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老師怕不是個語文老師吧~~(内三篇)

开学一周,许多同学在论坛分享学习感受,我们发表出来,与大家共勉。
徐老師怕不是個語文老師吧~
文 | 筑基班三期 張熙

如果不是關注了徐老師多年
如果不是親身到厚樸診所看過病
而隻是看築基班的課程安排
真的會以為築基班是個語文輔導班
而徐老師是個教古文的老先生
字課、知己課:漢字的意義
文課:漢字的使用/實用
吟誦課:漢字的音律之美
書法課:漢字的造型之美
這可真是全方位、多角度的學習漢字呀
諸位同學  你們覺得如何呢(≧▽≦)
語言的背後是思維方式——築基班第一週課程學後有感
文 | 筑基班三期 張熙
今天的文課中,老師引用了海德格爾的一句話:“不是你在說語言,而是語言在說你”。
這讓我想到了一部科幻電影《降臨》,他是根據華裔小說家特德·姜所寫的《你一生的故事》所改編。電影中講述了一位女性語言學家在掌握了外星人使用的奇特文字後,擁有了預知未來的能力。
這個故事的理論依據來源於薩丕爾-沃爾夫假設,此假說大意是說語言結構決定某個文化群體成員的行爲和思維習慣。闡明了我們的思維和看待世界的方式都是由我們所使用的語言的語法結構來塑造的。
這就很切合我們學習字課、文課的目的:重新認識漢字,學會文言文,才能理解古人的思維,與古人對話,進而學習中醫以及其他傳統文化。而且築基班的課程不僅是講授文字所代表的意義,還從文字的音韻(吟誦課)、造型(後期的書法課)等多維度的讓我們領略漢字之美之博大精深。很多人嫌繁體字筆畫多,使用不方便,殊不知一個字的背後蘊含著哲學、文學、醫學、歷史、音律、書畫等諸多學科的內容,怎能不複雜一些?
學習這些並不容易,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但如老師所說,不要想著今天學了什麼明天就能用到。學習有深度的學問是需要積累到一定程度後才能顯現出其效果的。也就是通過學習改變了自己的思維、心境,進而改變了言行乃至際遇、運勢。
徐老師的著作,厚樸的課程特別吸引我的一點就是:並不是隻教授朮,更是在傳播道。在學習之後,我不止是掌握到一些養生保健的方法,還提升了文化修養,更改變了觀念,使自己可以更從容淡定的棲身於這複雜多變的世界中。
一周學習心得
文 | 筑基班三期 鍾麗娜
通過一周的學習,讓我感觸最深的就是吟誦,充分體現了在師承源流輔導課上老師傳達師奶講的,“跟這學就對了,不用多問”,從開口,到氣不夠,慢慢的跟的上萬老師的節奏了,但現在還不能單獨完成,不著急,慢慢來,我就可以單獨完成了。
字課,本週學習的是“乾渴”了解了“乾”和“渴”的區別,張濤老師用自來水系統,形象的向我們描述了水進入人體的一個流程,也就是說水是怎樣被人體消化的,了解津和液,明白了津和液的來源不同,津易補充,液不易補充。“乾”產生的四個原因。
知己課,徐老師說了解自己,要做貴族,人為貴的三個條件,明白了知己課是中醫解剖學,本週學習的是“身體”,了解身是軀體,軀幹,是主體;體是隻四肢,是分支。氣血的流通是從軀幹到四肢,所以小孩多動,青年喜奔,《黃帝內經》講:“人生十歲,五臟始定,血氣已通,其氣在下,故好走,二十歲,血氣始盛,肌肉方長,故好趨。三十歲,五臟大定,肌肉堅固,血氣盛滿,故好步。四十歲,五臟六腑,十二經脈,皆大盛以平定,腠理始疏,榮華頹落,髪頗斑白,平盛不搖,故好坐。”健身容易,健體難的原因。
理科,講述學習中醫的思維,厚樸的思維
文科,學習和古人溝通的渠道
小功法,經過一周的練習,暫時還沒有達到每個功法108次,正在慢慢的循序漸進的練習。暫未發現身體有什麼變化。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