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有愚人,其妇端正,情甚爱重

“千佛名蓝、中兴百年”南京栖霞古寺

"第四节 妇诈称死喻昔有愚人,其妇端正,情甚爱重。妇封锁直贞信,后于中间共他交往,邪淫心盛,欲逐旁夫,舍离已婿。是密语一老母言:"我去之后,汝可赍一死妇女尸,安著屋中。语我夫言,云我巳死。"老母于后伺其夫主不在之时,以一死尸置其家中。及其夫还,老母语言:"汝妇巳死。"夫即往视,信是已妇。哀哭懊恼。大积薪油,烧取其骨,以囊盛之,昼夜怀挟。妇于后时,心厌傍夫,便还归家,语其夫言:"我是汝妻。"夫答之言:"我妇已死,汝是阿谁?妄言我妇。"乃至二三,犹故不信。如彼外道,闻他邪说,心生惑著,谓是真实,永不可改。虽闻正教,不信受持。白话译文:妇人诈死的故事从前有一个十分愚蠢的人,而他娶得的妻子却是有张很是漂亮的相貌,虽是如此,两个人也是很相亲相爱,感情极为融洽。后来便开始因为他的妻子不满足于这种俩个人的婚姻生活,悄悄在与其他的男人交往,产生了极厉害的淫邪之心;沉迷在这不正常的男女关系之中,于是便开始迷失心智,打算舍掉自己的丈夫与情夫私奔。于是她秘密的托付一个老太婆,吩咐她秘密离家后,替她去弄一具女死尸,安放在她家里,等其丈夫回来,就告诉气丈夫她已经死了。老太婆听后便趁着她丈夫不在家的时候,弄来一具女死尸停放在他的家里。并在他丈夫回来后告知他其妻已死。计划很成功,她丈夫立即跑回屋去看那具尸体,相信自己的妻子真的死了。于是他极伤心地痛哭,心里很是难过。他堆积了很多的木柴和油料,把尸体烧成骨灰,并捡取了骨灰,用一个口袋盛着,白天黑夜都带在身边。过了一段时间,这跑掉的女人,对情夫厌烦起来,就又回到家里,对她的丈夫说:"我是你的老婆。"丈夫回答说:"我的老婆已经死了很久了,你是什么人?竟胡说是我的老婆!"这女人两次三番的解说,他还是不相信。这正像那些听不到佛正确教义的外教徒一样,听到他人一些邪说,就动摇起来,反认为是真理,坚信不疑,且永远都不能放弃这种成见。虽然后来真理显现,听到合乎真理的正法教导,但还是不能相信和坚持。原文:昔有父子二人,缘事共行,路贼卒起,欲来剥之。其儿耳中有真金珰,其父见贼卒发,畏失耳珰,即便以手挽之,耳不时决。为耳珰故,便斩儿头。须臾之间,贼便弃去。还以儿头着于肩上,不可平复。如是愚人,为世间所笑。凡夫之人,亦复如是。为名利故,造作戏论:“言无二世;有二世,无中阴;有中阴,无心数法;有心数法,无种种妄想,不得法实。他人以如法论破其所论,便言我论中都无是说。如是愚人,为小名利,便故妄语,丧沙门道果,身坏命终,堕三恶道。如彼愚人,为少利故,斩其儿头。注释:二世,指现世与后世。中阴,指人去世直到脱身转世间的识身,即前世死至来世生的中间时期。心数法,意即人的思维活动。图片这个故事说,有父子二人一同出行,途中遇到拦路抢劫的强盗。儿子耳中戴着一副真金耳坠,父亲害怕耳坠被强盗抢去,就用手去摘耳坠。但慌乱之中一时无法摘下,他就直接一刀斩下了儿子的头。看见这边情景,强盗们也都害怕跑掉了。强盗走了,父亲把儿子的头重新放到肩上去,可儿子已经不可能死而复生了。《百喻经》说,凡夫也是这样,为了一点点小名利就胡乱编造虚言:有的说人并没有来生;有的认为有来生,但没有中阴身;有的说有中阴身,但不认为可产生种种思维活动;还有的说有种种思维活动,没有种种妄想的论调,也就无法探得佛法的真实……当别人以按照佛陀所说的教法来破斥他的戏论时,他们又说自己的言论中没有这等观念。这样的愚人,为了小名利,就故意胡乱编造,丧失了沙门应修证的道果,等到他们身坏命终之后,必将堕于恶鬼、畜生、地狱三恶道中。图片故事中的父亲,为了小小耳坠砍掉亲生儿子的头这样的事看起来荒谬绝伦,实际上生活中这样的事情真的没有吗?为了一点点蝇头小利,不懂得取舍,最终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因小失大的事情,太多太多。

“千佛名蓝、中兴百年”南京栖霞古寺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