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解读——杨师道之《还山宅》
相关推荐
-
始随芳草去,又随落花回
始随芳草去,又随落花回
-
诗词 | 马蹄踏水乱明霞,醉袖迎风受落花
山家 [元代]刘因 马蹄踏水乱明霞,醉袖迎风受落花. 怪见溪童出门望,鹊声先我到山家. 译文 .................................... 策马踏溪,搅乱了映在水中的霞影, ...
-
一枕清风明月半山孤觉烟霞
一枕清风明月半山孤觉烟霞
-
芳草萋萋:落花(外一首)
阅读本文前,请点击标题下面蓝色字体"温馨微语""关注"我们.倡导原创,感谢转发,欢迎海内外作者赐稿.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文坛园地,奉献给所有高尚灵魂. 午后, ...
-
唐诗解读——张旭之《山行留客》
山光物态弄春辉,莫为轻阴便拟归. 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 解读: 俗话说,下雨天好留客.但如何能够让客人留下来,却又是颇费一番心思的,这首诗就是作者想要热情挽留客人,针对客人想要走的心理,紧 ...
-
唐诗解读——刘长卿之《长沙过贾谊宅》
三年谪宦此栖迟,万古惟留楚客悲. 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 汉文有道恩情薄,湘水无情吊岂知. 寂寂江山摇落处,怜君何事到天涯. 注: 贾谊:西汉著名政论家.文学家.早年为文帝所信任.后遭周勃所 ...
-
唐诗解读——王维之《山中送别》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 解读: 这首诗还有一个题目叫<送别>. 王维关于送别的诗很多,就这首诗而言,不是写离别时的依依不舍,却将笔触伸向分别后,由别后情景反衬出 ...
-
唐诗解读——张说之《还至端州驿前与高六别处》
旧馆分江口,凄然望落晖. 相逢传旅食,临别换征衣. 昔记山川是,今伤人代非. 往来皆此路,生死不同归. 解读: 705年,张说被赦归,而与他同时期被贬钦州的高戬(即高六)却与世长辞,作者早年与高六在旧 ...
-
唐诗解读——钱起之《暮春归故山草堂》
谷口春残黄鸟稀,辛夷花尽杏花飞. 始怜幽竹山窗下,不改清阴待我归. 注: 辛夷:木兰树的花,比杏花开得早. 解读: 从诗题中的"归"可知此处是诗人曾经居住这地.这首诗即写自己归故里 ...
-
唐诗解读——孟浩然之《与诸子登岘山》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 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 水落鱼梁浅,天寒梦泽深. 羊公碑字在,读罢泪沾襟. 解读: 岘山位于诗人故乡襄阳,山上有纪念西晋名将羊祜的碑文.历史上羊祜在镇守襄阳时,常到山上置酒 ...
-
唐诗解读——刘长卿之《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注: 苍山远:山路崎岖,旅途漫长. 白屋:古代贫民住的房子. 柴门:用柴木做的简陋的门. 解读: 全诗用凝练白描的手法描绘了一幅暮夜投宿.风雪人归的 ...
-
唐诗解读——王维之《送秘书晁监还日本国》
积水不可极,安知沧海东. 九州何处远,万里若乘空. 向国唯看日,归帆但信风. 鳌身映天黑,鱼眼射波红. 乡树扶桑外,主人孤岛中. 别离方异域,音信若为通. 注: 秘书晁监:即晁衡.日本名阿倍仲麻吕.新 ...
-
唐诗解读——王维之《过感化寺昙兴上人山院》
暮持筇竹杖,相待虎谿头. 催客闻山响,归房逐水流. 野花丛发好,谷鸟一声幽. 夜坐空林寂,松风直似秋. 注: 感化寺:亦作"感配寺""化感寺".在陕西蓝田. 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