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名家五十年代文艺四级以上不完全名单

(0)

相关推荐

  • 京剧演反串考究

    赵绪昕先生 戏剧评论家 作家 京剧演反串考究 赵绪昕 京剧史上对演员的反串演出是不肖一提的,<中国京剧史>这部书没有关于反串戏的记载,就连<京剧知识词典>这样的京剧专业辞书,也 ...

  • 第一代京剧名旦梅巧玲

    梅巧玲(1842-1882),第一代京剧旦角演员.原名芳,乳名阿昭,字慧仙,号雪芬,别号蕉国居士,自号梅道人,又称景和堂主人,绰号胖巧玲.清道光二十二年八月二十一日(1842.8.21)出生于泰州.幼 ...

  • 说说老一辈京剧演员的“外号”

    (文:张延华) 笔者观赏京剧的迷龄60年,如今垂垂老矣,凡我看过的近400出京剧剧目和300多位知名演员,如数家珍,至今难忘:对历史各个时期在红氍毹上享有盛名的一代名伶,通过近.当代的有关京剧方面的书 ...

  • 【文摘】《菊坛旧闻录》 且说四小名旦(3)

    宋德珠以武旦挑班 宋德珠是北平人,历代在崇文门外开茶馆为生,他是以茶馆小开身份,考入了北平戏曲学校,攻学武旦. 北平戏曲学校是以德.和.金.玉四个字来分班级,每一次招生不过相隔一两年,不像富连成每一科 ...

  • “我们的幸福生活”五十年代名家年画

    "我们的幸福生活"五十年代名家年画! 幸福生活 忻礼良 作 婆媳上街买花布 (1954) 让妈妈安心搞好生产年画 忻礼良 作(1954) 让妈妈安心搞好生产年画 忻礼良 作(195 ...

  • 浅谈五十年代以来的京剧大武生

    京剧讲究唱念做打四功,"打"即是武生.武行的简称.京剧武生行随着京剧发展,是渐由老(小)生行分化出来而产生的独立行当,嗣后才又有武旦.武净.武丑.清末民初,自.出现俞菊笙.黄月山. ...

  • 五十年代的记忆

    让人脸红的照片 北京大妈有话要说 2021.05.08  土豆微信 今天的人们回头审视历史时,给人印象最深的当属五六十年代的中国人.虽然当时生活水平并不高,但物质的匮乏并没有磨灭掉朴素生活中蕴藏的情趣 ...

  • 纪录片《生于五十年代》首次公开,建议每位50后都看看

    纪录片《生于五十年代》首次公开,建议每位50后都看看

  • 五十年代的记忆,让人脸红的照片

    今天的人们回头审视历史时,给人印象最深的当属五六十年代的中国人.虽然当时生活水平并不高,但物质的匮乏并没有磨灭掉朴素生活中蕴藏的情趣,而那时的我们也有着属于我们的童年记忆. 第一套人民币:1948.1 ...

  • 上世纪五十年代老北京街景。

    上世纪五十年代老北京街景。

  • 藏识|五十年代灵隐寺方丈尘空法师遗著:五戒研究

    这篇<五戒研究>,原载于<正信>杂志1932年第1卷第13期(9月20日出版).该杂志为半月刊,由汉口佛教正信会发行,刊名乃太虚大师亲自题写.当时太虚大师于武昌佛学院的旧址上成 ...

  • 岗托印象 五十年代母亲在西藏昌都解委会大院难忘的岁月

    [编者按]值此西南军区十八军胜利进藏70周年暨西藏昌都解放70周年之际,我与耄耋之年的母亲怀着对进藏英雄们无比崇敬的心情撰写此文,深切缅怀那些为了西藏的解放.建设.守卫而献出宝贵生命.献出青春年华.献 ...

  • 纪录片《生于五十年代》(上下集)

    名     称:<生于五十年代> 集     数:2 产     地: 中国大陆 总 导 演: 叶 晶 类     别: 社会 剧情简介 对于中国人来说,二十世纪的第五十个年头,意义非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