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第八讲——“孝”的因材施教

(0)

相关推荐

  • 且将孝道寄心田——《论语》悟读【23】

    最是人间重晚晴,且将孝道寄心田. <论语>第二篇第七章: [原文]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译文] 子游请教什么 ...

  • 先秦儒家的忠孝观及其现代启示(二)

    <先秦儒家的忠孝观及其现代启示> 曾子是继孔子之后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其思想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曾子思想的影响下,孝文化在嘉祥得到不断发展.2017海峡两岸(嘉祥)曾子思 ...

  • 素说论语:八佾篇(02)

    一原文八佾第三3.02 三家者以雍彻.子曰:"相维辟公,天子穆穆.奚取于三家之堂!"[试解]孟孙.叔孙.季孙三家大夫在举行家祭时,祭礼结束撤席的时候却让乐师们唱起了<雍> ...

  • 素说论语:八佾篇(03)

    一原文八佾第三3.03 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试解]孔老师说:"一个人的内心之中没有了仁德,却讲谦让敬人的礼,这有什么用呢!一个人的内心之中没有 ...

  • 素说论语:八佾篇(04)

    一原文八佾第三3.04 林放问礼之本.子曰:"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试解]林放向老师请教礼的根本.孔老师告诉林放说:"你提到的问题意义重大啊 ...

  • 素说论语:八佾篇(05)

    一原文八佾第三3.05 子曰:"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试解]孔老师说:"边远的夷狄之国虽然有君主,但是没有礼乐文明:还不如中国虽无君主,而能一秉周礼的礼乐文明好 ...

  • 素说论语:八佾篇(06)

    一原文八佾第三3.06 季氏旅于泰山.子谓冉有曰:"女弗能救与?"对曰:"不能."子曰:"呜呼!曾谓泰山不如林放乎!"[试解]泰山是鲁国与齐 ...

  • 素说论语:八佾篇(07)

    一原文八佾第三3.07 子曰:"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试解]孔老师说:"君子当以胸怀仁德为本,以通明礼教的精神与内涵为修行的着手处,故其 ...

  • 素说论语:八佾篇(08)

    一原文八佾第三3.08 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曰:"礼后乎?"子曰:"起予 ...

  • 素说论语:八佾篇(09)

    一原文八佾第三3.09 子曰:"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征之矣."[试解]孔老师说:"夏代的礼仪我能够讲述,但是在 ...

  • 素说论语:八佾篇(10、11)

    一原文八佾第三3.10-11 子曰:"禘,自既灌而往者,吾不欲观之矣."或问禘之说.子曰:"不知也.知其说者之于天下也,其如示诸斯乎!"指其掌.[试解]孔老师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