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身技术实现重大飞跃!韩国成功研发变色龙软体机器人
相关推荐
-
【新战略专访】新松张雷:隐于荣誉 显于开拓
文/新战略机器人全媒体实习记者 黄满婷 人物介绍:张雷,高级工程师,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任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兼移动机器人BG总裁.作为新松公司在移动机器人领域内的学术带头人和组织管理者, ...
-
新突破!“变色龙”软体机器人问世
科技日报记者 张梦然 根据环境实时变化的"人造伪装"一直很难实现,但据英国<自然·通讯>杂志10日发表的一篇机器人最新研究,韩国科学家团队报告了一个以变色龙为灵感的软体 ...
-
【图说新闻】智能制造驱动中国机器人超速发展
延伸阅读 中国机器人产业应该继续强化自主研发 机器人行业产业链中上游的核心零部件,涉及技术含量较高,比如减速机,其中1-3轴几乎全部依赖进口,由日本企业Nabtesco和Harmonica形成的垄断局 ...
-
CSG华晓:工业到商业,跨界彰显实力
在工业应用领域深耕多年的CSG华晓在AGV行业有着丰厚的技术积累,疫情期间,为了响应市场需求,CSG华晓集中全部力量投入防疫机器人领域的研究,第一款测温消杀机器人仅用时20天即完成了研发. 防疫机 ...
-
灵感源于千纸鹤,中国科学家研发模块化软体机器人,以流体驱动全柔性人工肌肉|专访
"折一千对纸鹤,结一千颗心情",邰正宵的<千纸鹤>曾陪伴过一代人.千纸鹤是一种中国传统折纸艺术,然而浙江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教授邹俊却以此为灵感,做成了软体机器人,并借此发 ...
-
哈佛研发最新软体机器人不仅能抓取,还能实现"人造肌肉和心脏"
我们见过很多软体机器人,他们中有的可以披着科技的外衣,靠将一个完美的故事登上<Science Robotic>的封面.比如眼下这款 无意冒犯 也有的实实在在的科学家,怀揣民生大计,踏踏实实 ...
-
澳门大学成功研发高敏捷电子昆虫机器人
澳门讯 受大自然中敏捷爬行昆虫的启发,澳门大学科技学院助理教授.人工智能机器人研究中心研究成员钟俊文及其研究团队研制了身长仅有3厘米.具高敏捷性与可操控性的电子昆虫机器人,能在搜索和救援过程 ...
-
中国科学家成功研发仿水黾微型机器人 实现微型机器人在水面游动、跳跃、翻滚
[中国科学家成功研发仿水黾微型机器人 实现微型机器人在水面游动.跳跃.翻滚]日前,中科院沈阳自动化所在微型机器人领域取得新进展,该所科学家研发的仿水黾微型机器人可在红外光与磁场的联合驱动下实现可编程多 ...
-
我国研发软体机器人首次突破万米级深潜
我国研发软体机器人首次突破万米级深潜 2021年3月22日消息: 由我国研制的仿生软体机器人日前首次实现在全球最深海沟--马里亚纳海沟10900米深海自主驱动.该款机器人受深海狮子鱼启发,所研制的电池 ...
-
国产软体机器人成功挑战水下10900米,无需耐压外壳遨游最深海沟!
北京时间2021年3月4日,国际顶级期刊<自然>(Nature)以封面文章的形式刊发了由浙江大学.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国防科技大学.上海海洋大学.大连海事大学等团队联合完成的一 ...
-
Nature封面:水下10900米运动自如,浙大软体机器人成功挑战马里亚纳海沟,灵感来自这种鱼
比陆地更辽阔的是海洋,海水覆盖了地球约 71% 的表面积.不过,海洋学者认为人类只探索了其中的 5% 而已.人们经常对较浅的海洋进行勘探,但由于极端的静水压力,深海区域基本仍是一片神秘领域. 目前,设 ...
-
90后学术伉俪研发能量密度最高的液晶弹性体软体机器人
近日,29 岁的留学生李硕联合妻子白鹤丹,研发出目前 3D 打印智能材料领域能量密度最高的软体机器人. 图 | 左一白鹤丹,右一李硕(来源:受访者) 当地时间 7 月 23 日,相关论文以<数字 ...
-
《ScienceRobotics》发布!哈佛大学研发可编程软体机器人,可根据热量进行折叠,为完全不受束缚机器人铺平道路
中关村机器人创新生态研讨会 中关村机器人创新生态研讨会将于9月6日上午九点半在顺义举办,诚邀科技部高技术中心刘进长研究员.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陈殿生教授.北京理工大学段星光教授.中国农业大学李伟教授.中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