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相之争:朱元璋为何能忍受胡惟庸涉政七年?文化虽低,城府却深
相关推荐
-
胡惟庸独揽大权七年,权力欲望极强的朱元璋是隐忍还是故意?
提到明朝我们往往都会想起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明成祖朱元璋一生传奇,小的时候给别人家放牛甚至当过乞丐,做过和尚,但是凭借自己独到的眼光和军事能力,最后成为了元朝开国皇帝.当然人们认为他心狠手辣,肆意的 ...
-
胡惟庸:中国最后一个宰相,朱元璋为什么忍了7年才杀了他
最近内卷和躺平成了社会的热门词汇,竞争太激烈了,以至于很多人主动退出了竞争,用最低的生活标准要求自己,躺下来什么也不做. 内卷这种事,对于从古至今的大多数时候,只要你还有一颗上进的心,那就是无法避免的 ...
-
失败的刘伯温
先说杨宪吧,他是朱元璋的特务头子. 朱元璋的外甥李文忠掌管浙江,杨宪被朱元璋安排为李文忠的随从,没想到,这个随从直接受朱元璋的命令,随时报告李文忠的动向,杨宪告了李文忠五个手下的密状,结果,其中两人被 ...
-
胡惟庸案[胡惟庸案]
明初的丞相擅权不行,尸位素餐也不行,放权.抓权均无好下场.朱元璋对于相权的存在实际上已深为反感,他不能容忍相权过大,绝不希望有凌驾于众人之上的权臣存在,废相只是时间问题. 然而胡惟庸的独断专行,使相权 ...
-
朝中无人敢审胡惟庸,朱元璋一出马,胡惟庸立马就慌了
朝中无人敢审胡惟庸,朱元璋一出马,胡惟庸立马就慌了
-
明朝第一冤案,朱元璋为何将宰相胡惟庸诛九族
云奇身为内使,居西华门,离胡宅非常近,既然知道胡惟庸谋逆,为何不先期告发,一定要事迫眉睫时,才拦驾告发?况且如果胡惟庸真要谋反,也是秘密埋伏,即使登上城墙也不可能看到刀枪林立.谋反这么大的案件,胡惟庸 ...
-
朱元璋早就想杀胡惟庸,为什么忍了七年才动手
胡惟庸,我国历史上最后一位宰相(丞相),明朝开国功臣. 洪武六年(1373年)七月,胡惟庸凭李善长推荐,任朱元璋一朝的右丞相:洪武十年(1377年),进左丞相,居百官之首:洪武十三年(1380年),因 ...
-
朱元璋权力欲望极大,若忌惮胡惟庸,为什么还忍受了七年才动手?
胡惟庸嚣张跋扈,朱元璋为什么忍了七年才动手,他真的是谋反吗? 洪武六年(1373年),胡惟庸时来运转,升任右丞相.公元1380年,涂节.御史中丞商皓告发胡惟庸谋反,朱元璋大怒,将胡惟庸斩杀. 从137 ...
-
朱元璋为什么忍了七年才杀胡惟庸,胡惟庸真的谋反了吗?
朱元璋忍受的不是胡惟庸,而是存在了数千年的相权,朱元璋不是忍受了七年,而是忍受了十三年. 明初四大案之一的"胡惟庸案",更像是一场政治斗争的倾轧,而不是一场朝臣发起的叛乱行动. 这 ...
-
朱元璋杀了胡惟庸后,为何还要给他扣上“勾结日本人”的帽子?
朱元璋杀了胡惟庸后,深感意犹未尽,于是挖空心思,给死去的胡惟庸又扣上了两顶里通外国大帽--通倭通虏,说胡丞相勾结日本人和蒙古人,不仅是我朱元璋的敌人,而且还是民族罪人. 那么这顶帽子扣得准不准,胡惟庸 ...
-
朱元璋为何要编故事把明朝开国功臣胡惟庸诛灭九族?
公元1380年即洪武十三年,朱元璋杀胡党.废掉有着1600年之久的丞相制度,是中国历史的一次大事件.设计了胡惟庸的朱元璋,本来是从"结党营私"下手,但杀了胡惟庸后,深感意犹未尽,于 ...
-
朱元璋假借胡惟庸案,处死丞相李善长
李善长退休后除了在家养病,还会时不时的教育下年轻后辈,教他们如何去做好一个臣子. 朱元璋内心也是非常过意不去的,毕竟是跟着自己打天下的大功臣,所以在洪武九年的时候,朱元璋把自己的临安公主嫁给了李善长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