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逆加人参汤(阳虚阴伤夹瘀证)
相关推荐
-
经方:茯苓四逆汤(四肢寒凉,烦躁)
茯苓四逆汤 [原文]茯苓四两 人参一两 附子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 甘草二两(炙) 干姜一两半右五味,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七合,日二服.[作者] 张仲景[出自]<伤寒>[伤寒 ...
-
四逆加人参汤、茯苓四逆汤
一.四逆加人参汤 [方药] 甘草二两(炙)(6克) 附子一枚(生,去皮,破八片)(5~10克) 干姜一两半(6~9克) 人参一两(3克) [煎服] 上四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温再服 ...
-
『每天学伤寒』干姜附子汤&新加汤
今天 六六:下之后,复发汗,昼日烦躁不得眠,夜而安静,不呕,不渴,无表证,脉沉微,身无大热者,『干姜附子汤』主之. 『内经』:昼是气.夜是血,昼是阳.夜是阴.如果一个人晚上很好,白天有问题的时候,一定 ...
-
年高气大伤,阴液枯涸:人参加四逆汤→一甲复脉汤(二甲复脉汤,三单复脉汤)合人参四逆汤
正方:龟板鳖甲不专为清虚热,可以潜降. 反方: 如病人脉沉细弱,没有外越的虚弦大象,应该不需要再用潜敛药了吧?此时重用介类药反会压抑衰微之阳所谓复脉,浮大虚亢者,潜降使之柔缓:沉微弱者,培元摄纳, ...
-
四逆加人参汤经典医案、方论
[方剂组成] 甘草炙,二两(6克),干姜一两半(4.5克),附子生用,去皮,破八片,一枚(5克),人参一两(3克)[服用方法] 上四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泽,分温再服. [治则方解] 病机:吐 ...
-
“夹阴伤寒证”十一辨
古话谓先识病而后知治.欲识体质之虚实,寒热之真假,阴阳之孰盛孰衰,病所之在表在里,则辨证足矣.以下内容介绍夹阴伤寒的诊断与辨证法.01 辨 苔 夹阴伤寒证的舌苔,至寒从热化时期,类似湿温证伏邪证夹积化 ...
-
【朱莘农:“夹阴伤寒证”十一辨】2
古话谓先识病而后知治.欲识体质之虚实,寒热之真假,阴阳之孰盛孰衰,病所之在表在里,则辨证足矣.以下内容介绍夹阴伤寒的诊断与辨证法. 01 辨 苔 夹阴伤寒证的舌苔,至寒从热化时期,类似湿温证伏邪证 ...
-
“夹阴伤寒证”十一辨!
古话谓先识病而后知治.欲识体质之虚实,寒热之真假,阴阳之孰盛孰衰,病所之在表在里,则辨证足矣.以下内容介绍夹阴伤寒的诊断与辨证法. 01 辨 苔 夹阴伤寒证的舌苔,至寒从热化时期,类似湿温证伏邪证夹积 ...
-
【病案】:右胁疼痛(肋膜炎):胁痛不除,不敢深呼吸,往来寒热,口苦咽干,口渴不多饮,纳呆不呕,头汗出而身无汗,大便略干。辨为少阳枢机不利,津伤饮结证。选用柴胡桂枝干姜汤:柴胡24g,黄芩9g,桂枝9g
3.2 右胁疼痛(肋膜炎) 患者,男,32岁.初诊于1997年7月5日.1周前,因劳动汗出,洗冷水澡着凉而感冒,发热怕冷,头痛,右胁痛甚,于某医院诊断为"肋膜炎",服抗生素.输液等 ...
-
白茅根汤——治疗湿热伤阴的肾炎水肿方
文:万友生 [导读:万友生教授是江西省全国著名的中医学术专家,他幼从饱学儒士习文十载,爱好书.画.诗.棋,长而奉父命继承祖业学医,为我国首批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有突出贡献的高级知识分子.本文的白茅根 ...
-
桃红四物汤合五苓散治疗水肿(阴水)瘀水互结证
一.桃红四物汤 [方名]桃红四物汤(原名"加味四物汤"). [出处]<医垒元戎>,录自<玉机微义> [分类]补益剂-补血 [组成]熟地15克.当归15克. ...
-
卢崇汉 扶阳安髓止痛汤治疗阳虚阴火牙痛217例
[提要]采用以制附片60g.上肉挂l2g.木蝴蝶2Og.黄柏18g.砂仁15g.骨碎补15g.松节15g.牛膝15g.炙甘草6g.干姜(炮)25g 组成的扶阳安髓止痛汤治疗以形寒畏冷,神疲倦怠,牙痛局 ...
-
二阴煎合琥珀养心丹治疗狂证火盛阴伤证
一.二阴煎 <景岳全书>卷五十一:二阴煎 处方生地6-9克 麦冬6-9克 枣仁6克 生甘草3克 玄参4.5克 黄连3-6克 茯苓4.5克 木通4.5克 功能主治清心泻火,养阴安神.主心经有 ...
-
麻黄附子细辛汤‖阳虚外感证(素体阳虚,外感风寒)/辨证要点:恶寒重发热轻、无汗、神疲欲寐、脉沉无力/治法:助阳解表/应用:感冒、风湿性关节炎、鼻炎
麻黄附子细辛汤‖阳虚外感证(素体阳虚,外感风寒)/辨证要点:恶寒重发热轻、无汗、神疲欲寐、脉沉无力/治法:助阳解表/应用:感冒、风湿性关节炎、鼻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