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六计》解读三十六计之二十七:假痴不癫

(0)

相关推荐

  • 前去探病的康熙帝究竟看到了什么,作出杀掉鳌拜的决定?

    说起康熙的丰功伟绩,那可真能好好说道说道了,他是历史上少有的君王,在位那么久,让满朝文武都宾服于他,将一个国家治理得井井有条,让百姓安居乐业--那是他的皇帝之路走的可不是那么太平呢!在刚继位不久,就有 ...

  • 【康熙皇帝四大皇后之家族背景】康熙皇帝8...

    [康熙皇帝四大皇后之家族背景] 康熙皇帝8岁即位,12岁大婚,在位61年,一生共有65位后妃.这里主要介绍一下康熙的四位皇后: 1.孝诚仁皇后 赫舍里(1654年2月3日-1674年6月6日),满洲正 ...

  • 《三十六计》解读三十六计之二:围魏救赵

    <三十六计>或称三十六策,它是根据中国古代军事思想和丰富的斗争经验总结而成的兵书,是指中国古代三十六个兵法策略,是中华民族悠久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全书共分六套,即胜战计.敌战计.攻战计. ...

  • 《三十六计》解读三十六计之十二:顺手牵羊

    <三十六计>或称三十六策,它是根据中国古代军事思想和丰富的斗争经验总结而成的兵书,是指中国古代三十六个兵法策略,是中华民族悠久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全书共分六套,即胜战计.敌战计.攻战计. ...

  • 《三十六计》解读三十六计之十七:抛砖引玉

    第十七计 抛砖引玉 以自己的粗浅的意见引出别人高明的见解. 公元690年,契丹攻占营州.武则天派曹仁师.张玄遇.李多祚.麻仁节四员大将西征,想夺回营州,平定契丹.契丹先锋孙万荣熟读兵书,颇有机谋. 他 ...

  • 《三十六计》解读三十六计之二十:混水摸鱼

    第二十计 混水摸鱼 比喻趁混乱时机攫取不正当的利益.也作"浑水摸鱼". 唐朝开元年间,契丹叛乱,多次侵犯唐朝.朝廷派张守圭为幽州节度使,平定契丹之乱.契丹大将可突干几次攻幽州,未能 ...

  • 《三十六计》解读三十六计之二十一:金蝉脱壳

    第二十一计 金蝉脱壳 蝉变为成虫时要脱去幼早的壳.比喻用计脱身. 宋朝开禧年间,金兵屡犯中原.宋将毕再遇与金军对垒,打了几次胜仗.金兵又调集数万精锐骑兵,要与宋军决战.此时,宋军只有几千人马,如果与金 ...

  • 《三十六计》解读三十六计之二十二:关门捉贼

    第二十二计 关门捉贼 关起门来捉进入屋内的盗贼. 公元199年,冀州袁绍包围了幽州的公孙瓒,公孙瓒数次突围,都被败下阵来,只得退回城里,为了有效抵御袁绍的进攻,公孙瓒下令加固工事,在城墙周围挖了10条 ...

  • 《三十六计》解读三十六计之二十三:远交近攻

    第二十三计 远交近攻 结交离得远的国家而进攻邻近的国家.这是秦国用以并吞六国,统一全国的外交策略. 战国时期,魏国的范睢有次到秦国的时候跟秦昭王讨论富国强兵的治国方略 ,范睢侃侃而谈地说道:" ...

  • 《三十六计》解读三十六计之二十五:偷梁换柱

    第二十五计 偷梁换柱 比喻暗中玩弄手法,以假代真. 明宪宗的妃子万贵妃大明宪宗17岁,却深受明宪宗的宠爱,成化二年 (1466年),万贵妃生下一个儿子.母由子贵,可第二年,这个儿子就夭折了,万贵妃已经 ...

  • 《三十六计》解读三十六计之二十六:指桑骂槐huai

    第二十六计 指桑骂槐 指着桑树骂槐树.比喻借题发挥,指着这个骂那个. 春秋时期,吴王阖庐看了大军事家孙武的著作<孙子兵法>,非常佩服,立即召见孙武. 吴王说:"你的兵法,真是精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