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语言学、分子人类学和考古学对于史前中华文明演化的重构
相关推荐
-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邯郸 武安磁山文化遗址博物馆
邯郸磁山文化遗址博物馆 2016年12月24日下午,我们游览完武安北安庄塔后,直接开车沿着X206前行,行驶10几公里的路程来到了武安磁山镇磁山文化遗址博物馆继续游览,到达时间是14:45左右. ...
-
三星堆文明时期,长江下游有良渚文明,黄河流域有什么?
虽然夏朝是否存在,还没有找到确切的考古证据,但考古结果显示,距今五千年时,中国已经进入文明时代,"上下五千年文明史"不是自夸,而是有着确凿的证据. 良渚遗址位于浙江杭州,距今530 ...
-
多学科综合证明汉藏语系源头起源于河北桑干河流域磁山文化人群
根据复旦大学人类分子学家李辉教授最新研究成果,汉藏语系起源于桑干河-永定河流域.这是基于遗传学,考古学,语言学和历史文献四个学科证据综合推演得到的结论,可信度极高.考古学发现,最可能的结构是磁山文化8 ...
-
古文化遗址有哪些?
谢谢悟空邀请
-
从分子人类学和考古看汉族的来源以及族群迁徙路径
这篇文章属于对前面几篇考古文化解读文章的小结吧,论汉族起源的话,其实还差长江下游古文化那部分,我们后面再继续. 花了一整天,通读了遍李辉教授和金力院士的大作<Y染色体与东亚族群的演化>,有 ...
-
传说和文献中的东夷是如何形成的?考古和分子人类学是如何解释的
上个世纪三十年代傅斯年先生提出"夷夏东西说",无疑是对当时盛行的"中华文明西来说"的强势反击.随着时间的推移,90多年后的今天,随着我国考古事业的蓬勃发展,中华 ...
-
分子人类学测试案例有可能确认北魏拓跋氏乃汉李陵之后
分子人类学测试数据有可能为中国历史上各种悬疑未决的争论提供肯定证实的证据!最新一例乃出自北魏拓跋皇室后裔元姓测试结果. 1 拓跋鲜卑 鲜卑是匈奴势力削弱后原被匈奴奴役的各部族兴起后的统称.一般认为鲜卑 ...
-
科研 | PNAS:基于Connect-Seq分子叠加构建的神经回路图
编译:姜意达,编辑:十九.江舜尧. 原创微文,欢迎转发转载. 导读 老鼠大脑里大约包含7500万个神经元且互相连接在大量的神经回路(neuron circuits)中,但是有相当一部分的单个神经元的组 ...
-
分子人类学基础知识(五),一路向东,现代东亚人的起源之旅(上)
01 父系单倍群的命名方法: 以父系CT-M168和 D-M174为例,"-"前的CT和D是单倍群名称,"-"后的 M168和M89是突变名称.因为全人 ...
-
从分子人类学看汉族的形成及迁徙路径之二
我们上文通过分子人类学对远古族群的迁徙做了简要分析,本文将结合考古文化对全新世(10000年)以后中华大地上文化圈的形成与发展做下初步解读. 从上文我们知道.O1亚型在晚更新世的末期沿着露出海平面的大 ...
-
基于先进分子成像的治疗可以改善前列腺癌的DFS
先进分子成像疗法 根据在2020年美国放射肿瘤学学会年会上提出的2/3期EMPIRE-1(NCT01666808)试验的数据,使用PET放射性示踪剂fluciclovine(18F)的先进分子成像疗法 ...
-
考古学发现神秘世界地图和史前人造心脏,史前超级文明或真的存在
以前,很多人信奉神创论,认为世间万物皆为神的手笔,就连智慧卓越的人类也不例外.后来,生物学家达尔文提出了全新的进化论,指出人类的出现与诞生并非神的安排,而是自然的选择.达尔文进化论不仅指明了生物进化的 ...
-
分子人类学与现代人的起源
摘 要:1953年Watson&Crick对于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提出及对其遗传机理的解释,标志着现代分子生物学的诞生.其后短短50年的时间里,分子生物学在各个学科之间广泛渗透,相互促进,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