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著新介|金光耀的《陈纳德与陈香梅》(1994年版)

《陈纳德与陈香梅》作者:金光耀、石源华(中国青年出版社1994年版)

简介:

《陈纳德与陈香梅》向我们讲述了"飞虎将军"陈纳德与中国少女陈香梅的一段忘年情缘。陈纳德,美国空军将军,是惟一的自始至终参加中国抗战的美国将军。他在华建立、指挥的"飞虎队"从空中给日本侵略军,特别是日本空军以沉重打击,战绩辉煌,威震敌胆。陈香梅,出身名门,19岁成为中央社第一位女记者,22岁与陈纳德相识相恋,冲破世俗和家族的重重阻力,毅然与年长自己33岁的美国将军结合。其后,步入美国政坛,先后任肯尼迪政府难民救助总署主席,尼克松政府共和党行政委员和财务副主席。

陈纳德,克莱尔·李·陈纳德(Claire Lee Chennault,或常直接称呼为陈纳德,1893.09.06-1958.07.27),美国陆军航空队中将,飞行员。曾为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在中国作战的美国志愿航空队("飞虎队")的指挥官,有"飞虎将军"之称。

陈香梅(Anna Chan Chennault,1925年6月23日-),美国华裔共和党籍政治家、飞虎队陈纳德将军遗孀。出生于中国北京,求学于英属香港,早年为中华民国中央通讯社外语记者。陈女士于二战后定居美京华府,并积极参与中美交流事务。

目录:

一、来自不同的文化背景

家世

童年

求学

二、在美国的军事生涯

飞向蓝天的艰难道路

驻防夏威夷

向“轰炸机至上论”挑战

三、人空中秋千

退役

三向日本空中强盗开火

越过太平洋

请战

“国籍不明”的顾问

武汉空战

昆明航校

四、赴美使者

志愿航空队之梦

奔走游说

一锤定音

招募在悄悄进行

五、飞虎扬威

在缅甸丛林中

初试锋芒

扬威缅甸

空中游击战

六、第十四航空队的司令官

驻华空军特遣队

一个雄心勃勃的计划

第十四航空队成立

1943年的攻势作战

中美空军混合团

七、与史迪威的纠葛

该听谁的指挥?

物资分配之争

激战前的争论

在豫湘桂战役中

华莱士来华

八、战地女记者和“飞虎”司令

战争的磨难

初次相遇

友谊,还是爱情?

九、最后的空战

在魏德迈麾下

长空凯歌

挂冠离职

“我会回来的!”

十、新的冒险事业

重返中国

行总空运大队

民用航空公司

十一、有情人终成眷属

山誓海盟

好事多磨

美梦成真

十二、在国共冲突的漩涡中

民用变成了军用

搭救龙云

西北之行

“陈纳德计划”

一场得不偿失的官司

十三、将军一去兮不复返

民用航空公司易手

与病魔作战

一千个春天

十四、闯荡华盛顿

步入政界

帮助尼克松问鼎白宫

她有一颗中国心

十五、架桥铺路穿梭忙

故国情

少小离家老大回

建议台湾当局“开放探亲”

天下谁人不识君

主要参考书目

后记

前言:

1981年元月4日,一条发自北京的消息为世界各大通讯社和中国、美国的电视台竞相报道:美国共和党少数民族委员会主席、“飞虎将军” 陈纳德的遗孀陈香梅女士作为新当选的里根总统代表,访问北京,与邓小平举行了会晤。邓小平称赞陈纳德将军率领的美国空军在中国抗日战争中为击败日本法西斯作出了贡献。

时间的流逝常常会模糊人们对历史的记忆。当时,绝大多数年轻的中国人包括在校大学生并没有特别关注这条消息,他们对消息中提到的一些名字感到陌生。但是,历史本身是不应该也绝不会被遗忘的。在中国抗日战争的艰难岁月中,陈纳德将军在中国是一个家喻户晓的人物。只要一提起他,中国的老百姓就会翘起大拇指赞不绝口,他的传奇般的经历和辉煌的斗业绩成为当时人们谈不完的话题;   而他的敌手——侵华日军的空军指挥官和飞行员们则闻之丧胆。

30多年后,陈纳德的妻子陈香梅重访北京,自有一番不平凡的意义。此后,她穿梭于中美两国之间,奔走于海峡两岸,利用她的特殊身份,为增进中美两国的了解和推动海峡两岸的接近做了许多别人难以做到的事情。

