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基纳法索历史发展阶段简介

布基纳法索(法语:Burkina Faso),是位于非洲西部沃尔特河上游的内陆国,坐标介于北纬9°至15°、东经2°至西经5°之间。东邻贝宁、尼日尔,南与科特迪瓦、加纳、多哥交界,西、北与马里接壤。布基纳法索的面积约27.42万平方公里,全国有60多部族,主要有莫西-古龙西和曼德两大族,莫西人约占总人口一半以上。居民多信奉原始宗教。官方语言为法语,瓦加杜古(Ouagadougou)是布基纳法索首都和最大城市。

全境大部地区为内陆高原,地势平坦,自北向南徐缓倾斜,平均海拔不到300米;北部接近撒哈拉沙漠,西南部奥罗达拉地区地势较高;纳库鲁峰海拔749米,为全国最高点。主要河流有穆温河、纳康伯河和纳齐农河。

公元9世纪建立了以莫西族为主的王国,15世纪莫西人首领建立亚腾加和瓦加杜古王国。1904年沦为法国殖民地。1957年成为半自治共和国。1958年12月成为法兰西共同体内的自治共和国。1960年8月5日独立,成立上沃尔特共和国。1984年8月4日改为现名。

布基纳法索为西非文明古国,境内约有60个不同部落。摩西族(Mossi)为该国内主要种族,原名上沃尔特,1984年改为“布基纳法索”,意思是“正人君子之国”,结合当地主要语言摩西语的burkina(意为“正人君子”)和班巴拉语的faso(意为“国家”)。

1、早期历史

布基纳法索境内早期居民是塞努福人、博博人、古龙西人、萨莫人和布桑西人。约于12世纪,达贡巴人的一支由今加纳北部迁居黑沃尔特河、白沃尔特河上游地区,与当地居民融合,形成莫西人,并先后建立丁滕科多戈、亚滕加、纳滕加和桑杜马4个莫西王国。

纳滕加王国的历代国王在礼仪上被确认为各莫西王国的最高统治者,称莫罗·纳巴,意为“大君主”。这个以纳滕加王国为中心的联合体,通常被称作“莫西帝国”。各王国盛行奴隶制度。

13~16世纪,除亚滕加王国外其他莫西王国都长期与外界隔绝。

18世纪,伊斯兰教渗入莫西地区。

2、殖民者入侵时期

1886年,德国探险家G.A.克劳塞进入瓦加杜古。接着,法国人进入莫西地区。

1895年,法国分别取得了对桑杜马和亚滕加的保护权。

1896年,法国殖民军入侵布基纳法索,法军占领纳滕加王国的首都瓦加杜古后,通过与各地国王、酋长签订条约,先后使古龙西、多里、滕科多戈、博博-迪乌拉索等地区接受保护,从而布基纳法索沦为法国的殖民地。

在法国殖民统治时期,布基纳法索几经肢解。1896~1904年,法属西非领地总督对布基纳法索实行军事统治。1904~1919年,它被划归上塞内加尔和尼日尔殖民地(包括今马里、尼日尔和布基纳法索)。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布基纳法索人民为反对殖民当局的横征暴敛,举行了大规模的武装起义。

1919年,首都瓦加杜古沦陷,一些原属科特迪瓦北方的省分被并入新成立的殖民地里,合称“上沃尔特”,是法属西非联邦的组合单位之一。

1932年,布基纳法索又被分割成3部分:北部划归法属苏丹;东部划归尼日尔;中部、南部和西部划归象牙海岸(即今科特迪瓦)。

直到1937年时上沃尔特与周围地区才被重组并改称为“上科特迪瓦”(法文:Haute-Côte d'Ivoire)。

1947年,布基纳法索重新成为法属西非领地中一个单独的殖民地。在法国殖民者统治下,布基纳法索的传统经济遭到严重破坏。数十万人流入科特迪瓦、尼日尔等地做工。

3、国家独立时期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布基纳法索的民族独立运动日益高涨。1951年布基纳法索工人罢工,1952年工人们又参加了法属西非各领地反对种族歧视和强迫劳动的罢工,迫使法国国民议会通过了海外领地劳动法。

