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周刖人守门方鼎
相关推荐
-
志·刑法志(三)
<汉书>又被称为<前汉书>,是中国第一部断代史,具有极高的文学和史学价值,与<史记><后汉书><三国志>并称为中国史学"前四史&q ...
-
奴隶五刑,封建五刑和近代五刑,分别是什么?15种刑罚有多残酷?
此"五刑"非彼"五行",5在中国古代社会,是一个神奇的数字,不但代表了5种常见的元素,有了"五行生万物"的思想,实际上,它往往也被用于社会各 ...
-
《噬嗑卦》之象辞“先王以明罚敕法”破解
(上接"一.卦图破解") 二.象辞破解 象辞曰:雷电,噬嗑:先王以明罚敕法. △释字(词) 噬嗑 <彖传>:"颐中有物曰噬嗑".<杂卦传> ...
-
古代的奴隶五刑、封建五刑、氏族五刑是什么
这15种酷刑有多残酷 0 "刑罚世轻世重,惟齐非齐,有伦有要" 刑罚是古代统治者维护社会秩序.震慑犯人的工具,越是社会不安定的时代,刑罚的种类越多,残酷程度越高,<汉书·刑法 ...
-
收藏殿堂 | 青铜器欣赏——刖者守门鼎
日本有位大收藏家收藏了一件珍稀的西周青铜器"刖者守门鼎",可是他并不知道,以为是香炉,一直当做香炉使用.为防止香炉里香灰飞散,日本的习惯大都给香炉配上盖子.这位大收藏家为这件珍稀的 ...
-
西周早期《周公东征方鼎》铭文欣赏 (美国旧金山亚洲艺术馆藏)
周公东征方鼎,又名丰白鼎,陈梦家先生称其为周公东征方鼎.这件方鼎是西周早期比较罕见的一件青铜器器.长方形,立耳,直口,方唇,腹壁较直,平底,柱足较高.通高26.8.器高21.4.口径21.1×16厘米 ...
-
老中医奶奶的故事第597 好方抄来传世人 用方还需问医生
老中医奶奶的故事第597好方抄来传世人 用方还需问医生 这是一组据说被人用过很有效的方子,收集人献出来为大众服务,利于天下,非常感谢这些献出方子的人,也感谢收集者.只是还得提醒,中药方剂中,有些成分是 ...
-
牛首兽面纹方鼎
牛首兽面纹方鼎 通高36厘米,长33厘米,口宽25厘米 1977年洛阳北窑庞家沟出土 现藏洛阳博物馆 其形体方正,上有双立耳,腹部四方,下有四柱足.其方腹四面及每面正中有突出的扉棱,四面均为浮雕牛角形 ...
-
周公东征方鼎
周公东征方鼎,又名丰白鼎,陈梦家称其为周公东征方鼎.通高26.8厘米,口径21.1×16厘米.现藏美国旧金山亚洲艺术馆,是一件非常罕见的西周早期青铜器. 鼎为长方形,立耳,直口,方唇,腹壁较直,平底, ...
-
知人不评人,方为人上人!
做人, 说话不要太满,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做事要有分寸, 花无百日红,人无一世穷, 话留三分软,人留几分情, 说你做到的,做你说过的, 分寸感才是最大的智慧! 与人相处, 多欣赏别人,宽容大度 ...
-
知人不评人,方为人上人
知人不评人,方为人上人 <庄子>有云:子非鱼,焉知鱼之乐? 大意是:在不了解别人亦或是没有经历过别人的生活时,不要按照自己的想法去揣测别人,更不能站在自己角度去评价别人! 可是在现实生活中 ...
-
牛方鼎&鹿方鼎
编者按:鹿方鼎.牛方鼎与后母戊鼎同出自商王陵,1935年由梁思永在安阳武官北地1004号墓发掘出土,现藏于台北中央研究院. 两鼎器制相同,纹饰精美,耳.足与器身采用浑铸法一体成形,其庞大的气魄.雄浑的 ...
-
大禾人面方鼎
编者按:鼎,即是锅,其主要用途是烹煮食物.最初的鼎是由陶制食具演变而来,由釜.陶支脚和灶的组合而成. 虽然禹铸九鼎的传说不绝于耳,但考古学家在偃师二里头的反复发掘,始终未能证实夏帝国九鼎伟业的存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