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田园+民俗+美食,码头镇什么也不缺(二)
2300多年的历史,韩信、漂母的传说,京杭大运河的珍贵遗存,赋予码头镇以独特的文化气质和情怀寄托。而即使一个对这些过往一无所知的异乡客,也会被码头吸引。
苏北水乡的静谧恬淡
淮安是一座漂浮在水上的城市。中心城区即四水穿城,各县区的名字无一不与水有关。
而码头镇凭借独特的区位优势显现出独特的田园风貌。

从这张“清口枢纽主要遗产点示意图”,可以看到,二河和张福河一左一右地护卫着码头镇,示意图中间部分的环型封闭水道,正是运河故道,也是我们当天主要的徒步路线。

沿着运河故道,修建了长约7公里的栈道,一边是古运河水随风轻轻荡漾,一边是绿油油的麦浪。

尹老师说,这些石板铺成的小道,以前是纤道。
京杭运河虽然在明清时期发挥着盐运和漕运的巨大作用,但毕竟是人工水道,无论宽度还是深度都有局限性,所以在码头镇聚集了大量拉纤、搬运粮食的苦力。

一路不时见到垂钓的人们

小高老师小试牛刀,没一会儿就钓上一条。

傍晚时分,在一户人家门口,一位老人正在处理很多的小鱼。询问得知,这些鱼正是家人刚刚从运河故道钓上来的。想象一下吧:用农家土灶熬一锅小鱼,锅边贴一圈饼子,再煮上一锅稀饭。对于幸福生活的想象一定会给这样的场景留有一席之地。













运河故道两岸的堤坝上,“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陶渊明对于“桃花源”的描述,用在此处,也是恰到好处。
除了这样的乡村野趣,精致的小景也举目皆是:




旧时风物今尚存
什么是旅行?也许就是逃离熟悉的生活,去体验别样的人生。
在同质化越来越严重的中国,“错把他乡当故乡”几乎成了想在他乡寻找另一样风貌的人们时常面临的尴尬。
所以,每一个与众不同的细节都很容易被捕捉和放大。
以前的码头镇由于隔二河与淮安市区相望,来往多靠轮渡,陆地交通很不方便,幸运地保存了很多的旧时风物。徜徉在码头镇老街,很多地方被摄入镜头。










高高低低的房屋、曲曲折折的巷陌,恍惚令人错以为置身山城。一个又一个记载着过去日期的牌坊,时时提醒着我们这里曾有过的喧嚣和辉煌。
人已非,物是否为当年物,人们似乎并不计较,只是安静地在刻印着年代沧桑的石板路上行走着,寻找可以驻足的细节。

这是“官巷”,通向“御码头”

新建的亭子新立的碑,人们并不买帐,倒是对旁边一处被废弃的荒宅青眼有加。



孩子们也好奇,却不敢靠得太近


这盏煤油灯和房子一起被主人放弃了,它们所代表的旧时光景也被新的生活所取代。


这位老师傅专业从事理发已经50多年,他的店号称“百年老店”,从他爷爷开始已经从事这门手艺。他很自豪地展示手里的推子和墙上的照片,嘱咐我们一定要把照片洗一张给他。

在他店里我们发现一把他自制的工具。你知道是做什么用的吗?

这座小楼我在十几年前看到时就已摇摇欲倒,没想到还在,有种遇见故交的亲切。据说这是一座小姐楼,做着并不名誉但是在运河沿线很是兴盛的一门生意。紧挨着它的门口停着汽车的,就是著名的清真馆子——马四饭店(老店)。
何以解乡愁?惟有牛羊肉
作为曾经盛极一时的古镇,码头曾经有过的辉煌历史如果还原,一定是令人瞠目的。而它随着运河国家命脉地位的丧失而迅速地凋敝,同样令人感慨。
人员稠密、商贾云集的运河重镇,少不得餐饮业的兴旺发达。有意思的是,虽然以运河与清江浦相连通,码头却没有变成淮扬菜的码头,牢牢锁定人们味蕾的,是牛羊肉的各种吃法。其影响之大,从淮安主城区比比皆是的“码头牛羊肉”店就可窥知。
现在的码头镇虽然建了美食街,但是饭店寥寥,我们咨询了当地人,一力举荐“马四饭店”,说口味地道,正宗,只是有点贵。


马四家以做牛羊肉著称,市区常有人慕名而去。我们吃到了牛羊肉的各种吃法,味道果然不错。另外值得一说的是,当天正好是春分,那天所有的蔬菜都是野菜:菊花脑、马兰头等,别致的野菜香把春天毫不含糊地带到我们面前。
订餐标准:60-150/客。我们订的是80/客。


刚刚带领学生获得世界大学生品酒赛亚洲冠军的陈彦老师很低调地隐身于人群,她给大家带了三瓶葡萄酒,被一饮而尽。

穿行于街巷,每个人有各自不同的兴奋点。
能够引起大人孩子集体围观的,当然得是食物,而且是并不寻常的食物。

这是一家豆腐坊,一口缸里是热气腾腾的豆浆

另一口缸里是豆腐脑


女主人正在用豆腐脑做千张

豆浆的香气实在难以抵御,终于,每个人都来了一碗,虽然这时候离午饭才刚过去半个小时。陈彦老师喝豆浆也那么优雅。

这位美女也很优雅

等不及了,站在门口就开始喝——孩子,小心烫啊

路边席地而坐,这才是正确的姿势。

小高老师和红衣帅哥索性用保温杯各装了一杯。
平心而论,这真的是我喝过的最好喝的豆浆,浓稠,甜香。喝了这个豆浆,不知道以后还能不能接受其他豆浆。
贴心提示:豆腐坊在一个小巷子里,下午两点之前可以喝到豆浆,四点之后可以买到做好的百叶。




我们不是寻味之旅,事先没有做任何美食攻略,此处呈现的都是原始风貌。
码头镇几乎家家都养鸡,而且都养得很多,以青菜和粮食喂养。而且在村落里蜿蜒的古运河流经大部分人家,水体清澈,多野生小杂鱼。
我们向一户农家咨询,是否可以周末到他们家里吃土鸡土菜和小杂鱼,他说可以。以后再去,可以考虑寻一户农家,预先订一桌农家饭。
各种特写和花絮


















































感谢peri,她陪着尹老师一起回到市区并抢先付了车费,让我们稍觉心安。
4月中旬,油菜花将要开放,各位朋友可以约起来了。
码头镇旅游路线:
1、公交车:淮海广场(西)乘5路车,注意末班车时间;
2、骑行、自驾:西安路转明远路,直嗤。看到下面这个牌楼,就到了。

个人认为,去码头镇最好的方式是骑行,穿行于林间小道,风吹麦浪,鸟语花香。

感 谢
感谢尹增淮老师专业、热情的引导
感谢文广新局李倩、潘新的帮助
感谢市博物馆胡兵队长推荐
感谢陈彦赞助红酒
感谢花漾城提供的车辆
感谢苏青、高彩暇、陈春雷、孟婧、朱勤等人提供图片
感谢每一个不曾被辜负的春天!
一路相伴 花漾淮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