陈纳德和陈香梅,一个是美国男人,却在中国建立了不朽业一个是中国女子,却在美国步入上层政界。他们虽然未能白头偕老,但他们奋斗的一生以及他们用自己的心和情谱写的恋歌令人回肠荡气。1986年,我们曾将陈香梅女士的英文著作《陈纳德和飞虎队》合译成中文,1988年在上海出版,成为1949年后在大陆出版的第一本专门介绍陈纳德及飞虎队的书籍,颇受青年朋友的喜爱。今日,我们拟从更广阔的视角,从堆积着岁月尘埃的浩瀚史料中,探赜素隐,去粗取精,将陈纳德夫妇充满传奇色彩和浪漫情调的经历呈献给亲爱的读者。

后记:

80年代中期,我们在研究抗日战争史的过程中,对陈纳德和他率领的飞虎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撰写了一些论文。1988年我们翻译出版了陈香梅的《陈纳德和飞虎队》后,就着手撰写有关陈纳德的传记。但不久我们先后分赴英国和日本学习,撰写传记的事一拖就是几年。此次在中国青年出版社潘平先生的促成下,我们增加了陈香梅的生平,终于完成本书,得以将陈纳德和陈香梅的一生介绍给读者。因此,我们首先要感谢潘平先生。

我们对陈纳德和飞虎队的研究,得到了余子道教授的悉心指导;  庄锡昌教授拨冗为我们校阅了译稿《陈纳德和飞虎队,汪熙教授一直对本课题的研究予以关心和指导。对此,我们谨表深深的谢意。

我们希望读者能喜欢这本书,也期待着得到读者和同行的批评指正。

作者

1993年岁末

作者简介:

金光耀,1954年出生,上海人。复旦大学历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复旦大学中华文明国际研究中心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对外关系史,尤偏重民国外交史,近年亦关注共和国历史。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近现代对外关系史。先后为英国University of Leeds、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访问学者,瑞典Lunds University 访问教授、韩国高丽大学访问教授以及美国 Virginia Commonwealth University客座教授。著有《顾维钧传》等,编有《顾维钧与中国外交》。合著(编)作品:《陈纳德与陈香梅》、《从望厦条约到克林顿访华——中美关系1784-1996》、《从尼布楚条约到叶利钦访华——中俄中苏关系1689-1989》,《北洋时期的中国外交》(合编)、《知青部落:黄山脚下的10000个上海人》(合编)等,多篇论文发表于《中国社会科学》、《历史研究》、《近代史研究》等学术刊物。

石源华,1949年出生,籍贯江苏省无锡市。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教授,曾任复旦大学历史学系副主任,博士生导师,韩国研究中心主任。日本立教大学客座研究员,日本国际交流基金研究员、东京大学客座教授。韩国国际交流财团研究员、韩国庆南大学客座教授等。主要研究方向:中国近现代外交史、中华民国史、20世纪中国外交史、中国与周边国家关系史、朝鲜半岛与东北亚国际关系史等。著有《中华民国外交史》、《近代中国周边外交史论》、《韩国独立运动与中国》、《中国共产党与韩国独立运动关系纪事》、《韩国反日独立运动史论》、《金若山将军传》、《陈公博全传》、《汪政权十汉奸》(合著)、《汪伪特工总部七十六号》(合著)、《国共合作史话》(合著)、《陈纳德与陈香梅》(合著)等。

相关链接:

陈纳德:被遗忘并曾污名的“飞虎队长”

旧著、旧译”系列:

旧著新介|浦兴祖主编的《当代中国政治制度》(1990年版)

旧著新介|汪玉凯主编的《现代政治学》(1989年版)

旧著新介|王惠岩的《政治学原理》(1985年版)

旧译新推|林德布洛姆《决策过程》(1988年中文版)

旧译新推|麦克尔·弗里登《权利》(1998年中文版)

旧译新推|刘易斯·科塞《社会学导论》(1990年中文版)

旧译重拾|现实政治:生命进程论与世代继替论的观察(1994年)

旧译重拾|权利: 人类必不可少的属性(1995年)

旧译重拾|世代政治学(1994年)

“书海觅迹”系列:

【书海觅迹】理查德 G·布朗加特和他的《生命进程与世代政治》

【书海觅迹】刘达临的《中国当代性文化》和全国两万例“性文明”调查

【书海觅迹】孙关宏的《企业行政管理》及其他的“国家治理现代化”理念

【书海觅迹】刘豪兴的《农村社会学》以及他的“江村”情结

【书海觅迹】李孔怀与他的《中国古代政治与行政制度》

【书海觅迹】倪世雄与他的《当代西方国际关系理论》

【书海觅迹】《同爱共辉》告诉你当年社会学是如何重建的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