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六计》解读三十六计之二十三:远交近攻

第二十三计 远交近攻

结交离得远的国家而进攻邻近的国家。这是秦国用以并吞六国,统一全国的外交策略。

战国时期,魏国的范睢有次到秦国的时候跟秦昭王讨论富国强兵的治国方略 ,范睢侃侃而谈地说道:“当前七个国家属秦国的国力最为强大,百姓过着安居乐业的生活,部队兵强马壮。可谓是近能攻退能守,秦国想要一 统天下是不费吹灰之 力的事情。但是秦国最近出兵攻打齐国我认为这将会断送秦国的未来。”

秦昭王百思不得其解,他问道:“出兵攻打齐国有什么不对的地方吗?”

范睢慢条斯理地说道:“齐国远离秦国,中间有韩国跟魏国相隔,即便打下来了又如何与秦国联接起来呢?最后还不是让韩魏两国渔翁得利占了便宜。我认为大王应该一边跟齐楚两国友好相交,一边把韩国和魏国先攻打下来,这样距离远的国家就不会来干涉我们的事情。当我们把近的国家打下来以后自己的国力得到了扩张,在韩国跟魏国都被我们收服以后齐国跟楚国又怎么能够稳得住呢?这种由近而远的战略就叫做远交近攻, 是一个长期的发展策略。”

秦昭王听了以后恍然大悟,他马上命令攻打齐国的部队班师回朝,从那以后秦国便开始策划进攻魏国与韩国的战略了。

(0)

相关推荐

  • 战国七雄的正确顺序是什么?

      wzl2082012 2014-04-29 · TA 七雄是七个强大国家,并存,无时间先后顺序.自西向东, 从北到南是:秦国,赵国,魏国,韩国,燕国,齐国,楚国.楚国疆域非常大,和秦国.韩国.齐 ...

  • 战国风云27 一个把楚国带向没落的“真男人”

    在历史上,一国之君(亡国之君除外)客死他乡的比较罕见,战国时期楚怀王熊槐可算是这类稀有动物中的一位.他作为战国七雄之一的楚国国君,为何会病死在秦国?我们从头聊起. (图:影视剧中的楚怀王) 公元前30 ...

  • 《三十六计》解读三十六计之二:围魏救赵

    <三十六计>或称三十六策,它是根据中国古代军事思想和丰富的斗争经验总结而成的兵书,是指中国古代三十六个兵法策略,是中华民族悠久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全书共分六套,即胜战计.敌战计.攻战计. ...

  • 《三十六计》解读三十六计之十二:顺手牵羊

    <三十六计>或称三十六策,它是根据中国古代军事思想和丰富的斗争经验总结而成的兵书,是指中国古代三十六个兵法策略,是中华民族悠久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全书共分六套,即胜战计.敌战计.攻战计. ...

  • 《三十六计》解读三十六计之十三:打草惊蛇

    <三十六计>或称三十六策,它是根据中国古代军事思想和丰富的斗争经验总结而成的兵书,是指中国古代三十六个兵法策略,是中华民族悠久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全书共分六套,即胜战计.敌战计.攻战计. ...

  • 《三十六计》解读三十六计之二十:混水摸鱼

    第二十计 混水摸鱼 比喻趁混乱时机攫取不正当的利益.也作"浑水摸鱼". 唐朝开元年间,契丹叛乱,多次侵犯唐朝.朝廷派张守圭为幽州节度使,平定契丹之乱.契丹大将可突干几次攻幽州,未能 ...

  • 《三十六计》解读三十六计之二十一:金蝉脱壳

    第二十一计 金蝉脱壳 蝉变为成虫时要脱去幼早的壳.比喻用计脱身. 宋朝开禧年间,金兵屡犯中原.宋将毕再遇与金军对垒,打了几次胜仗.金兵又调集数万精锐骑兵,要与宋军决战.此时,宋军只有几千人马,如果与金 ...

  • 《三十六计》解读三十六计之二十二:关门捉贼

    第二十二计 关门捉贼 关起门来捉进入屋内的盗贼. 公元199年,冀州袁绍包围了幽州的公孙瓒,公孙瓒数次突围,都被败下阵来,只得退回城里,为了有效抵御袁绍的进攻,公孙瓒下令加固工事,在城墙周围挖了10条 ...

  • 《三十六计》解读三十六计之二十五:偷梁换柱

    第二十五计 偷梁换柱 比喻暗中玩弄手法,以假代真. 明宪宗的妃子万贵妃大明宪宗17岁,却深受明宪宗的宠爱,成化二年 (1466年),万贵妃生下一个儿子.母由子贵,可第二年,这个儿子就夭折了,万贵妃已经 ...

  • 《三十六计》解读三十六计之二十六:指桑骂槐huai

    第二十六计 指桑骂槐 指着桑树骂槐树.比喻借题发挥,指着这个骂那个. 春秋时期,吴王阖庐看了大军事家孙武的著作<孙子兵法>,非常佩服,立即召见孙武. 吴王说:"你的兵法,真是精妙 ...

  • 《三十六计》解读三十六计之二十七:假痴不癫

    第二十七计 假痴不癫 假装痴呆,掩人耳目,另有所图. 康熙帝即位时才11岁.按照规矩,"皇帝年幼,由顾命大臣辅政".于是,由顺治帝临终时指定的四个顾命大臣辅助小皇帝执政.四个大臣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