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五十年代以来的京剧大武生

(0)

相关推荐

  • 【往事】京剧大师青海收徒记

    马连良.张君秋.盖叫天.吴素秋,是赫赫有名的京剧大家.他们通过口传心授教徒弟的方式,薪火相传,使京剧表演艺术绵延发展,后继有人.当年的青海省京剧团里,就有他们的弟子. 王萍向吴素秋学戏 马连良张君秋收 ...

  • 我所知道的李少春

    李少春,一个几乎被神化了的名字.提起他,没有一个京剧人不竖起大拇指.小时候,我就经常听父母讲李少春先生的故事.李少春有个响当当的名号--"李神仙".这个名号在京剧界恐怕也只有他一人 ...

  • 江南“活武松”

    张翼鹏的美猴王   "九一八"事变后,东北人民极端仇恨日本帝国主义.张翼鹏演出<八大锤>.<锤震金蝉子>,宣扬爱国主义.反抗外业侵略,惹怒了日寇.当时奉天由 ...

  • 戏迷必须知道的京剧知识(六)武生

    武生 武生,就是擅长武艺的男性角色.武生与武小生不同,小生一般是不挂髯口的,而武生有的是挂髯口的. 武生分成长靠武生和短打武生两类.长靠武生身穿靠,头戴盔,穿厚底靴子,一般都是用长柄武器.这类武生,不 ...

  • 浅谈大武生之王金璐

    五十年代中,被评为"高李厉王"四大武生之王金璐先生,还是有真玩艺的. 王先生生于1920年,少入中华戏校,排在"金"字科(本应排为和字科,因王和璐没王金璐响亮, ...

  • 京剧名家五十年代文艺四级以上不完全名单

    文革前京剧名角的工资级别(本人掌握资料不全,肯定有不准之处,敬请看时海涵). 文艺一级: 梅兰芳(北京) 旦角: 程砚秋(北京) 旦角: 尚小云(陕西) 旦角: 荀慧生(北京) 旦角: 马连良(北京) ...

  • 五十年代的记忆

    让人脸红的照片 北京大妈有话要说 2021.05.08  土豆微信 今天的人们回头审视历史时,给人印象最深的当属五六十年代的中国人.虽然当时生活水平并不高,但物质的匮乏并没有磨灭掉朴素生活中蕴藏的情趣 ...

  • 纪录片《生于五十年代》首次公开,建议每位50后都看看

    纪录片《生于五十年代》首次公开,建议每位50后都看看

  • 五十年代的记忆,让人脸红的照片

    今天的人们回头审视历史时,给人印象最深的当属五六十年代的中国人.虽然当时生活水平并不高,但物质的匮乏并没有磨灭掉朴素生活中蕴藏的情趣,而那时的我们也有着属于我们的童年记忆. 第一套人民币:1948.1 ...

  • 浅谈清代十帝时期瓷器特点

    清朝时期陶瓷文化,汉族劳动人民瓷器烧造水平可谓登峰造极.数千年的经验,加上景德镇的天然原料,督陶官的管理,清朝初年的康熙.雍正.乾隆三代,因政治安定,经济繁荣,皇帝重视,瓷器的成就也非常卓越,皇帝的爱 ...

  • 上世纪五十年代老北京街景。

    上世纪五十年代老北京街景。

  • 藏识|五十年代灵隐寺方丈尘空法师遗著:五戒研究

    这篇<五戒研究>,原载于<正信>杂志1932年第1卷第13期(9月20日出版).该杂志为半月刊,由汉口佛教正信会发行,刊名乃太虚大师亲自题写.当时太虚大师于武昌佛学院的旧址上成 ...

  • 岗托印象 五十年代母亲在西藏昌都解委会大院难忘的岁月

    [编者按]值此西南军区十八军胜利进藏70周年暨西藏昌都解放70周年之际,我与耄耋之年的母亲怀着对进藏英雄们无比崇敬的心情撰写此文,深切缅怀那些为了西藏的解放.建设.守卫而献出宝贵生命.献出青春年华.献 ...

  • 纪录片《生于五十年代》(上下集)

    名     称:<生于五十年代> 集     数:2 产     地: 中国大陆 总 导 演: 叶 晶 类     别: 社会 剧情简介 对于中国人来说,二十世纪的第五十个年头,意义非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