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哥窑研究的最新成果——2017故宫博物院哥窑学术研讨会

(0)

相关推荐

  • 中国陶瓷史的“疑案”一传世哥窑

    哥窑堪称中国陶瓷史上最著名的瓷窑之一,也是存在最多悬念而未解决问题的瓷窑之一,历来备受关注.由于哥窑在宋代文献中找不到任何有关它的记载,元.明两代文献记载或语焉不详,或不尽可信,加上迄今为止尚未发现烧 ...

  • 龙泉青瓷作为宫廷御用器物的演变历程

    龙泉窑青瓷出现于北宋初期,至南宋/元时期成为中国烧制最成功的瓷器窑口.北宋龙泉青釉和越窑非常相似. Lot2804北宋 龙泉窑刻花双系盘口盖瓶 尺寸高26.6cm 估价HKD 1,000,000 ~ ...

  • 50图中国青瓷,龙泉青瓷遍天下,汝瓷存世不足百件?

    宋代窑业大兴,百窑争鸣,无论是率先开启瓷器篇章的青瓷,还是突破"南青"独揽天下的白瓷,或是独树一帜的黑釉瓷,皆在中国陶瓷史上皆留下绚丽篇章. 同为青瓷,为什么龙泉青瓷走向全世界,而 ...

  • 关于哥窑研究的最新成果认定结果刍议

    --记2017年故宫博物院哥窑学术研讨会结论商榷 汤育智 [摘要]:据文献记载,哥窑和官窑北宋和南宋皆有,后世多有仿制,有正窑口和付窑口,一般北宋官窑是修内司,南宋赵构兵败至杭州建立南宋政权,传承北宋 ...

  • 珍贵难得 |“金丝铁线”故宫博物院哥窑瓷器展(四)完结篇

    哥窑是汉族传统制瓷工艺中的稀世珍品,明代文献中记载的宋代五大名窑之一,历来受到收藏家.鉴赏家.考古学家等专家学者的重视和关注,对哥窑的课题研究从未间断且方兴未艾.然而到现在未找到确切窑址. 哥窑瓷器非 ...

  • 珍贵难得 |“金丝铁线”故宫博物院哥窑瓷器展(二)

    哥窑是汉族传统制瓷工艺中的稀世珍品,明代文献中记载的宋代五大名窑之一,历来受到收藏家.鉴赏家.考古学家等专家学者的重视和关注,对哥窑的课题研究从未间断且方兴未艾.然而到现在未找到确切窑址. 哥窑瓷器非 ...

  • 珍贵难得 |“金丝铁线”故宫博物院哥窑瓷器展(一)

    哥窑是汉族传统制瓷工艺中的稀世珍品,明代文献中记载的宋代五大名窑之一,历来受到收藏家.鉴赏家.考古学家等专家学者的重视和关注,对哥窑的课题研究从未间断且方兴未艾.然而到现在未找到确切窑址. 哥窑瓷器非 ...

  • 金丝铁线——故宫博物院哥窑瓷器展

    在中国陶瓷发展史上,汝窑.官窑.哥窑.定窑.钧窑合称"五大名窑".故宫博物院是收藏传世"五大名窑"瓷器数量最多.质量最精的国家级博物馆之一,且多数藏品属于原清宫 ...

  • 神秘哥窑之争:谁说故宫传世哥瓷身份有疑

    宋代"五大名窑"中的哥窑一直蒙着一层神秘的面纱,因为从元代开始,人们就只闻其显赫的名声而不见其窑址,只能从文献的只言片语的描述中展开遐想--随着近几年考古工作的不断推进,发现得越来 ...

  • 故宫博物院汝窑瓷器展(精华)

    汝窑之所以被后世推为「五大名窑」之首,最重要的原因是其产品所施淡天青色釉清淡含蓄.不温不火,满足了古代文人士大夫的审美追求.汝窑青瓷选料精心.做工考究.胎体较薄,绝大多数都光素无纹饰,个别采用刻.印花 ...

  • 清淡含蓄——故宫博物院汝窑瓷器展全记录

    宋徽宗笃信道教,以"静为依归",崇尚自然含蓄.清淡质朴的审美观.汝窑瓷器薄如纸.明如镜.青如天.面如玉,天青色釉的幽玄静谧, 正适宜这种审美情趣.'五大名窑,汝窑为魁',汝窑是中国 ...

  • 清代 · 仿钧窑变釉杏圆瓶(故宫博物院)

    清代 · 仿钧窑变釉杏圆瓶(故宫博物院) 来源:故宫博物院 时间:2021年05月20日 阅读量:566 字体大小:  默认 清 · 宣统 高30厘米  口横10.5厘米 口纵9厘米 足横12厘米 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