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文化的本体论比较与国学知识体系模型建构(上)

(0)

相关推荐

  • 诱变终极哲学所必须的一致性认知标准体系

    正因为在客观视角下,人和任何生物的生存状态都有与意识相关的知行合一性,但西方哲学却从不特别关注这一点,所以在逻辑认知架构上,西方哲学因为比中国传统理认知架构更缺少明确的一致性认知基准,所以即便有宗教信 ...

  • 闭合哲学开放性的机缘(连载之二十三)

    从主客观一致性的角度,如今的人类文明,因为科技的日新月异,人所能享受的与物质文明配套的物理自由已经远超精神文明所能提供的思想自由,这意味着,人类文明已然发展到即将走向终极主观成熟的变局的关键临界时刻, ...

  • 关于终极自圆其说——一个终极方法论命题

    随着<通过哲学的常识化转向诱变终极哲学>的收尾,我自主建构的哲学常识化转向理论体系已经完成了预期的终极自圆其说目标. 这里所谓的终极自圆其说,是一个与终极哲学相关的终极方法论命题,是指通过 ...

  • 没人真懂本体论的后果

    听众朋友们,大家好: 为了正常切入哲学的常识化普及工作,经过新视角下对哲学的反复梳理,上一讲,我概括地介绍了自己的哲学常识化转向理论体系只做了一件事儿,也即,我只证明了旧哲学盲目追求真理是错误的,是世 ...

  • 形而上学与形而下学之间的整体一致性

    最近对自下而上地建构终极自圆其说理论体系有些厌倦了,耗费心血不说,心中的想法总是不能通过文字得到全然清晰表达,加之相关内容在现实生活和自媒体上的反馈总不尽如人意,不免心灰意冷. 可转念又想,既然整个人 ...

  • 复杂性,科学,方法论?

    石头兄弟希望我们可以从复杂性的视角看一下微服务,但迟迟未能动笔.因为本着"澄清概念,判定标准,构建系统"的一般原则,虽然微服务已经有了很多的文字描述,那么复杂性到底是什么呢?只是编 ...

  • 书法学科视阈下的书法批评史的叙述与研究

    [摘 要]书法学的身份危机.学科间的信息不对称以及学科间难以对话的尴尬处境产生了"陈振濂之问".书法学研究无法与其他学科对话的原因主要在于:统一学科范式的缺乏.过于强调接受&quo ...

  • 终极哲学将为科学打开终极创新空间

    最近从可知论和不可知论对比关系上找到了驾轻就熟的感觉,细想之下,相对于哲学常识化转向理论可能的终极性突破,旧哲学的可知论之所以一直束手无策于与不可知论的终极对抗,原因都出在没有一个可知论思想体系能够代 ...

  • 实现终极自圆其说的理论基础

    在新的自上而下的理论视角下,我已经常识化地向大家介绍了人类在旧哲学领域不能终极自圆其说的原因,希望您已经常识化地认识到,正是因为旧哲学界对逻辑这样重要的哲学基础概念,竟然集体无知到骑驴找驴的灯下黑的程 ...

  • 专业哲学需要通过本体论创新自证清白

    哲学常识化转向理论认为,正因为人类的集体逻辑天花板未破,所以在一致性无法终极自圆其说状态之下,人类文明在进步中同时衍生了种类繁多的专业壁垒待解,因此透过一切文明局限与人的自圆其说水平相关联的直接性,我 ...

  • 会议纪要 | 研究方法背后的认识论范式

    2020年5月24日9时,"研究方法背后:认识论范式的碰撞与交汇"专题讨论会如期举行,这也是比较历史分析系列线上活动的第二期.本期的两位主讲人分别是浙江大学文科"百人计划 ...

  • 哲学常识化转向的终极性内因(连载之二)

    哲学常识化转向理论,之所以敢自诩终极,就是因为经过系统分析和论证,我发现,建构终极本体论,既是建构终极认识论的逻辑前提,又是建构终极方法论的前提,只有建构起终极本体论,人类的认识论才算完满,而这种完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