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名家祝寿图

(0)

相关推荐

  •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清代画轴精品(二)

    清六大家(二) 1 王翚 仿王蒙夏山读书图 纸本水墨 96.8×59.3cm 石渠宝笈续编 养心殿 康熙甲戍(三十三年·1694).作者六十三岁.飞泉山涧.下汇于溪.溪涧之滨.作村居两叠.背山石磴逶迤 ...

  • 齐白石画鹰,咄咄逼人!

    松柏高立图 1946年作 高立千年 1946年作 松柏独立图 1952年作 松鹰图 双寿图 30年代初期 松鹰图 1950年作 松鹰图 英雄长寿 君临天下 1944年作 松鹰图 松鹰图 松鹰图 194 ...

  • 10幅最贵的中国画

    文人私属 2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一.齐白石<山水十二条屏> 拍卖时间:2017年 成交价:9.315亿 <山水十二条屏>为齐白石1925年所绘,每一条屏画屏 面尺寸纵180厘米 ...

  • 中国最贵的5大国画,其中齐白石占两幅,唐伯虎的画卖出近40亿

    中国最贵的5大国画,其中齐白石占两幅,唐伯虎的画卖出近40亿 文 | 韦爵爷 近些年来我们总在网络上听到国外画家的画拍出了很高的天价吗,比如梵高.毕加索这些大画家的画,动不动就能拍出个几个亿,堪称是令 ...

  • Artlib线上展览 | 自然生意——元明清没骨花鸟画

    前言 没骨法是中国传统花鸟画技法的重大创新,没骨法相较其他表现手法其不同之处在于对线的运用上,如"白描"."双钩填墨",都强调"线"的重要性 ...

  • Artlib线上展览 | 皇帝与他的画画人——清代宫廷绘画

    Artlib 线上展览 前言 清代宫廷绘画,指的是清朝的宫廷组织职业画家,专门为皇帝而绘制的作品.宫廷组织画家进行绘画创作,并非始于清朝.根据史料记载,历代皆有宫廷画家的活动,清朝在宫廷内集中了数量众 ...

  • 齐白石画的老鹰图,65年后拍出4亿多,但是却比不上徒弟画的雄鹰

    虽然说如今油画当道,而且确实油画界出现了大量的大师级人物,比如著名的超写实派大师冷军就是代表人物,但是其实还是有许多的人喜欢国画,因为国画代表的是一种国粹,一种精神文化,想要画好国画,那必须要有足够高 ...

  • 月圆话中秋

    情满中秋 HAPPY MID-AUTUMN FESTIVAL 宋代 赵佶 楷书闰中秋月帖册页 纸本墨笔  35cmx44.5cm 北京故宫博物院 闰中秋月 桂彩中秋特地圆,况当余闰魄澄鲜. 因怀胜赏初 ...

  • 100幅历代名家兰花图,看了还想再看

    中国人对于花的理解与依恋 往往是从生命的大彻大悟中得来 花之情本是人之情 晋陶渊明独爱花中隐逸的菊 自李唐以来,国人多爱富贵牡丹 而宋周濂溪则独爱花中君子的莲 梁山伯与祝英台的凄美爱情 最终也化为了恋 ...

  • 历代名家赤壁怀古图,值得收藏!

    北宋神宗元丰五年(一○八二),也就是赤壁战后的八百年后,苏东坡与友人两次泛舟游于黄州城西的赤鼻矶,因写作了脍炙人口的<前后赤壁赋>二赋,此后黄州赤鼻矶遂有「东坡赤壁」之称. 正是此时苏轼因 ...

  • 历代名家报喜图,愿您天天有喜!

    齐白石 <元日报喜图> "喜鹊声唶唶,俗云报喜鸣".传说喜鹊能传达未知的好消息,故民间将喜鹊作为一种报喜的吉祥鸟. 徐悲鸿<喜上眉梢> "画鹊兆喜 ...

  • 历代名家兰花图,看了还想再看

    中国人对于花的理解与依恋 往往是从生命的大彻大悟中得来 花之情本是人之情 晋陶渊明独爱花中隐逸的菊 自李唐以来,国人多爱富贵牡丹 而宋周濂溪则独爱花中君子的莲 梁山伯与祝英台的凄美爱情 最终也化为了恋 ...

  • 喜欢画兰花的看过来!最全历代名家兰花图,看了还想再看!

    中国人对于花的理解与依恋 往往是从生命的大彻大悟中得来 花之情本是人之情 晋陶渊明独爱花中隐逸的菊 自李唐以来,国人多爱富贵牡丹 而宋周濂溪则独爱花中君子的莲 梁山伯与祝英台的凄美爱情 最终也化为了恋 ...

  • 喜欢兰花的看过来,最全历代名家兰花图,绝对珍贵!

    中国人对于花的理解与依恋 往往是从生命的大彻大悟中得来 花之情本是人之情 晋陶渊明独爱花中隐逸的菊 自李唐以来,国人多爱富贵牡丹 而宋周濂溪则独爱花中君子的莲 梁山伯与祝英台的凄美爱情 最终也化为了恋 ...

  • 100幅历代名家兰花图,香气幽远

    来源: 坦腹斋 ID:tanfuzhai 中国人对于花的理解与依恋 往往是从生命的大彻大悟中得来 花之情本是人之情 晋陶渊明独爱花中隐逸的菊 自李唐以来,国人多爱富贵牡丹 而宋周濂溪则独爱花中君子的莲 ...

  • 中国历代名家竹林七贤图

    <竹林七贤与荣启期>模印砖画由200 多块古墓砖组成,分为两幅,嵇康.阮籍.山涛.王戎4 人占一幅,向秀.刘伶.阮咸.荣启期4 人占一幅.人物之间以银杏.松槐.垂柳相隔.8 人均席地而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