碌碌无为的人,不是没背景没学历,而是不懂“毛毛虫效应”

文|LF·蓝澈夫人

图|网络

法国科学家约翰·法伯,喜欢把追随同类的毛毛虫放在一个花盆边上,使它们首尾相接围成一个圈。

他在花盆中洒下一些毛毛虫爱吃的松针,毛毛虫,开始一个跟着一个绕着花盆,一圈又一圈地走。

一个小时过去了,一天过去了,毛毛虫还在一圈一圈不停地转,连续七天七夜,这些毛毛虫最终因饥饿和精疲力尽而死去。

这就是“毛毛虫效应”

生活中,许多人就如这毛毛虫一般,没有自己独立的思维和行为方式,更没有创新精神,总爱追随前人的脚步。他们没有明确的目标,只是人云亦云、随波逐流,因此导致自己一生碌碌无为。

《稻盛和夫给年轻人的忠告》中有句话:“想要成就某项事业,就应该时刻描绘这一事业的理想状态,然后把这一理想提升为强烈的愿望”。这句话的意思说,我们要有自己明确的行走方向,也就是一个目标。

那些一生平平庸庸、碌碌无为的人,并非是没背景、没学历或没运气所导致,其中最根本的原因在于,它们没有明确的目标,它们总想着去复制别人的成功,步别人后尘。

成功不可复制,因为我们每个人的出生背景、家庭情况、教育程度不同。

因此,那些成功者获得成功的方式并不一定会适合我们。哪怕我们尽力去经历过他们曾经经历过的坎坷,试图以此获得成功,这也只不过是重复了他上一次的正确。

这并不是你自己靠自己,实现的伟大理想。这样的成功算不上是有价值,有意义,你也不可能靠复制别人的成功方式,而抵达成功者所在的顶峰阶段。

我们不留余力的、绞尽脑汁的、竭尽全力的,去开辟一条属于自己的人生之路。然后取得的成功绝对是旁人望尘莫及的,所达不到的一个巅峰状态。

要做一个开创者,而不是追随者,模仿者、复制者,成功没偶然,只有必然;你的格局、思维、目标就决定了,你的成就会有多大,成功的机会有多大。

如果一味跟着前人的脚步迈向巅峰,你永远体会不到付出了千百倍努力,经历无数坎坷之后的酣畅淋漓,所赋予的那种非凡的成就感、喜悦感、快乐感。

做人就是要敢于做别人不敢做的事,走别人不敢走的路,有自己明确的目标。这样你才有可能获得成功。

看看《稻盛和夫给年轻人的忠告》中的故事

有个人经过一个建筑工地,问那里的工人在做什么?三个工人有三种不同的回答。

第一个工人:“我在做养家糊口的事”,第二个工人:“我在做全国最出色的石匠工作”,第三个工人:“我正在建造一座大教堂”。

第一位工人只是为满足基本生活需求,没有远大的理想和抱负;第二位则是自己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没有考虑建筑工作最后的目的和要求;第三位工人是具有创造性的目标,他清楚地知道自己要实现的目标,不仅如此,他还把自己的“工作目标”和“组织的目标”相结合了。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样的人更容易成功。

凡是事业相对成功的人,都有两个特点,一是明确事业的目标,二是不断朝目标推进。目标的意义不仅仅是目标本身,它就好比海上的灯塔,是我们辨别方向的信号,是指引我们成功的指示牌。

在通往成功的道路上,我们认定了一个目标,就应该坚定不移地走下去。在此期间,我们或许会遇到许多的困难和挫折,但我们也不应该轻易言败。

我们要以积极的态度和顽强的精神,去检验过去所制定的目标和所运用的方法中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选择新的前进路线,通过另外的途径,抵达成功的彼岸。

假如,你不愿碌碌无为,潦草地度过这一生,那么就不要像毛毛虫一样,要有自己明确的目标和创造性思维方式。

——EDN——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