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庭内景玉经诀
相关推荐
-
黄庭经·内景·口为
内景·口为原文 口为玉池太和官.漱咽灵液灾不干.体生光华气香兰,却灭百邪玉炼颜.审能修之登广寒.昼夜不寐乃成真,雷鸣电激神泯泯.
-
黄庭经·内景·心典
内景·心典原文 心典一体五藏王,动静念之道德行.清洁喜气自明光,坐起吾俱共栋梁.昼日曜景暮闭藏,通利华精调阴阳.
-
黄庭经·内景·肝部
内景·肝部原文 肝部之中翠重里,下有青童神公子.主诸关键聪明始,外应眼目日月清.青锦披裳佩玉铃,和制魂魄津液平.百疗所钟存无英,同用七日自充盈.垂绝念神死复生,摄魂还魄永无倾.
-
何绍基楷书《太上黄庭内景玉经》
<黄庭经>,又名<老子黄庭经>,道教养生修仙专著:内容包括<黄庭外景玉经>和<黄庭内景玉经>:两晋年间,新增<中景经>.由天师道魏华存自创门 ...
-
黄庭内景玉经注【回紫抱黄入丹田】
夫万物以人为主,人以一心为宗:无主则法不生,无心则身不立.心法多门,妙用非一,有无二体,随事应机,故有凡圣浅深,愚智真假,莫非心辩识运用之所由也.但天下之道,殊途而同归,百虑而一致,从粗入妙.权实则有 ...
-
黄庭内景玉经注
黄庭内景玉经注 作者:白履忠 梁丘子(唐玄宗时人白履忠)注.<黄庭内景经>盖魏晋人所撰,主述存思法,梁丘子分三十六章注解之. 唐代 道教 修炼 章节列表升序↑ 简介 黄庭内景玉经注 目录# ...
-
黄庭内景玉经注卷下
梁丘子注 隐景章第二十四 隐景藏形与世殊, 学仙之士,含光藏辉,灭进匿端. 含气养精口如朱, 肌肤若冰雪,绰约若处子. 带执性命守虚元, 虚静恬淡,寂寞无为. 名入上清死录除, 得补真人,列象玄名. ...
-
太上黄庭内景玉经
太上黄庭内景玉经 经名:太上黄庭内景玉经.又名<上清黄庭内景玉经>.<黄庭内景经>.<黄庭经>.晋·魏华存撰.一卷.底本出处:<正统道藏>洞玄部本文类. ...
-
何绍基《太上黄庭内景玉经》小楷欣赏
2019-12-15 09:21·云逸书院 <黄庭经>,又名<老子黄庭经>,道教养生修仙专著:内容包括<黄庭外景玉经>和<黄庭内景玉经>:两晋年间,新增 ...
-
唐代六字诀之黄庭内景五脏六腑补泻图原文和注释
此六字诀经名:黄庭内景五脏六腑补泻图.题太白山见素子胡情迷.据自序当成书于唐宣宗大中二年.一卷. 并序 太白山见素子胡恰述 夫天主阳,食人以五气:地主阴,食人以五味.气味相感,结为五脏.五脏之气,散为 ...
-
黄庭内景五藏六府图
太白山见素女胡愔撰夫天主阳,食人以五气:地主阴,食人以五味.阴阳相成,结为五脏之气,散人四肢.十二部.三百六十关节:引为经脉.津液.血髓:蕴成六腑.三焦.十二经:通为九窍.散五脏者,为人形之主.一脏损 ...
-
书坛一个寂寂无名的小人物,所临《黄庭内景...
书坛一个寂寂无名的小人物,所临<黄庭内景经>,惊艳后世200多年 清代,属于书法相对单调的事情,后世碑学兴起,才给予书坛注入新血液,有了新气象! 碑学兴起,帖学开始受到冷落,这是一个寂寂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