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嫠簋铭文,66,用

铭文的第66个字是用,用之不尽的用。

用字在铭文中出现了三处,他们的意思都差不多

用字的演变

用是甬的本字,而甬又是桶的本字。甲骨文中的用字像木块箍扎成的木桶,本义是木桶。用、甬、桶,这是造字的次序。

《说文解字》:“用,可施行也。从卜,从中。”此非本义。

木桶的历史:

  1. 木桶大概是从木盆发展而来,几千年前的木盆和独木舟一样,是直接在一段木头里挖出来的。这种原始的木盆、木桶出土得非常少。所以木桶的历史可能没有一些人想象的那么长,也没有另一些人想象的那么短。

  2. 木桶是由什么人在什么时候发明的?大概不可考了,公元前13世纪,凯尔特人从两河流城的人们那里学到了制桶手艺,开始使用木桶作为运输工具,并为“木桶的复兴”打下了伏笔。进入铁器时代,一系列的发明又为木桶锦上添花,解决了很多以往的问题。比如固定木桶用的铁箍,就是在这时被发明。

  3. 有了这一系列发明创造作为后盾,木桶更结实了,能够承受长距离运输过程中的剧烈颠簸。大约公元前700年的时候,古代高卢人从凯尔特人手里学来了制桶的手艺,并将之发扬光大。高卢人制桶的材料没有限制,用桶来盛放的东西也五花八门,装水也行,装古高卢啤酒也行,甚至大麦、玉米、盐、火药之类的固体也一律入桶。就这样,木桶在古高卢地区风行一时,以至于历史学家认为是古代高卢人发明了木桶。

古时候人们知道π值是3,制木桶木盆的匠人都知道“径一周三”,就是木桶的周长是直径的三倍。在祖冲之以前,圆周率是通过计算得到的,西汉的刘歆算出圆周率是3.1547,东汉的张衡算出圆周率为3.1622,到三国末年,刘徽创造了一种“割圆术”来求圆周率,就是用正多边形来分割圆周,多边形的边数越多,周长越接近圆周长。祖冲之用这种方法算到正24576边形,算出当时最精确的圆周率。

据说中国制作木桶的历史已有数千年,从工艺的角度看,要做出滴水不漏的木桶,需要很好的刨平工具,中国可考证的刨子出现在元代,在此之前,是使用一种叫鐁的工具,春秋时的鐁多为铜制,也有少量铁制的。战国以后则多为铁制,铜制的渐少,唐以后出土的鐁逐渐减少,可能是有一种间于刨和鐁之间的工具。鐁的使用远没有刨子省力,可以想象古代工匠的艰辛。

(0)

相关推荐

  • 桶字

    三个木桶 有位木匠,砍了一树, 把它做了三个木桶. 一个装粪,就叫粪桶,众人躲着: 一个装水,就叫水桶,众人用着: 一个装酒,就叫酒桶,众人品着. 桶是一样的, 因装的东西不同, 命运也就不同. 人生 ...

  • 师嫠簋铭文,小结17,万岁

    这是铭文的收尾句,还是西周铭文中的通常用法,祝福师 家族绵祚万年,这件簋能够世世代代传下去: 其万年子子孙孙永宝用 自从有生命以来,生物的第一使命是生存,就是我们所说的万岁.但至少到目前为止,没有什么 ...

  • 师嫠簋铭文,90,宝

    铭文的第90个字是宝,宝贝的宝字. 宝字在铭文的倒数第二个位置,最后一个字"用"我们前面学过,因此宝是这篇铭文中需要认识的最后一个字. 宝字的演变 甲骨文的宝字,从宀从贝从玉,罗振 ...

  • 师嫠簋铭文,89,永

    铭文的第89个字是永,永远的永. 永字在整篇铭文的倒数第三个位置 永字的演变 甲骨文的永字,象河水分支派而流,流水绵长之形,本义是水长流,引申义为永久. <说文解字>:"永,长也 ...

  • 师嫠簋铭文,88,孙

    铭文的第88个字是孙,孙子兵法的孙. 孙字在铭文最后一列的中间,最后这一列铭刻在器件的边缘部分,空间有限,只有六个字.孙字的左下角有二点,前面介绍过,这是重文符号,表示这儿当有二个孙字,和上面重文的子 ...

  • 师嫠簋铭文,87,万

    铭文的第87个字是万,万水千山的万. 万字在铭文的这个位置 万字的演变 甲骨文的万字,像尖头.大螯.有尾的蝎子.后来假借给万这个表示很多很多的数.万这个数对于古人来说是个巨大的数字,是一个无法点数甚至 ...

  • 师嫠簋铭文,86,其

    铭文的第86个字是其,名副其实的其. 其字在铭文第十列的最后一个位置 其字的演变 其字是个象形字,象古时簸箕形,本义是用以筛选谷物颗粒的工具.其用作第三人称代词以后,加竹字头造新字箕.金文在下面加上丌 ...

  • 师嫠簋铭文,小结16,礼器

    前面一句还是西周铭文中的通常用法,说明铸造这件器物的目的: 用乍朕皇考辅白尊簋 意思是:用来制作这件尊簋,以奉献给我的父亲,镈师.伯爵.镈师是师嫠父亲的职位,伯爵是其爵位. 如果有机会参观博物馆里的青 ...

  • 师嫠簋铭文,85,簋

    铭文的第85个字是簋,师

  • 师嫠簋铭文,84,尊

    铭文的第84个字是尊,尊敬的尊. 尊字在铭文的这个位置 尊字的演变 甲骨文的尊字,像双手捧着酒坛,有些尊字有代表山阜或者台阶的阝旁,强调是捧着酒尊登上高处.本义为:手捧酒坛,献礼祭拜.所以引申义有尊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