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1年,24岁的他任八路军副指导员,在苏村阻击战中,他身中四弹没死,被大家称为活烈士。没想到一年后,他在时任马颊河支队政委时,再一次负伤,并且又一次死里逃生!
相关推荐
-
「作家工场·小说」李廷柱|砍不死的八路军战士卫金柱
作家新 干线 砍不死的八路军战士卫金柱 在过去的革命年代里,新绛县涌现了许许多多革命志士.烈士与无数令人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我们现在生活在幸福美满的日子里,是由他们英勇奋战,抛头颅.洒热血,不怕牺牲而 ...
-
传奇英雄陈广山
在邹东尼山区有个家喻户晓的人物,他在群众的眼里是保护神,在敌人的眼里则是'凶神恶煞',他就是八路军尼山独立营二连连长陈广山.在泗南邹东一带至今仍流传着陈广山连长的许多传说:有的说他打枪百发百中,有的说 ...
-
一辈子跟党走——记抗战老兵鲍宜全
在山东省邹城市田黄镇上鲍村,流传着一个兄弟二人一块参加革命的故事. 仲夏时节,瓜果飘香.我来到上鲍村采访.有幸采访到他们的后人鲍明华先生,随着他的深情回忆与讲述,让我们揭开那段尘封的历史,透过历史的烟 ...
-
姜广富:蜕变(二)|小说
姜广富:蜕变(一)|小说 文/姜广富 [本文由作者授权发布] 五.改编 八路军115师渡过黄河,组成东进支队,在鲁西开辟抗日根据地,八路军通过走访当地群众,了解到琵琶山有一绿林武装,是一伙义匪,大多是 ...
-
抗战时的抱犊崮:八路军主力在山东的首个根据地
1939年9月,八路军一一五师东进支队在罗荣桓.陈光率领下,挺进鲁南临沂市兰陵县抱犊崮山区,开辟了八路军主力在山东的第一块根据地. 如今被誉为七十二崮之首的抱犊崮郁郁葱葱 当时的抱犊崮山区在行政区划上 ...
-
【红色经典】血战!血战!誓死不屈
抗日英雄事迹 从1938年10月起,为捕杀抗日力量,敌人开始对胶济铁路以北的淄博地区进行"扫荡".胶济铁路沿线的日军第七师团铃木联队集中3000余兵力,配属飞机.大炮.汽车.骑兵若 ...
-
【连载】于同小说:铃 铛(39)
[连载]于同小说:铃 铛(39) --时光穿越八十年,回到我的故乡---达户井 铃 铛 作者:于同 当仰望已满足不了我对高贵灵魂的崇拜,于是我提起了笔,用拙劣的文字,在心的祠堂中虔诚的叩首----- ...
-
一条有故事的河流,濮阳马颊河的前世今生
"人类的第一行脚印,是踩在湿漉漉的河边的" --<河流的生命文化> 濮阳人的记忆中,一条河流永远绕不开,那就是我们每天可见的马颊河.马颊河在周秦时称古笃马河,为< ...
-
给毛主席当过政委的红军师团级将领,牺牲时只有24岁
很多人可能会认为,最初跟毛主席参加秋收起义上井冈山闹革命的,应该学历都不高吧.比如秋收起义走出的两位开国上将,陈士榘和宋任穷,都没有受过太高的教育. 如果是受过高等教育,在那个年代,应该可以谋一个不错 ...
-
我在24岁时,初业医不久,一次因夜饥加餐...
我在24岁时,初业医不久,一次因夜饥加餐,去小食店吃了一碗馄饨,次日即腹痛.便溏.以为小恙,未予治疗.数日后,出现上腹部剑突下压痛,俨如压有一块板状物,尤其仰卧时若以双手置于该处,则压痛十分难受,几不 ...
-
秦末大乱:刘邦起义时48岁、项羽24岁,他们的身份都是“逃犯”!
刘邦比项羽大24岁 刘邦是公元前256年生人,项羽是公元前232年生人,也就是说他们两个的年龄相差24岁,刘邦比项羽大两旬. 48岁在秦末那个年代,已经属于是老年人了. 很显然刘邦这个年龄起义,对于他 ...
-
最后的女飞贼:拜和尚为师,学会轻功绝技却走上不归路,死时24岁
在古装剧或者是武侠小说中,经常会看到练就一身绝技,能够飞檐走壁的武林侠士,他们苦练一身武功为的就是能够行侠仗义.惩恶扬善.但是如果心术不正的人练习了武艺,那么他们就会依靠一身本领为非作歹,做违法勾当. ...
-
林散之24岁时的小楷,太牛了!
林散之<四时读书乐诗抄> 纸本 27×17.5cm 1921年 马鞍山林散之艺术馆藏 林散之<四时读书乐诗抄>小楷纸本,为林散之24岁时所书,现藏于安徽马鞍山林散之艺术馆.众 ...
-
他24岁当红军军政委,55年放弃大将军衔,晚年职务比元帅还高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有不少年轻的战士参军参战,虽然他们年龄小,但打起仗来却不含糊,冲锋陷阵,屡建奇功.与此同时,他们晋升也很快,涌现出了一大批青年将领,比如17岁就当师政委的萧华.21岁当军团长的寻淮洲 ...
-
70年代女飞贼:拜和尚为师,轻功绝技傍身,四处偷窃,死时24岁
现代社会文学作品繁多,各门各类都有其独特的魅力,为我们展现不一样的世界,文字的世界总是容易让人沉浸其中,仿佛我们就生活在书中的世界,在很多人年幼的时候,能接触到的文学作品不多,武侠小说必定在其中占据了 ...
-
70年代女飞贼,走南闯北盗窃8000余元,24岁时直接殒命
众所周知,刚刚解放的时候,百姓生活是很穷的,没有足够的粮食供应,经济也不发达,后来随着国家的号召,开始大力发展农业,大部分人都勤勤恳恳的劳作,为自己创造活下来的物资,否则饿死是有可能的.但有一些群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