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VR进校园活动方案》练习糙稿分享——手把手案例拆解教你活动策划

hello艾瑞巴蒂,

又到了每周交作业的时间。

啊,不是你们交,是我交……

现在的时间是22点37分。

拖了一周的稿子到了最后时间。

在此之前,

我一边构思这篇文章如何起承转合。

一边去玩了西山居的新游戏《剑侠世界》,

买了菜,收拾虾,抄香锅,看了电影《爱宠大机密》,

甚至去“认真”的试了试明天该穿什么衣服。

嗯,如果我继续不动笔,我想我还可以去洗洗衣服拖拖地……天知道我多愿意只跟你聊聊《星际迷航》在我看来跟《星球大战》差了十万八千里……

你们懂得,

人人都有“自毁倾向”,

明明知道时间紧迫,大家偏偏会各种拖延浪费,简直是原罪。

啰嗦了许多。

我知道我毕竟是个营销号,偶尔说说影评还行,但正业还是说说营销。

所以今天我来分享一个我最近做的特别简单的练习方案(并不会被执行,自己写着玩)。

天知道我多努力的在试着优化PPT的排版和颜色,但显然成效不明显。

在正式开始说之前,这里提出一个想法,后续也会继续描述。

我们每个人的知识,都像是《头脑特工队》里的记忆球。

日常的生活观察,看书所得,以及网络上看到的大量案例,

所有获得的信息,都慢慢的从头脑的天空不断下落。

当然下落的过程很慢,这就给了我们机会。

毕竟在我看来,一旦真的变成沉淀,信息检索的速度会变得很是吃力。

所以在这些信息下落的过程,外界突然出现一个信号,或者说契机,

就有可能把所有相关的记忆球进行穿联重新组合。

但没有这根线的时候,这些球就慢慢下沉,并很快被我们忘掉。

最近对VR感兴趣。前一段时间很多人说VR是改变世界的下一代科技。

然后过了一两周,我们再看的时候,所有的媒体又开始看好AR唱衰VR,说只是伪需求。

我也是偶尔吐个槽,媒体们的观点真是天气善变。

同时话说,VR和AR一定要是分开的么?

不知道,为什么不可以AR和VR设备有集成在一个装置上?

(白天服白片不瞌睡,晚上服黑片睡的香……)

需要增强现实查询信息的时候就切换到AR模式。

需要娱乐的时候就切换到VR模式。

一切看上去不都解决了?

当然这只是个发散联想,毕竟这两种技术本身都还在路上。

于是在我从零开始了解VR的路上。

碰巧朋友给出了个作业:

如果小米VR要走进校园你说该怎么操作?

好哒,这就是我所说的这根线。

当你对整个行业都一无所知的情况下,其实很难说理解命题。

于是浏览了大量VR市场新闻之后,我开始尝试性的拆解问题本身。

OK,小米VR要进校园分成几步?

我开始拆解命题:

1)小米VR目前产品怎么样?处于行业中的什么段位?自身的优势又是什么样?

2)VR进校园有什么特别?VR与教育市场有哪些可以结合的地方?

3)校园?大学、高中、初中、小学……都是校园,他说的是什么校园?现在市面上有哪些教育结合的案例?

4)需要出一个稍微具体的活动方案的话,那么我们用大学校园做举例吧。

大学生对于VR产品的需求大概什么样?

5)进校园的话,老师和学生对于VR产品的态度和需求应该也是不同的吧。

6)以目前VR产品进步的快节奏,硬件更新很快,而老师们改变态度却不容易。

所以更需要有节奏和战术安排的进行市场的攻入。

那么最好先有一个成功案例后再行与校方进行沟通会更容易。

看过我写活动方案的伙伴们应该还记得我的思维习惯。

搜集资料

——建立框架,用原则和限制缩小范围

——试试整合资源进行活动策划

以上方法是我开始写公众号之后开始总结出的自己的思维方式。

在做活动策划这件事儿上非常有效。

做完了初步的市场信息收集之后,

我开始拆解小米VR玩具版的详情页。

从一直以来的工作中获得的技能都是。

电商是卖页面的,所有的信息都该在页面中有所体现。

只是看运营或策划是否将信息准确传达,并用了合适的形式。

所以就有了下面这张图。

(看不清可以到付费资料里找,付费资料包含更多其他干货资料)

