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械师的单兵装具除了德国钢盔还有日本饭盒和美国弹袋
相关推荐
-
“乞丐”版二战单兵装具?简陋却实用,“麻袋”和裹脚布风格独特
17世纪中后期,随着火药在战场上的大量应用,军队作战方式已经发生了颠覆性变化:作战方式不再是近身搏杀,而大量使用燧发枪作战.当时欧洲各国在30年战争结束后,发现建立常备军团制度的必要性,而既然是常备军 ...
-
红星的装饰———简述与猜测35-45年间苏联主流单兵携行具发展
由于种种原因,在人们的印象中二战苏军有随便浪费的人力,打不完的坦克,海量的火炮.但是单兵装备就简陋至极了.老棉袄,麻袋包,胡子拉碴,不拿武器简直和叫花子没区别,那么苏军单兵携行具真的全无发展吗?事实可 ...
-
士兵退伍后不能将子弹带回家,甚至是子弹壳都不行,为什么呢?
"当兵后悔两年,不当兵后悔一辈子"是中国民间一句流传颇广的话.对很多人来说,军队是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地方.而两年多的军旅生涯,也往往会成为这些人人生中最难忘的一段经历.既然是人生中 ...
-
不存在的“德械师”,实际只是按照德国军事思想训练的“德式师”
网络上关于德械师的争论由来已久,有不少人戏称德械师为"德盔师".而实际上德械师更准确的称呼应该是"德式师",即"德国式的陆军师".今天我们就 ...
-
德国曾经大力援助国民政府,除了德械师,还有庞大的工业计划
在晚清的时候,德国崛起后,也是跟着列强一起欺负中国的,逼着清朝签订不平等条约,割占中国土地做租界,在中国领土上给自己强行划定势力范围,列强干过的事,德国都干了,一样都没落下.也就是说,德国当时的表现就 ...
-
民国最有眼光的将军,送给德国两千条枪,后来换来七个德械师
提起徐树铮,大家都知道他收复外蒙的巨大功绩,被誉为"当世班超","此宜举国欢欣鼓舞者也". 不过,徐树铮对中国还有一件非常重大的贡献,说起来简直让人难以置信,因 ...
-
为抗击日寇,全国计划编练60个德械师,可惜启动太晚又两次中断
编辑搜图 ▲日寇侵略野心不断膨胀 1933年1月,刚刚占据东三省全境的日寇调兵南下,攻占山海关.九龙口等入关要地:2月下旬,日寇攻入热河,连续攻陷朝阳.北票.开鲁等地,热河省主席万福麟不战而逃,日寇骑 ...
-
德械师整编仅10个名额,为何其中有北洋军阀部队,还有个补充旅
1935年初,欲壑难填的日寇刚刚吞并东三省及热河.察哈尔等地,又将魔爪伸向了人口稠密.粮产丰富的河北大平原,并在北平.天津等大城市频频挑起事端,眼看着中日之间的决战不可避免.蒋介石在德国军事顾问团团长 ...
-
都是抗战初期组建的,为何德械师损失殆尽,苏械师大部分得以保存
编辑搜图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18字) 编辑搜图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18字) ▲德械师试点部队--中央教导总队 1935年初,面对日寇在华北.上海两个方向上的步步紧逼,蒋介石决定组建一批精锐 ...
-
1年内所有德械师伤亡殆尽,苏联伸出援手:一次装备20个苏械师
编辑搜图 编辑搜图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18字) ▲德国军事顾问在授课 1927年"四一二"政变后,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右派彻底倒向了英美列强,将苏联军事顾问纷纷"礼 ...
-
中国驻印军为何能与鬼子单挑,其1个军重装备超过30个德械师
▲远征军入缅作战 1941年底,为了确保国际援华物资主要通道--滇缅路的畅通,中国在自身十分困难的情况下,抽调10万精锐组成远征军,开赴缅甸增援.但由于并肩作战的英国军队处处掣肘,后来干脆留中国军队殿 ...
-
重机枪不够,轻机枪来凑!德械师一个营,仅6挺重机枪
二战时期,各国军方高层普遍认为,基层部队的火力支柱应是多人操控的重机枪或者通用机枪.毕竟这些武器使用弹链供弹,火力持续性强,射程远,可以轻松地对敌方步兵形成火力压制.那么抗战时期,中国军队的火力支柱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