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访】《人文摄影,不应该消费别人的苦难》——王牧独家采访

采访:小美
编辑:小滢滢
图片:来自于网络
出品:吞像摄影 转载请联系后台授权

亲亲亲亲爱的朋友们,最近有很多同学反映上了王牧老师的公开课,还是有很多问题和疑惑,小编我那,就整理了一下大家的问题,话不多说,你们看吧。
问:简单的介绍一下您自己。
答:我是一个人文地理摄影师,主要拍摄专题报道,图片故事类的委托项目,现在主要方向是人文地理,历史文化等方面,由于长期的拍摄积累了很多经验,所以我也会进行一些摄影教育的工作,希望这些经验能和大家分享。同时我也是一个摄影和旅行图书的作家,出版过一些摄影图书,最新的作品是《大地在上 人文地理旅行摄影书》
问:您去过的哪个国家或地区令您记忆深刻?有哪些故事?
答:我从来不认为一定要到南北极,非洲或者多么遥远的地方才能拍摄到好照片,身边就有无数的题材可以拍摄,我们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幅员辽阔,文化多元的国家,有很多故事和题材可以拍摄,况且对于深入的专题拍摄自己的国家可能是一个很好的起点。
举个小例子吧:有一次去波兰在奥斯维辛集中营拍摄,在一个堆满当年遇难者鞋子的玻璃柜前面有一位前来缅怀的游客放了一朵玫瑰,那个场景非常震撼,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我拍下了这种强烈的对比,当时我就想有这样一张照片这次的拍摄就足够了,这也许就是常说的上帝握着你的手拍的照片吧。

问:您拍摄过的专题中,个人最满意的是哪一组?
答:其实每次拍摄都会有很难割舍的满意照片,要说到成组的拍摄都很满意的应该是《滇越铁路》的选题啦,这是一条100年前法国修建的,从云南昆明到越南海防的米轨铁路,我去拍摄过两次,总共拍摄了差不多两个月的时间,这组专题是我比较满意的,虽然这个专题现在还在拍摄中。



问:您在公开课里提到了马克吕布,他对您的摄影产生过什么影响?
答:马克吕布的照片结构和构图很完讲究美,当然这是形式上的,他说过一段话对我的影响可以说是很大,大体的意思是说他从来不直接拍摄死亡或者是人们悲痛苦难的状态,而总是拍摄人们自足和自在的状态,我觉得这话说的很对,我们不应该消费别人的苦难。
马克吕布

马克吕布镜头下的周恩来

马克吕布拍摄的反战集会的学生与军警对峙
问:您的书《大地在上》中有个词叫做“突破画面的张力”,能说说这个词吗?
答:有些好的画面你能感觉到一种张力在冲破画面,延展到画面的外面,这不一定是广角镜头所带来的那种夸张的镜头效果,而是整体画面带来的感觉,一张照片的好坏往往是极其微妙的。

问:您说您反对后期剪裁照片,能简单前期拍摄时构图的把控吗?
答:对,我反对依赖于后期的剪裁取得所谓好的画面,我会在拍摄的时候首先完成构图,并且把构图是不是能够充分体现自己的意图这一点放到第一位,我时常提醒学生们不要被对象吸引,应该冷静的时刻想着构图。

问:拍摄难度最大的专题是哪一组?
答:拍摄难度最大的也是《滇越铁路》这个专题,因为地理和历史的跨度都很大,而且跨越2个国家,是一次从任何角度来讲都是诗史的旅程。当你要拍摄的深入你就会期待更好的画面,期间难度最大的可能就是等待和追踪拍摄火车。



问:您在专题课中强调几何的作用,可以聊聊您是如何观察环境并发现几何的吗?
答:几何形体无处不在,当你拍摄多了事后你就会下意识发现几何形体,比如线条和色块,框架和视觉引导线,你首先要承认一张照片是平面的,你就会发现更多的几何线索。

问:您的照片有浓重的阴影,突出的色彩,饱和的色调,可以说说是怎么形成了这样的风格吗?
答:因为我一直拍摄彩色照片的原因,我喜欢浓重阴影和鲜明的色彩形成的那种冲突感,也喜欢浓重的大面积的阴影给画面带来的那种神秘感,这也不算是一种风格,只能说是一种下意识的选择和个人审美倾向。因为我对现在流行的那种刻意后期降低饱和度的做法不感冒。我喜欢在拍摄的时候就把曝光控制好。

问:您曾经在喀什发过一条微博,“今天天气不行,随便拍两张”,天气对您的拍摄有着什么样的影响?
答:那条微博是说当天的天气和前一天比较而言的,我对光线质量比较敏感,对于彩色摄影而言,光线好的天气拍摄的照片选择也会比较多,没有反差的苍白的天色和光线可以进行的拍摄选择也会变得更少,我的拍摄也不是太过分依赖于天气,,很多特殊的天气我也拍摄过不少满意的片子。
问:说一说您在吞像的新课程吧
答:这次的新课程讲的是人文地理摄影,这看起来是一个很大的话题,但是抛开更多理论,落实到具体照片的拍摄上,人文地理摄影几乎包含了所有的摄影技法和门类,是一个综合的,跨学科的系统的学习过程,我自己也在不断的实践和探索中。我希望通过构图、光影、色彩、和街拍这几个大的门类来抛砖引玉的给大家一点经验的分享和拍摄启发,少走弯路,希望大家能够通过这个课程吸收更多的干货,打开更多的思路和可能。
NEWS
﹀
﹀
﹀
国家地理大片离你并不远,
通过吞像名师王牧的8小时集训,
改变那些走马观花的恶习,快速提升人文摄影水平
让你的摄影感动自己与他人
想学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