,人人都认为比尔·盖茨是位真正的智者。
善于为他人鼓掌的人,都是高智商、高情商、高逆商的人。每一次送给他人的掌声,都会给自己的生命风帆增添一份前进的动力;每一次送给他人的掌声,都会给自己的事业增加一叠成功的筹码;每一次送给他人的掌声,都会给自己素质增长一层跃升的台阶。

人间最美是原谅
春秋时期士季说: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意思是说一般人不是圣人和贤人,谁都会犯错,错了能够改正,没有比这更好的了。问题是我们在对待他人过错时,能不能有一颗宽容原谅的心,滚滚红尘有太多的过错,既有制度的缺失,也是人为的失误,更有心机的作祟,假如不会换位思考,不懂得原谅他人,那么你就一定会活得很累。
原谅是一种风度和涵养。人与人总会有碰撞和摩擦,我们常说唇齿相依,但有时候牙齿会把舌头咬得血淋滴滴,却没有人因此而拔掉牙齿或者割去舌头,由此可见原谅本是人的天性,只是在对待他人犯错时,我们总会一切以自我为中心,用完人的标准去权衡凡人的作为,缺乏应有的大度、理性和修养,不懂得换位思考,对他人有意无意间造成的伤害后果,一味的无限放大,以至于自己心态严重失衡。要做到以平常心看待他人的过失,必须具备君子风范和贤者涵养。
原谅是一种溶剂和能力。人与人的学识不同,见识各异,对事物的看法自然就不一样,民间有种说法:公说公的理,婆说婆有理。如果把原谅根植于生活之中,我们就会骤然发现,观念一变天地宽,很多的隔阂与矛盾都会云消雾散,诸多的烦忧与痛苦都会无影无踪,所以说原谅是一种溶剂,它可以让你遇到乌云密布时逢凶化吉,始终保持良好的心态,让你的生活充满阳光。当然原谅也是一种能力,没有高超的洞察问题、化解矛盾的能力,原谅充其量只能成为纸上的画饼,嘴中的说辞。
原谅是一种智慧和豁达。明德正德年间状元舒芬(另一说为清朝康熙年间礼部尚书张英),作了翰林修撰后在京供职,他儿子数次写信告诉他家邻居每年都在侵占他家的地基,希望舒芬能修书父母官,争回地基,舒芬看完信后回了一首诗“千里捎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收信后家人很惭愧,邻居很内疚,双方都作了让步,原来争议的地基竟然在互相谦让中变成了一条巷子。豁达的胸襟是原谅的基石,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所遇到的很多矛盾起因都是鸡毛蒜皮的小事,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也是一种大智慧。

图片/网络
作家简介
张国平,笔名海浪,一个用心诠释生命的江苏海门人,解放军政治学院研究生。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中国微型小说学会会员,海门市作协会员,《文学百花苑》杂志副主编。在《人民海军》《现代科学》《领导艺术》等报刊杂志平台发表文章二百余篇。荣获“中华国家地理十佳游记作家”“新时代诗典十佳诗人”等称号,著有个人作品集《心涧语滴》。
用诗和远方,陪你一路成长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冬歌文苑工作室
名誉顾问:戢觉佑 李品刚
文学顾问:周庆荣 王树宾 白锦刚
法律顾问:王 鹏
总编:琅 琅
副总:蔡泗明 倪宝元 赵继平
编审:孟芹玲 孔秋莉 焦红玲
主编:石 瑛 赵春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