1956年,法国通过新的法案重新检讨该国的海外属地政策,博博人韦赞·库利巴里领导的非洲民主联盟与莫西人领袖萨加纳巴领导的教育非洲群众社会党合并,组成统一民主党。

1957年3月,布基纳法索成立了以韦赞·库利巴里为首的第1个非洲人政府。

1958年,布基纳法索成为法兰西共同体内的自治共和国。

1960年8月5日,布基纳法索脱离法国独立,定国名为上沃尔特共和国。

独立后,由于政党、工会和传统领袖3股势力的矛盾,政权几经更迭,形成文官政府和军人政府交替执政的局面。

4、近代时期

独立初期,M.亚梅奥果任国家和政府首脑,为第一共和国时期。

1966年,在工会罢工浪潮的冲击下,军队接管政权,陆军参谋长A.S.拉米扎纳出任总统兼总理。

1971年,军人和政党领袖联合组成“还政于民”的过渡政府,由G.K.韦德拉奥果任总理,为第二共和国时期。

1973年9月15日,布基纳法索同中国建立外交关系。

1974年2月,拉米扎纳宣布禁止政党活动,解散议会,废除宪法。恢复军人执政。

1978年 4月举行立法选举,拉米扎纳当选总统,建立第三共和国。

1980年11月,一批军官发动政变,推翻拉米扎纳政权,由争取国家进步复兴军事委员会执政,S.泽博任该委员会主席。

1982年11月,泽博为首的军政权被下级军官推翻,以J.-B.韦德拉奥果为首的临时救民委员会执政。

1983年8月,再次发生军事政变,青年军官Т .桑卡拉接管政权。

1984年 8月31日组成新政府桑卡拉任总统兼政府首脑。改国名为布基纳法索。

布基纳法索独立以来,对外奉行不结盟、睦邻友好与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反对帝国主义、殖民主义和种族隔离政策,积极支持民族解放运动。

5、现代的布基纳法索

2000年,布基纳法索总统孔波雷任命帕拉芒加·埃内斯特·永利为布基纳法索新总理,并要求其在内组成新一届政。利是在总理韦德拉奥果2000年6日晚向孔波雷总统提交政府集体辞呈后被任命为新总理的。永利在2000年时已经44岁,是经济学家和行政管理专家,曾担任总理办公主任和公共职务部长。

2001年,布基纳法索政府日前设立了两个分别负责制订和执行旅游发展战略的专门委员会,力图使该国旅游业在未来几年内有较大的发展,以带动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据悉,布基纳法索旅游和运输部2001年将组织一系列与旅游业发展相关的活动。世界银行决定拨款3600万美元,用于资助布基纳法索1999年启动的10年教育计划,帮助发展当地基础教育和扫盲事业。

2002年1月,布国民议会修改宪法,撤消代表院,将议会两院制改为一院制。国民议会有127个议席,行使立法权,每年举行两次例会,议员经直接普选产生,任期5年。本届议会于2015年11月29日选举产生。议长萨利夫·迪亚洛(Salifou DIALLO),2016年1月就任,2017年8月突发心脏病死亡。新任议长阿拉萨内·巴拉·萨康德(Alassane Bala Sakandé),2017年9月就任。议会主要政党议席如下:追求进步人民运动(MPP)55席、进步变革联盟(UPC)33席、争取民主和进步大会(CDP)18席。

2002年7月,布对司法制度进行了重大改革。国家最高司法委员会为最高司法机构,主席由国家元首兼任,司法部长为副主席。取消最高法院,设立高等法院、行政法院、审计法院和宪法委员会。高等法院为最高司法机构,由民事、商事、社会和犯罪4个法庭组成。行政法院主要审理国家行政机关之间的纠纷和公民对行政机关的控告,下设两个法庭。审计法院是对国家财政执行情况进行监督的最高专门机构,审理国家企业、中央和地方行政机关财经违法案件,下设三个法庭。宪法委员会监督和保障宪法的实施,解释宪法。

2011年4月15日布基纳法索总统孔波雷在首都瓦加杜古发布了解散政府的总统令。

2011年4月14日夜至15日凌晨,总统卫队一些士兵在瓦加杜古发动兵变,造成一些人员受伤。孔波雷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宣布解散政府的。

他同时发布总统令,任命特拉奥雷为全国武装部队参谋长,任命凯雷上校为总统安全团的特别参谋长。

根据军方消息来源,2011年4月14日夜至15日凌晨,数十名总统卫队士兵因改善待遇的要求未得到满足而走上瓦加杜古街头,向空中射击,并以打砸抢来表达他们的不满,特别是砸毁和焚烧了总统安全团特别参谋长和另外两个军官的住所,打劫了市中心和中央市场附近的商店。在他们的打砸抢过程中,有多个平民受轻伤。

孔波雷2011年4月15日凌晨曾一度离开瓦加杜古总统府,前往北部老家避难,但几个小时后他又返回了总统府。

很多在当地经商的人已经陆续撤出了该国,请有打算前往经商的生意随时注意该国动态。

2014年10月30日,已经执政27年的布基纳法索总统孔波雷打算通过议会修宪延长其任期的计划,引发了该国大规模反政府示威,示威者要求他下台。随后,布基纳法索武装部队总参谋长诺贝雷·奥诺雷·特拉奥雷在瓦加杜古发表声明,宣布暂停执行布基纳法索共和国现行宪法,解散国民议会和政府,全国进入“和平过渡期”。

声明称,由于该国出现大规模反政府游行及全国性的罢工、罢课活动,事态发展严重,因而决定解散国民议会和政府,暂停执行布基纳法索共和国现行宪法。

2015年9月16日,布基纳法索总统卫队强行拘留过渡政府总统卡凡多和总理齐达及几位内阁部长。事件发生后,总统府外爆发了数百人参加的抗议示威。军方鸣枪试图驱散人群。布基纳法索的民族和解与改革委员会刚刚建议解散1300人的总统卫队,理由是忠于前总统孔波雷的这一精锐部队阻碍了国家的平稳过渡。

