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物最相思
相关推荐
-
读王维的《青溪》
分享今天的诗之前呢?先给大家讲一个小故事,话说自盘古开天地以来- 好像扯远了啊-- 话说宋仁宗嘉佑六年,苏轼应中制科考试,授大理评事,签凤翔府判官.我们未来的大词人,此时正是个名动京师的文艺青年.所以 ...
-
【觅画记】苏 轼:笔力跌宕于风烟无人之境(上)
苏轼是个在艺术方面全才形的人物,他除了在诗词上贡献巨大外,在书法与绘画方面同样有成就,尤其他的书法与黄庭坚等人并称"苏黄米蔡",名列宋代四大书法家之一.他在绘画方面的成就虽然没有书 ...
-
苏轼的凤翔初印象,他为何要说王维的画胜过吴道子?
(本文是沉香读苏轼的第11期) 公元1061年的十二月十四日,苏轼正式到任凤翔签判.时值岁末,衙门里并没有多少紧急事务,趁着难得的空闲,苏轼决定好好游览一番. 半个月时间里,苏轼先后看了凤翔的八大景点 ...
-
如果穿越到古代,我想与他们做师生、朋友、或闺蜜
在我眼中,古人的智慧远在我们现代人之上.从古代四大发明,到陶艺工匠,无不展示出古人的匠慧. 在文学上,唐诗宋诗更是留给我们世人一大笔精神财富.这笔精神财富在当时已是登峰造极,让我们后人无法超越. 我常 ...
-
此物最相思(第352章)
安禄山去世后,投降安禄山的大唐官员心情各异. 据不完全统计,此时在安伪朝廷担任九品及以上职务的大唐官员共三百多人.其中,有在战场上战败投降的武将,如哥舒翰.达奚珣等:有长安沦陷后被俘虏到洛阳.被迫投降 ...
-
此物最相思(第351章)
757年正月初一,安禄山定都洛阳.自称雄武皇帝刚好满一周年. 看着洛阳.长安两座都城都已在大燕囊中,李隆基已逃到蜀中让出皇位,李亨组织唐军反攻长安却大败而归,安禄山越想越是痛快,早就传令下去,正月初一 ...
-
此物最相思(第353章)
虽然玉真公主早就有心理准备,猜想遭遇国破家亡.爱妃自缢.太子登基等一连串变故后的皇兄,状态一定大不如前. 然而,当她亲眼看到皇兄时,依然还是吃了一惊--他的双肩已经彻底垮了下去,目光中满是浑浊的苍凉, ...
-
此物最相思(第350章)
对于崔光远投奔李亨.边令诚被李亨斩杀.房琯战败于陈涛斜等,远在洛阳的王维都一无所知. 不是洛阳消息不通,而是王维有意封闭了自己. 自开蒙读圣贤书的那一天开始,"名节"二字,就如同烙 ...
-
此物最相思(第354章)
自玉真公主来到益州陪伴李隆基后,李隆基心中的悲凉和落寞稍稍纾解了一些,精神也渐渐好了起来.加上益州的天气也一日日暖和了,李隆基决定出去走走散散. 益州城东有一座寺庙,名为大慈寺,始建于魏晋时期.据益州 ...
-
此物最相思(第349章)
无论是李隆基在益州颁布罪己诏,还是李璘在江陵修筑江淮防线,都无法从根本上扭转战局.平定叛乱的重任,最终压在了李亨身上. 当李亨在马嵬驿和李隆基分道扬镳时,当李亨历经艰难险阻抵达朔方军大本营灵州(今宁夏 ...
-
此物最相思(第347章)
自从王维答应投降后,安禄山就派人将王维从菩提寺接了出来,安置在洛阳城最为繁华的天津桥附近的宅邸中. 几天后,任命诏书下达,王维被任命为给事中,和陈希烈.张均.张垍等人同朝为官,王维心中的苦闷自不必言说 ...
-
此物最相思(第348章)
当王维在安禄山眼皮子底下度日如年时,李白和杜甫也都各自经历着战争带来的磨难. 先说杜甫. 安史之乱爆发前夕,755年十一月,在长安漂泊了多年的杜甫回奉先(今陕西蒲城)看望久未谋面的妻儿.不料刚进家门, ...
-
此物最相思(第346章)
当王维被迫投降安禄山时,玉真公主和莲儿终于顺利抵达青城山. 自756年6月17日(农历)在长安金光门和王维分别后,玉真公主和莲儿就一路向青城山赶去.既然李隆基已经确定入蜀,那么,位于蜀中的青城山也定是 ...
-
此物最相思(第345章)
转眼之间,重阳节就到了. 这一回,安禄山并未像之前两次那样派严庄来菩提寺看王维,而是命人将王维带到了紫微城乾阳殿. 如果不是实在喜欢王维弹奏的琵琶曲,安禄山才不会有耐心再见王维一面.对安禄山来说,这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