事实上下面才是第一张。

如图所示,我先把产品站整体截图的形式截出来做备案。

然后把这个截图版还原成了线框稿的形式。

好在小米的产品站相较于暴风影音的产品站来说内容少了不少,而且前段呈现形式也较为扁平。

于是通过把产品站还原成线框稿,并且认真读了每段文案后,总算了解了小米撰写详情页的同事大概的思路和文字表达习惯。

更重要的我们开始看到,嗯,小米VR的关键字就是“去探索”,中规中矩里透着小米对于客群的理解。

非常热血的一句slogan,都是对年轻人讲故事的方式。

获得的信息整理下:

1)小米VR的卖点其实是这次的材质和打开方式

布料材质接触皮肤更加亲肤;

拉锁式的设计也是独家呈现。

2)主打的概念里也暗藏野心是:年轻人的第一台VR眼镜,同时也是小米手机的最酷“配件”。

所以不断地告知目标消费者,VR能带你去看电影、玩游戏、看全景图等等,快来探索,工具很便宜才49元。

3)跟其他VR眼镜的区别之一是我的外壳可以很多图案,不是单一的颜色,后期还支持自定义。

看完了小米产品站提供的信息后,我们再来看看有哪些信息是小米的页面不曾提供的?

这就需要去拆一下别人家的页面了。于是我又去拆解了暴风影音家的一系列产品站。

对比之后,很快我们就理解为啥小米这款产品一反之前造势的火热。

因为这款产品本身只是一个试水版,所以本身名字也很大方的承认这是一个玩具,以降低大家的预期和同行的敌意。

因为同行的产品,没贵多少,就会拥有以下卖点:

1)可以调节物距和瞳距——不戴眼镜也能看得清楚;

2)暴风有支持IOS的定制版产品,甚至为了不用拿出来操作手机,还配备了外联的触屏操作;

3)遥控器是个好东西,毕竟有了手柄就可以玩起游戏了;

4)飞屏技术是个好技术,可以通过电脑直接投影信息到手机上,这样即使手机内存下满了也可以在电脑上看VR;

5)目前国内产品很少有一体机,在大多数产品还是手机盒子的情况下,如何解决散热、沉、头箍和视角不符、手机显示屏分辨率不高等问题都是行业重点在讲述的故事。

OK,了解了产品所处的行业位置。

我开始继续解题。

“进校园”。

首页选了小米产品站本身的背景和字体颜色。

目录页与上文提到的思维习惯对应,先说策略再说限制性的原则。

最后才是这个具体活动的说明。

这里来拆解一下命题。

为啥小米VR要进入校园呢?

无非两个方面。

第一是卖我自己的货,第二是让别人不好在这个地方卖他们的货。

前者是开源,后者是节流。

策略一其实是说,想进校园,其实最好的方式是老板直接去跟国内某些著名高校打招呼拉关系,直接在大学内建立VR实验室,企业出钱请学校做研究。

比如国内许多学校都跟企业有联络。

比如清华跟AMD、网易等就有VR领域的合作。

策略二主要想说,如果没办法从公司上层直接推动高校合作。

不妨退而求其次,暂缓跟公立院校的合作,而是先跟私立学校进行联合。

比如去年乐视就跟新东方联合推出美女VR在线教英语,不是,老师VR在线……

那么国内多得是类似学而思和尚德等私立在线教育机构。

不妨先尝试性合作打造案例,才好让公立学校的领导们看到甜头。

不仅是给学生优质内容的甜头,也是VR作为热门概念对于政绩的甜头。

说回微观的策略呢,主要是收回到单次的活动。

毕竟这个练习方案不能空洞的只讲策略。

既然是活动策划练手,那么就涉及到一系列的可执行思考。

活动主题起的中规中矩,

叫做:探索新视界,手机的新看法。

以探索这个关键字入题,新视界意味着VR可以带来全新的沉浸式体验,而手机新看法也强调了这款产品其实暂时还是玩具版,主要依托于手机。

继续分解目标。

进校园的思路呢:

