廿四节气 | 大雪:夜深知雪重

白雪 管平湖 - 管平湖古琴曲集

保 暖 勿 贪 热

仲冬之月,寒气方盛,勿伤冰冻,勿以炎火炙腹背,勿发蛰藏,顺天之道。

——《遵生八笺》

大雪已至仲冬,寒气方盛,保暖御寒自然是第一位的。但现代人喜欢走极端,习惯于窝在暖气空调房内,把温度调得很高,甚至穿着单衣,过着夏天般的生活。这样毛孔处于开泄状态,违反了冬天的闭藏之道。

所以古人说“勿以炎火炙腹背”,不要因为天冷,就离火盆太近,热得出汗,那就过了。

《内经》上说冬天要“去寒就温”,但别忘了后面紧跟着的就是“无泄皮肤”四字。

大 雪 三 候 解

初候,鶡鴠不鸣

鹖鴠,音曷旦,夜鸣求旦之鸟,亦名寒号虫,乃阴类而求阳者,兹得一阳之生,故不鸣矣。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

鶡鴠,又名寒号虫,非禽鸟,亦非虫,乃鼯鼠。

鼯鼠生活于岩穴中,白天睡时倒悬其体,夜间出来活动,善攀援,能滑翔,是一种阴性动物。冬天它会冬眠,故不闻其声。

《集解》里说它是一种像野鸡一样的禽鸟,但究竟是什么动物却难以考证了。

二候,虎始交

虎猛兽,故《本草》曰,能避恶魅,今感微阳气益甚也,故相与而交。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

阴气盛极将衰,老虎是阳性刚猛的动物,开始求偶交配,意味着阳气将开始萌动(大雪所在的十一月对应复卦,正是一阳初生之象)。

三候,闭塞而成冬

荔,《本草》谓之蠡实,即马薤也。郑康臣,蔡邕,高诱皆云马薤。况《说文》云荔似蒲而小,根可为刷,与《本草》同。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

荔不是荔枝,而是马薤,在仲冬之月万物均为雪所覆盖的时候,它长出来了。能在寒冷的环境下长出,且叶挺拔,又有香味(“感阴者腥,乘阳者香”,水里的生物多属阴,有腥味。有香味者多属阳),都是阳的特征。

马薤的根长而有韧性,古人将之做成刷子。其果实名马蔺子,是一味清热利湿的中药。

也有说荔是零陵香之类的香草的。

雪 的 净 化 力

雪,洗也。

——《尔雅·释名》

雪,就有洗的意思。如:“昭雪”就是洗刷冤屈的意思,“雪耻”就是洗刷耻辱之意。

雪之于大地万物是净化,《红楼梦》里说:“白茫茫大地真干净”。一场大雪甚至能够扑灭流行的瘟疫、蝗灾等,《调疾饮食辨》谓“洗除瘴疠虫蝗”,《本草拾遗》云“解一切毒”。

冬至后第三戊为腊,腊前三雪,大宜菜麦,又杀虫蝗。

——《本草纲目》

“腊雪盖地,年岁加倍”。腊雪的寒气可以增强土地和种子的固藏之力,又能杀虫害,这样来年农作物的生长既有充分的物质基础,又免虫灾。

大 雪 说 雾 霾

霾:风雨土也。从雨貍声。《诗》曰:“终风且霾。”

——《说文解字》

如今,对有些城市而言,冬天不一定有雪,而霾,它可能会迟到,但不会缺席。“霾,风雨土也”,在古人的认识中,霾就是空气中漂浮着尘土,严重点就是沙尘暴了。

冬天北方供暖要烧煤,这样就会产生不少粉尘排入大气中,再加之绿化的堪忧和冬季空气流通相对较慢这两个因素,这就是冬天雾霾比较严重的原因。

不过,霾也不是当代的特产,历代都有霾的记载。如《诗》云“终风且霾”。《晋书·天文志》载“凡天地四方昏蒙若下尘,十日五日已上,或一月,或一时,雨不沾衣而有土,名曰霾。”

从宋代开始大规模采煤了,所以那时的霾天记载也多——

汴都数百万家,尽仰石炭,无一家然薪者。

——《鸡肋编》

宋代对煤的开采已经比较普遍了,其首都开封人口过百万,周围的绿化一塌糊涂,因为很多树都作柴薪被砍了,那只好采煤了,当时的煤主要采自沁阳,因为煤炭是很大的税源,也就成了官方专卖。除了作为民用外,还广泛应用在冶铁业、兵器制造业、铁货币铸造业、陶瓷业等行业。

像出现雾霾、沙尘暴这些反常气候,这锅往往是皇帝背的,看作是上天对自己德行和为政有失的表现。如宋太宗就颁布过《大风诸道德音》,内中写道:“而乃霾风示变,昼景中冥。震惧以思,咎谴安执。实繇灵眷,申戒朕躬。”意思就是最近这沙尘暴那么严重,白天搞得跟晚上一样,这是上天对我的警示,让我好好想想自己近来犯的过错,好好反省。

无论如何,古人这种对大自然的敬畏和道德上的自讼,总令我心生感动。

元明清用煤也很厉害,尤其是首都北京。明中叶就有100多座民窑采煤供应京师,煤炭取代柴薪成为主要燃料,以至于在晚明时造成北京严重的空气污染。晚明医家张景岳曾说:“天下用煤之处颇多,惟京师的煤气性最烈,常熏人至死,年年皆有此事。”

大 雪 腌 肉 忙

俗话说:“小雪腌菜,大雪腌肉”。

南方有大雪节气前后腌肉(鱼)的习俗。肉是含蛋白质非常高的食物,但高蛋白的食物不易消化,所以说“肉生痰”嘛。但如果肉经过腌制,如经过烟熏、盐腌、发酵之后,借助微生物的分解作用,它就变得容易消化了。

腌肉经过风干后,缺少一定的湿度,其自身的酶的活性受到抑制,所以它就不容易腐坏,更好保存。

微咸者皆秉寒水之气,而大咸则变热,离中有阴,坎中有阳,皆属一定之理。

——《本草问答》

猪肉最适合腌制。猪肉加工成火腿后,不仅味道更为鲜美开胃,而且因为腌制过程是把肉放在高浓度的盐水中,咸为水味,却得火性,所以作为水畜的猪肉,经腌制后,反得水火的平衡。咸又入肾,所以其补肾精之力更强。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