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治疑难杂病,须走出三大误区

(0)

相关推荐

  • 术精德仁,济世奉献:记中医疑难病名家陈向荣

    千百年来,无数心仪中医者秉承阴阳五行理论,凭借四纲八诊,以论歧黄之道.谋苍生之福为己任,术精德仁,济世奉献,使古老的中医得以薪火相传,历久不衰.出身于五代中医世家的陈向荣,就是其中之一. 陈向荣是中国 ...

  • 疑难杂病,综合治疗

    前日,单位组织<青囊学术交流会>探讨了综合疗法在临床上治疗的重要性,听过专家们的学术交流受益颇多.回想行医伊始至今,临床治病,一直都在践行着综合治疗.有些医者认为近代中医学明细分科导致中医 ...

  • 李赛美运用经方寒温并用方辨治疑难杂病临床经验整理与探讨

    目的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初步总结及探讨李赛美教授运用经方寒温并用方辨治疑难杂病的临床经验,希望对当前临床运用寒温并用法治疗疑难疾病的研究以及为当前的中医学术经验继承和总结研究提供一定借鉴.方法1研究对象 ...

  • 经方辨治疑难杂病的临床应用体会&王彦权论附子

    中医书友会第2158期 I导读:临床实践是中医的唯一源泉,<伤寒论>本身并不能产生经方医学,只有在患者身上许许多多同中有异的临床现象中才能产生经方医学.附子是好药,在于会不会用.王彦权老师 ...

  • 路志正辨治疑难杂病验案三则

    路志正学术以经典为宗,学兼各家,既不泥古,亦不废今,宗<伤寒论>而不囿于伤寒方,宗温病学说而不泥于四时温病,治伤寒.温病于一炉,而对清代叶.薛.吴.王等诸家的温病学说尤为服膺,并颇有心得. ...

  • 投稿|经方辨治疑难杂病的临床应用体会&王彦权论附子

    I导读:临床实践是中医的唯一源泉,<伤寒论>本身并不能产生经方医学,只有在患者身上许许多多同中有异的临床现象中才能产生经方医学.附子是好药,在于会不会用.王彦权老师讲了附子的常用之法,也讲 ...

  • 从痰瘀论治疑难杂病 李士懋

    李士懋:从痰瘀论治现代疑难杂病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张再康 ·现代疑难杂病多符合中医痰邪黏滞胶结.缠绵难愈的特点.李士懋提出,治痰不可拘泥于肺.脾.肾三脏,而当从五脏全面考虑,辨证治疗,并贵在加 ...

  • 古中医脾胃学说论治疑难杂病

    一.引 言 很高兴能站在这里以"古中医脾胃学说论治疑难杂病"为专题做演讲.深圳是我的第二故乡,因为我1999年毕业就来到松岗人民医院,一待就是18年.2014年,中医科原来的老主任 ...

  • 蒋治万四十载临证辨治疑难怪病奇案经验

    发表者:赵东奇 我叫蒋治万. 男 .汉族,一九四六年出生于山西省灵石县交口乡东罗.自幼酷爱中医,15岁遍访名医,拜清末老中医(秀才)杜竹林为师,三年后,即18岁,继拜清末名医郑少玄(述康)为师.二十二 ...

  • 国医大师从痰瘀论治疑难杂病

    从痰论治 李士懋认为,现代疑难杂病的病因符合中医痰邪的形成特点,如朱丹溪所说:"或因忧郁,或因厚味,或因无汗,或因补剂,气腾血沸,清化为浊,老痰宿饮,胶固杂糅." 现代疑难杂病种类 ...

  • 【李士懋】从痰瘀论治疑难杂病

    从痰论治 李士懋认为,现代疑难杂病的病因符合中医痰邪的形成特点,如朱丹溪所说:"或因忧郁,或因厚味,或因无汗,或因补剂,气腾血沸,清化为浊,老痰宿饮,胶固杂糅." 现代疑难杂病种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