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大学在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领域取得重大研究进展
相关推荐
-
【动态】大连化物所研制出比能量>140Wh/kg并可实现≤6min快充的钠离子电池器件
近日,大连化物所储能技术研究部(DNL17)李先锋研究员.郑琼副研究员团队在高比能量.高比功率.高安全性钠离子电池技术研发方面取得新进展. 经中检集团南方测试股份有限公司的三方测试,该团队自主研制的5 ...
-
一文看懂钠离子电池优劣势
日前,科技日报报道了关于钠离子电池的文章:<物美价廉,钠离子电池或成我国能源超车新赛道>.文中指出在科技部高技术研究发展中心近期组织的"2020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评 ...
-
宁德时代钠离子电池最新消息及钠离子电池产业链相关公司
一.电池材料体系 1. 正极材料的改变:普鲁士白和层状氧化物,克容量达到了160mAh/g,与现有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相当: 2. 电解液的改变:新型独特电解液体系,在制造工艺方面可以与目前的锂离子电池 ...
-
一文了解钠离子电池电极材料
据中国科学院炭材料重点实验室副主任陈成猛介绍,无烟煤固定碳含量高,在电容炭.锂电池负极材料等炭基新材料方面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电容炭是超级电容器的核心材料,无烟煤所制备的电容炭具有较高的比表面积和比容量 ...
-
钠离子电池核心公司
钠离子电池龙头股解析及排名: 1.宁德时代(300750),公司钠离子电池研发成功,第一代钠离子电池,电芯单体能量密度已经达到了160Wh,为目前全球最高水平.在常温下充电15分钟,电量可达80%.而 ...
-
四十年都未大规模商用的钠离子电池再次改变认知
硅谷密探8小时前 关注 解决电动汽车电池痛点,"钠"电池行吗? 低温续航减半.冬天汽车(纯电动汽车)趴窝,时不时电池起火.充电以小时计算--电动汽车困在动力电池里. 在此前< ...
-
原来雷军的“小米造车”这么牛?全球首发硅氧负极电池!
2021年上海国际车展--或许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以电动汽车为核心展品的国际A级汽车工业展.因此本年度上海车展也成了全球关注的焦点.--当然对于出现这样的现况,很多人的第一反应竟然是:世道变化的如此之快 ...
-
复旦周永宁课题组AEnM:调控钠占位方式提高P2型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
MaterialsViews MaterialsViews 今天 锂离子电池快速商业化,促进了人类存储和利用清洁能源的效率,并广泛应用于移动通讯和新能源汽车领域.由于锂资源的分布不均和成本的不断攀升, ...
-
中科大陈春华《ACS AMI》:空心球结构的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
日前,中科大陈春华团队结合了NaFePO4和Na2FeP2O7在容量.稳定性和成本方面的优点,采用可规模化的喷雾干燥方法合成了碳包覆空心球结构的Na4Fe3(PO4)2(P2O7)/C颗粒用作钠离子电 ...
-
南科大任富增团队在骨科植入材料领域取得系列研究进展
近期,南方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副教授任富增课题组在生物医用骨科植入材料方面取得一系列研究进展,在国际知名期刊连续发表5篇论文. 由于人口老龄化.意外事故及骨组织疾病等原因,每年有不计其数的骨受损患 ...
-
南京大学:“钉扎效应”助力零应变钠离子电池层状正极材料|能源学人
[研究背景] 钠离子电池被广泛认为是大规模储能的有利候选者.作为钠离子电池重要的组成部分,正极占据了整个电池约三分之一的成本,同时决定着整个电池的输出电压.容量和安全性.在众多的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中, ...
-
钠离子电池领域11只相关概念股
Na+离子电池会成为未来主流吗? 中盐化工600328 多重金叉公司是全球领先的金属钠生产厂家,规模最大,成本最低,技术质量最好 圣阳股份002580 公司目前的主要产品为锂离子电池及系统.铅蓄电池及 ...
-
石墨烯基材料作为钠离子电池阳极材料的最新进展
钠离子电池(SIB)已成为储能应用中锂离子电池(LIB)的有前途的替代品,这归因于钠资源丰富,成本低以及类似的电化学性能.然而,与Li +相比,Na +的大半径和高摩尔质量导致在充电/放电期间的大体积 ...
-
【脱水研报】周末大热!类比2014年的锂电池,钠离子电池产 业发展到底怎么样了?
周末大热!类比2014年的锂电池,钠离子电池产 业发展到底怎么样了?车身制造的大变革,特斯 拉将率先使用这种压铸技术,拉动设备需求-- 0523脱水研报 摘要: 1.钠电池:宁德时代5月21日召开的股 ...
-
宁德时代将发布钠离子电池!
事件:5月21日盘后,宁德时代宣布将于7月展示钠离子电池. 2021年5月21日,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在股东大会上透露,今年7月份左右将发布钠离子电池,由此引发了市场最近的关注. 在2020年,宁德时 ...
-
科学家打造出锂电池替代品,钠离子电池商业化加速
2020-06-02 15:54:51 来源: 作者: 摘要:据媒体报道,华盛顿州立大学的科学家们提出一种设计方案,解决了不活动的钠晶体往往会聚集在阴极的表面并最终导致电池死亡无法再发电的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