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丨摇扇道情

仲夏,为消酷暑,我先前手持一柄竹木折扇,后觉得既不够洒脱,也不够随俗,便换了一把用了数十年的旧蒲扇。
儿时,生活在京城四合院。盛夏,不知空调为何物。近邻相聚门楼过道,打发上半夜。有昏黄街灯,几缕夜风伴随,笑谈旧闻趣事。
当长辈聊起《西游记》“行者三调芭蕉扇”,我总低下头,端详手中用植物叶加工的扇子。芭蕉树的叶子是什么颜色?大小如何?孙大圣所借的扇子在哪里生产?脑中一连串问题,多次让我痴痴出神。
及至我人到中年,去两广及福建采访,始知市井人家通称的芭蕉扇,并非芭蕉叶所制,而是一种亚热带常绿植物——蒲葵之叶,经选摘、晾干、压平而成扇。自此,在数十年天南地北采写途中,我对扇子以及'’扇文化'’古迹愈发关注。或在西湖之畔杭扇展柜前驻足凝视,询问工艺。或在绍兴“题扇桥”上徘徊流连,听导游简述书圣王羲之,为贫苦卖扇老人题字促销之举。华夏大地诸多美景中,多类扇子作为特产,可谓各呈其美——诸葛孔明躬耕陇亩的襄樊古隆中,有形态潇洒的“孔明羽扇”;安徽青阳九华山,有以宣纸或素绢精裱的九华白扇;贵州赤水沿岸,有以棕叶、藤皮编织的“三都苗族棕扇”;四川自贡中国竹编瑰宝——有精美醉人的自贡团扇(又称自贡龚扇)……
绝大多数熟悉颐和园的北京人,却未必知道万寿山半山腰很不起眼的位置,有一座以折扇为造型的古代建筑——“扬仁风”。也很少明晰,这座古建文化主题的历史背景——西晋名士谢安的好友袁宏,即将上任远行。谢安仅赠一扇。当围观者感觉谢大人有些吝啬时,即将为官一任、聪颖达慧的袁宏,则轻摇折扇为大家释疑:“辄当奉扬仁风,慰彼黎庶。”大意也简单——你送我此扇,是让我扬仁义道德之风,以抚慰黎民百姓。古人很会'’玩儿深沉'’——一把纸扇,竟富含为官之道、作人之道的寓意!
几十年游走采风,历经多少炎夏酷暑!即便进入爽秋,即便迎来雪花,我还是喜欢在读文写作之余,取出珍藏已久的工艺美扇。这些见证我记者经历的藏扇,早已超越应季祛暑纳凉的功能。一如我职业生涯中有幸结识的好友——经常思念与偶尔相遇,不存在企图与用意。那日,面对形形色色、多彩纷呈的藏扇,我忽然感到,最亲近、最值得珍藏的,还是陪伴我半个多世纪的老旧蒲扇。扇面虽有裂痕,但留有母亲缝补的针脚。扇柄底色暗淡,但尚存父亲拴上的扇穗。难忘稚嫩童年,那一个个没有空调的夏夜——梦醒时分,常见母亲轻摇蒲扇,温柔目光凝视着我。
那把一直舍不得丢弃的旧扇,其价值,又岂可用工艺、材质去评估?深情蒲扇!值得我用一生情感去珍惜,去缅怀……

在本公众号发布的作品,同时会在腾讯内容开放平台【企鹅号】、【360图书馆】等主流平台网页版同步刊出。敬请作者前往关注并收阅!

(0)

相关推荐

  • 村居新变丨寇俊杰:扇子扇风的岁月

    以前在北方还没有电风扇的时候,到了炎热的夏季,每家都少不了几把扇子. 那时候,扇子还是很宝贵的. 母亲怕家里的蒲扇破损,就把它的边沿儿都用布条包了起来.我们用时也只能扇风,如果看到我们用它打闹,或是把 ...

  • 我是雕刻师,手工折扇与机制折扇的区别等专业折扇知识

    长久以来,三.五十元一把的扇子占据了折扇的主要市场,旅游区,小商品市场,地摊,以及电视剧里,继而渗透到千家万户.然而机器制作的折扇毕竟是机制的,与手工制作的折扇区别很大,今天就谈谈两者主要差别. 编辑 ...

