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文《燕侯旨鼎》铭文、释义(附临摹作品)
相关推荐
-
春秋战国的那些人和事儿(二)打字整理不易,请点赞评论收藏谢谢
齐桓公篇 彼黍离离,彼稷之苗. 行迈靡靡,中心摇摇.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这首<黍离>是东周士大夫行役途经宗周故都看到原来宏大气派的宗庙宫室变成一 ...
-
西周灭商之后,是如何有效控制诸侯国的,朝觐真的管用?
虽然分封制度为西周初期的繁荣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当今天的历史学习者在以"上帝视角"审视了西周历史之后,常常会认为这项制度虽然带来了利益,但是其消极的一面也非常明显--分封制度为诸 ...
-
#每日学论语#3.26【2016-9-11】
#每日学论语#3.26[2016-9-11] [原文] 子曰:"居上不宽,为礼不敬,临丧不哀.吾何以观之哉?" [译文] 孔子说:"居于执政地位的人却不能宽厚待人,行礼的 ...
-
小国贵族违反祖制,制作的奢华酒具流传千年,现已是惊艳文物
我们对于东周春秋的历史,往往仅限于那几个耳熟能详的强国.其实,春秋时期的诸侯国很多,史料之中至少记录了120多个.由于有些国家实在太小,那段时光离我们又有两千多年,所以被掩埋在历史的尘埃之中,不被后人 ...
-
【汉字文化公开课】金文,青铜器上的历史(一)
金文 因刻于青铜器之上 故又称之为青铜器铭文 又因古代青铜器物往往为钟或鼎 故又称之为钟鼎文 于古人而言 钟是乐器 一般人家绝无仅有 鼎是礼器 非贵族之家不可得见 二者地位的尊贵 也彰显着金文的地位 ...
-
西周中期到春秋中期的青铜器及周代用鼎制度
一.西周中期的变化 周穆王时期,青铜器发生了一些显著的变化,特点是: 1.酒器显著减少 商人好酒,酗[xù]酒是亡国原因之一.<史记>里记载商纣王本不是一个无能之辈,他"闻见甚敏 ...
-
西周重器三年兴壶铭文拓本
西周重器三年兴壶铭文拓本,怀疑翻模勿跟.1976年陕西省扶风县庄出土,通高65.42厘米,口径19.7厘米,腹深48.42厘米,盖榫外侧有铭文六十字,大意为:周王三年九日丁已丑日,周王在郑国举行飨礼, ...
-
西周金文欣赏《颂鼎铭文》,被后世称为临习金文书法的最理想范本之一!
西周金文欣赏<颂鼎铭文>拓本,附释文对照大篆图片7张. <颂鼎铭文>是西周晚期金文大篆中成熟意味最明显的作品,被后世称为临习金文书法的最理想的范本之一. 一起学篆书 篆友喜欢本 ...
-
西周金文欣赏《颂鼎铭文》拓本
琍爾08-27阅读 126西周金文欣赏<颂鼎铭文>拓本,附释文对照大篆图片7张.<颂鼎铭文>是西周晚期金文大篆中成熟意味最明显的作品,被后世称为临习金文书法的最理想的范本之一. ...
-
一个字 美!——阿部智幸水彩画欣赏(51P)附临摹作品
阿部智幸,日本代表性水彩画家.1959年出生于日本山形县酒田市,曾任新闻社设计师.美术教师. 他擅长以自然景色入画,以情造境,用画笔记录身边的风景,描绘光的节奏和韵律,表现生活中的宁静美好和内心的感动 ...
-
金文资料:国家博物馆藏三代彝鼎铭文欣赏
彝器,中国古代青铜器中礼器的通称,也称"尊彝".铭文就是铸造在青铜器上的文字,说明原由.纪念或祭祀的人物.事情等. 食器·鼎铭文拓片 西周早期 厚趠方鼎 释文:唯王来各于成周/年. ...
-
青铜器铭文拓片(临摹)腾侯方鼎 折觥
铭文为 滕侯作宝尊彝 西周早期 折觥 (gong) 说明:1976年12月陕西省扶风县庄白村一号西周青铜器窖藏出土,陕西省周原博物馆藏. 通高28.7cm 腹深12.5cm 口宽11.8cm 口横7c ...
-
中山王鼎铭文单字(甲骨文、金文、小篆)的演化过程总结(之一)
豆瓣 豆瓣App记录你的书影音生活打开App 用 App 打开 更多优质原创内容 极速下载 打开 中山王鼎铭文单字(甲骨文.金文.小篆)的演化过程总结(之一) 世上行人 2014-11-05 22:5 ...
-
《颂鼎铭文》欣赏 西周金文欣...
<颂鼎铭文>欣赏 西周金文欣赏<颂鼎铭文>拓本,<颂鼎铭文>是西周晚期金文大篆中成熟意味最明显的作品,被后世称为临习金文书法的最理想的范本之一.看似简单易临摹,很难 ...
-
燕侯盾饰:首博燕地青铜艺术精品展
三銎刀 草原牌 燕侯盾饰 首都博物馆燕地青铜精品展上篇 "燕地青铜艺术精品展"以反映燕国青铜器文化面貌为主线,从铸造技术.造型.纹饰诸方面展示北京最早的青铜艺术.展览分为两部分 ...
-
毛公鼎铭文(附释文)
毛公鼎铭文,专指西周晚期青铜器物毛公鼎之铭文,道光末年出土于陕西省宝鸡市岐山县.由作器人毛公(厂音)得名.直耳,半球腹,矮短的兽蹄形足,口沿饰环带状的重环纹.铭文32行499字,乃现存最长的铭文:完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