2015年9月17日,布基纳法索总统卫队宣布接管政权,解除过渡总统职务,并解散现有过渡政府机构,同时宣布成立“全国民主委员会”,准备举行“包容、和平的选举”。总统卫队同日宣布,卫队高官、准将吉尔贝·迪安德雷已被任命为目前布基纳法索最高权力机构“全国民主委员会”的主席。卫队下令自即日起执行宵禁令并同时关闭空中和陆地边界。

2015年9月18日,“全国民主委员会”宣布已释放被总统卫队扣押的过渡总统米歇尔·卡凡多和两位部长,还宣布自当地时间18日12时起开放空中和陆路边界。同日,布基纳法索过渡议会负责人谢里夫·西通过广播宣布自己为临时总统,并呼吁总统卫队投降。

本文发布于世界历史网的文章,如有转载,请注明原文摘自于世界历史网:http://www.shijielishi.com/bjnfs/lishi/986.html,谢谢配合!

 毛里塔尼亚历史发展阶段简介
 索马里历史发展阶段简介
 利比里亚历史发展阶段的简介
 阿尔及利亚历史发展阶段简介
 埃塞俄比亚历史发展阶段简介
(0)

相关推荐

  • 你不知道的国家冷知识(布基纳法索)

    布基纳法索(法语:Burkina Faso),位于非洲西部.首都瓦加杜古,国土面积27.4万平方公里,人口2030万. 1.布基纳法索这个国家名字,来自其民族语言,意思是"正人君子之国&qu ...

  • 原创| 有危险?为什么普拉博沃突然组建国防部特别卫队

    Renungan Tempe 豆饼坊特稿: 近日,一则印尼国防部将组建特别卫队(Detaseman Pengawalan Khusus / Denwalsus)的消息甚嚣尘上,此事给印尼政坛和舆论圈带 ...

  • 布基纳法索历史的简介

    布基纳法索(法语:Burkina Faso)是位于非洲西部沃尔特河上游的内陆国.东邻贝宁.尼日尔,南与科特迪瓦.加纳.多哥交界,西.北与马里接壤.全境大部地区为内陆高原,地势平坦,自北向南徐缓倾斜,平 ...

  • 纳米比亚历史发展阶段简介

    纳米比亚共和国(英语:The Republic of Namibia),简称纳米比亚,原称西南非洲,北同安哥拉.赞比亚为邻,东.南毗博茨瓦纳和南非,西濒大西洋.国土面积824,269平方公里,居非洲第 ...

  • 科摩罗历史发展阶段简介

    科摩罗联盟(法语:Union des Comores:阿拉伯语:الاتّحاد القمريّ‎ ),被称月亮之国.香料之国,是非洲一个位于印度洋上的西部岛国,位于非洲东侧莫桑比克海峡北端入口处,由 ...

  • “加纳-布基纳法索”铁路特许经营项目角逐新动向:中铁十局入围

    简介 2019年5月 加纳共和国铁路发展部长证实,四家国际联合体已入围"加纳-布基纳法索"新铁路的建立与运营项目的候选名单,其中包括两家中国企业. 2020年3月 加纳国家铁道部长 ...

  • 【中企入围与淘汰】!“加纳-布基纳法索”铁路特许经营项目

    简介 2019年5月,加纳共和国铁路发展部长证实,四家国际联合体已入围"加纳-布基纳法索"新铁路的建立与运营项目的候选名单,其中包括两家中国企业. 近日,加纳国家铁道部长公布项目的 ...

  • 【中企入围】!四家国际联合体入围“加纳-布基纳法索”铁路项目

    简介 近日,加纳共和国铁路发展部长证实,四家国际联合体已入围"加纳-布基纳法索"新铁路的建立与运营项目的候选名单. 四家联合体分别是: 中国铁建 中铁十局联合体 非洲全球发展公司( ...

  • 斯威士兰历史发展阶段简介

    斯威士兰王国(英语:The Kingdom of Swaziland),简称斯威士兰(台译史瓦济兰).位于非洲东南部内陆国家,北.西.南三面为南非所环抱,东与莫桑比克为邻.国土总面积17363平方公里 ...

  • 莱索托历史发展阶段简介

    莱索托王国(英语:Kingdom of Lesotho,意为"说索托语的人们"),简称莱索托,原名巴苏陀兰,位于非洲东南部,地处南非高原东缘德拉肯斯山西坡,为内陆国家,因其国土完全 ...

  • 马拉维历史发展阶段简介

    马拉维共和国(英语:Republic of Malawi),简称马拉维.位于非洲东南部,是个内陆国家,地形狭长,处于南纬9.8至17.5°,东经33至36°之间.北与坦桑尼亚接壤,东.南与莫桑比克交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