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图”理解 | 一文掌握手部肌腱的修复
在骨科创伤病例中,肌腱损占比29%,仅次于占比42%的骨折病例,是每个骨科医生,尤其是手外科医生需要面对的问题。肌腱损伤似乎很简单,又似乎很难。对于肌腱的治疗人们在不断探索,100年来的治疗理念的不断变化,来源于和体现了人们对肌腱组织结构和解剖结构认识的变化。

肌腱的构成



肌腱作为人体的一部分,其细胞成分为成纤维细胞,细胞间质为胶原蛋白纤维和粘多糖基质成分,形状呈索条状或带状,截面为圆形,由排列规则的致密结缔组织构成。肌腱主要含有I型胶原纤维束,主要与其长轴平行排列,但在某种程度上相互交织排列。







肌腱供血

肌腱损伤的愈合
肌腱愈合需要三个阶段:
发生在损伤后的第1周,通过局部动员,发生外周成纤维细胞等细胞的迁移和侧支微循环的重建加入,毛细血管长入及肉芽组织形成。
发生在损伤后的第2-4周,肌腱和周围组织也发生粘连,成纤维细胞分泌胶原蛋白并发生收缩。
发生在损伤后第2-6个月之间,胶原蛋白纤维重塑,这和局部的力学刺激有很大关系,也发生去粘连变化。
不同肌腱的功能分析











肌腱修复一般原则
肌腱愈合的影响因素
作者简介

霍永鑫,医学硕士,唐山市第二医院手外科副主任医师,医学插画师,医工结合人员。
担任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骨伤科分会数字骨科专家工作委员会委员,唐山市第二医院创伤外科研究所3D打印实验室创建者和负责人,创伤外科研究所医学图影工作室创建者,唐山市第二医院数字化骨科学习小组创建者,唐山市第二医院创伤外科研究所解剖直播平台第一届优秀讲师。
擅长手外科疾病的诊治,医工结合进行骨科医学3D打印工作,同时擅长应用手绘、Photoshop、AI等进行二维平面制图以及C4D等三维软件进行三维模型制作、图片绘制,为多部专著,科研及大量SCI论文绘制插图。
第四届唐山市“创新创业最美青年”获得者。。
来源:唐山市第二医院创伤外科研究所 霍永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