1,卖货

2,引发关注扩大品牌知名度

既然是卖货,那么营销线索这端就要积极配合。

比如买手机即可享受1元或半价换购小米VR玩具版。

这个主要考虑开学期间手机相对于VR眼镜来说才是刚需。

同时线下销售的部分,主要考虑到一半来说同寝室有一台VR就够了。

但是我希望他们能拉高购买台数,所以设计的思路就变成了第二件半价。

这样下来每人都便宜些更有可能下单。

线下的校园活动部分,这里就涉及到整合资源的部分。

支付宝投资趣分期,趣分期改名趣店。

趣店的优势就在于线下地推团队的强大。

直接发送DM单进寝室也是不要脸,不是,是强大!

而支付宝今年也在大力布局校园市场。

支付宝中将“校园生活”频道进行了全新的改版。

通过数据直接判断是否是在校大学生,直接精准锁定了在校大学生群体。

以支付宝每日过千万的访问量来配合线上活动,

再以线上活动为基础的同时举办线下进校园活动。

双管齐下,直接到小米官网进行销售核销,才算是销售品宣两不误。

既然都用了支付宝,不再顺势推出花呗分期买小米手机,不觉得可惜吗!

说完了进入校园的活动策略和具体的活动思路。

那么继续往下走。对于学生群体来说,创造使用环境和场景才是形成市场长期选购的物质基础。

那么活动中就应该不断地发掘学生使用VR的场景。

比如可以考虑直接做个海报生成器,请学生们参与微博、微信活动得奖品。

而为了活动本身预算考虑,所以活动本身要具备延展性。

干脆推出了以“你想用VR眼镜看什么”为主题的创意海报制作活动。

做活动只有一套创意海报似乎有点寒酸。

这年头,有些具备病毒属性的品宣类的视频还是应该做的。

比如陌陌做的这支《做一只动物》,以各种陌陌的目标群体为场景,对照一系列动物和其特质,热血+快节奏的BGM还是很适合小米VR进校园活动所对应的目标群体的。

如果这支片子中还能有些KOL甚至是明星帮忙站台,转发效果应该不会差。


顺着上面的逻辑,虽然不打算直接写完脚本。

但是也应该把学生使用VR的场景进行大概的梳理。

我把场景分了下类:

1,学习需求

2,娱乐需求

我们都有过的经历是大学是住寝室的。

寝室是个开放的空间。

虽然大家关系好,住在一起又热闹。

但总有些时候我们拼了命的想找到些安静的瞬间&角落,隐私空间是个重要的需求。

那么VR能带来什么呢。你可以随时从群居生活变成独处。

当然也不论你独处时候看的内容是什么。

还记得上面说的新东方联合乐视推出全景在线课程吗。

VR学英语,真的不是梦。

这里文案的场景其实想说的是老师对于科技产品总会抱着一种质疑的态度。

那么学生来反质疑的场景其实是每个被误会少年的逆袭故事。

港真,VR看演唱会真的比在现场看的要清楚。

毕竟为了这个噱头和效果,现在的VR录像设备都是在舞台最中央的。

VR带来的一大卖点是梦幻场景的探索。

而沉浸感带来的逼真效果也让我们非常痴迷。

恐怖故事和游戏都是VR今后的一大前进动力。

想着跟丧尸面对面,简直激动地不要不要的。

年轻人的追番需求总是应该满足的。

VR对于地理学科实在有革命式的优势。

戴上眼镜直接俯瞰尼亚瓜拉大瀑布,真心赞。

一瞬间就莅临喜马拉雅,为了将来的旅程探个路也好。

想起了哈利波特里的移形换影。

超人视角的逼真体验就是如今VR眼镜被人热捧的原因吧。

以上,就是全部本次练习稿的全部内容。

谢谢大家。

当然作为一个总算拆了一些有关VR行业信息的人,

如果你问我现阶段应该买哪款VR眼镜?

我的建议是,可以缓缓再买(蜜汁微笑给你)。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