  • 人来风——闲摇古扇话小史

    三伏仲夏,被冷落已久的扇子,又成了我们须臾不肯释手的爱物.插电制冷的冰爽,比起动摇满怀的清冽,终究还是略欠自然之妙.蜷身摇椅之中的你,倒也不妨追溯千年的青史风流,瑟瑟畅想一番古人搅动炎凉的潇洒. 单从 ...

  • 中國扇。

    小扇轻摇,凉风徐徐,是旧时夏日的兴味. 那日在公园中走着,见到树荫下婴儿车中一个娃娃睡得香甜,旁边一位头发花白的老人家正轻轻摇着蒲扇. 仿佛看到了小时候的自己,奶奶也是这样一下一下地,摇着蒲扇照顾我入 ...

  • 行走丨北川羌城掠影

    初到北川,有一种既陌生而又熟悉的感觉.因为北川新县城是一个具有羌民族特色和风情的地方, 高耸入云的羌碉,婉转悠扬的羌笛,色彩绚丽的羌绣,热情奔放的羌族舞蹈,甘洌醇香的青稞咂(zā)酒,无不显示出其独特 ...

  • 行走丨十里香

    洪洞县恒富大道是一条东西走向的街道,在县城的北面.早晨六点,太阳已经升起来了,是初夏的太阳,你走出尚客优酒店大门的时候,就感觉到阳光的热度. 迎着太阳,你走在人行道上.小县城还没有完全苏醒,很少的车辆 ...

  • 行走丨初夏浅浅,绿意染心扉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光阴如水般流逝着,还正陶醉在四月的花香里,初夏的风,伴着暮春的柔柔细雨,翩然而至. 翻开五月的扉页,又一波花红在倾情绽放,玫瑰花,芍药 ...

  • 行走丨黄河龙门与韩城

    黄河陕西侧晋陕大峡谷的尽头,是历史文化名城韩城.韩城的黄河龙门与山西河津禹门口是同一处黄河峡谷. "黄河三激浪,平地一声雷" 说的就是龙门浪急,惊涛扑岸的壮观景象. 龙门的位置正是 ...

  • 行走丨历史不会忘记(组诗)

    <历史不会忘记> 岸英 岸英 伟岸之英 永福 永福 人民之福 七十多年了 一个熟悉而年轻的身影 仿佛始终未曾远离 挨饿坐牢喝过洋墨水 扛枪从军反击纳粹狼  "要深入农村了解农民& ...

  • 行走丨中条山·五老峰

    出运城往南,就能看见中条山,犹如由东北向西南的巨龙,横卧绵亘于晋豫秦之交界处.它与黄河相依而行160余公里,占据着河谷盆地的金三角地带,为中原与西北的天然分界. 我在运城修养空闲时间,走了几处名胜古迹 ...

  • 行走丨五月,赴一场田野的盛宴

    五月,特别适合去郊外田野走一走. 嫩绿的禾苗在明媚的阳光里,拔节.生长.狗尾巴草在田埂盛放,弯曲的穗儿,在微风中跳一曲暮春的舞蹈,摇曳的身姿,婆婆娑娑.紫云英.小白菊趴在狗尾草的脚边,舒展身儿,迎风含 ...

  • 行走丨中原写意:仙门山暮春拾句(组章)

    <登仙门山> 其实在仙门山,我并没有看见神仙.那些仙风道骨,那些羽化登仙,其实都离我很远. 在云间,我只看到开山的人.他们打通了一线天,他们将根系扎进石头的古树精心修剪,他们在神道上垂下两 ...

  • 行走丨宁波郑氏十七房

    "北望中原关山阵阵滎阳梦 风雨百年灵绪留芳十七房" 五一长假,和风暖阳 我与家人走进我外公的出生地 宁波郑氏十七房 澥浦山.泥螺山 挡不住东海洋面的紫气 一支举族南渡的郑氏 深吸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