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爱情诗赏析《秋季到来和蕾莉之死(节选)》〔波斯〕内札米

〔波斯〕 内札米*

蕾莉向母亲披露心底的隐秘,

倾吐心事,把唇边的门儿开启。

“啊,妈妈,事到如今还有什么办法?

小鹿已经把含毒的乳汁吞下。

我如今已是一只脚跨到门外,

要走的人了,请别再把我责怪。

我受尽了折磨,这算什么爱情?!

我受尽了煎熬,这算什么人生?!

漫长的岁月我一直默默忍受,

如今话到了嘴边,把心事向你披露。

因为我知道我已奄奄一息,

人到临终还有什么不宣之秘?

当我掀开覆盖着秘密的幕布,

就要启程上路,我已认定归途。

请伸手再抱一抱我的双肩,我与你本是骨血相连。

当我万念皆休,魂断身亡,

魂断身亡时,心上人不在近旁。

描眉的眉黛要心上人的一路风尘,

着青戴孝要他的一颗痴心。

滴洒的香水要用他的两行热泪,

熏香的香料要的是他的满腹伤悲。

覆盖躯体的黄花要他憔悴的容颜,

防腐的妙药是他凄惨的呻吟哀叹。

我是殉情之人,尸布要染成鲜红,

让它像我的喜期一样彩色馥浓。

要把我打扮得像出嫁的新娘,

下葬时,盖头要蒙在头上。

为我而流浪的人若得到消息,

知道我已离开家门从此远去。

我料定他会远道前来奔丧,

赶来哭灵悼念,情深意长。

当他伏身扑倒在我的坟上,

心想着情人,眼前却是黄土茫茫。

这流浪人会抱住我的孤坟,

失声悲泣,痛苦呻吟。

他是我的心上人,我们无比亲密,

你看到了他又会把我忆起。

看在真主面上,对他请相待以礼,

不要态度冷淡,不要卑视嫌弃。

要安慰那被刺伤的心,体贴他的心情,

要原原本本向他述说见到的情景。

我自始至终对他真心热爱,

你也要像我一样对他尽情款待。

你说:“蕾莉辞别这充满忧愁的人间,

最终挣脱了束缚她的锁链。

她辞世而去时心里还放不下你,

她永远思念着你,虽已葬身地底。

她自始至终忠于对你的爱情,

终于还是为这爱情而牺牲。”

当他问到我怎样辞世而去,

请告他:“临终还怀着对你的情意。

当她在世上弥留之际,

整个的心仍然挂念着你。

当她在对你的思念中把眼闭上,

还怀着对你的情意作为旅途的干粮。

此刻她虽然已葬身地底,

心中仍痛苦地思念着你。

她像望乡鬼魂向你张望,

看你能不能把她赶上。

她伫足瞭望,频频回首,

看你能不能跟她一道儿走。

你切莫使她焦心等待,望眼欲穿,

去投身大地宝库,赶到她的身边。”

说完此话她脸上珠泪纵横,

打点行装,就要动身起程。

一经披露了心底的秘密,

思念着情人,一丝丝地咽气。

(张鸿年 译)

《秋季到来和蕾莉之死》,选自中古波斯著名诗人内札米代表作《蕾莉和马杰农》的第46章。

内札米(1141~1209),全名为伊里亚斯·本·尤素福·本·札基·本·穆阿耶德·内札米·甘泽维,生活于塞尔柱王朝后期的甘泽城(现在阿塞拜疆境内)。他是一个虔诚的伊斯兰教徒,对神学、哲学、数学、化学、医学和天文学都有研究;不仅精通阿拉伯语、波斯语,而且熟悉格鲁吉亚、亚美尼亚语。他的著名代表作是《五卷书》:《秘室之库》(1176)、《霍斯陆与西琳》(1181)、《蕾莉与马杰农》(1188)、《七美人》(又译《七美图》,1197)和《亚历山大》(1200),都是长篇叙事诗。然而,他也精于抒情诗的创作。

《蕾莉与马杰农》,同我国的《梁山伯与祝英台》极其相似,被誉为东方的《罗密欧与朱丽叶》,是中古波斯文学的瑰丽遗产。

这一叙事长诗的故事梗概大致是这样:阿拉伯阿梅利族的富家子弟葛斯,貌美超群;在学校里,与并肩读书的同窗蕾莉相爱。她是另一部族的、圆月般漂亮的姑娘。他们二人心心相印,柔情蜜意,欢度时光。陷入情网的葛斯长吁短叹,神志癫狂,人们送他一个外号——马杰农(“疯子”的意思)。二人的隐情被人发现后,蕾莉被接回家中,身遭囚禁,马杰农满腔离愁别恨。他暗自亲吻情人家的门楣,徘徊在心上人帐蓬周围。父亲疼爱独生儿子,苦苦相劝,马杰农不听,父亲只好为儿子亲自到蕾莉家求婚,不仅未成,反遭羞辱。为了使马杰农摆脱爱情的忧烦,不再痴迷巅狂四处流浪,父亲带他到麦加朝圣。但是,他抓住圣殿门环,向真主倾诉对蕾莉的一往深情。有一好心人——伊本·萨拉姆想要帮助马杰农,代为求婚,又遭拒绝。又有一义士——努法尔,为了成全马杰农的好事,曾两次攻战蕾莉部族,也未能如愿。蕾莉被父亲嫁出,然而,她不与丈夫同床;始终垂情于马杰农。此后,丈夫在忧郁中死去。一个落叶片片、秋风阵阵的季节,蕾莉也悲愤地离开人间。马杰农赶来吊丧,他头顶情人的坟墓,倾诉衷肠,珠泪成行。他长年悲痛,寸步不离蕾莉墓地,终于双眼紧闭,永远睡去。人们掘开蕾莉的墓地,将二人合葬在一起。他们再也听不到流言蜚语。花园似的墓地,有情人常来瞻仰息憩。

这本来是一个古老的阿拉伯民间故事,长期在人们群众中间口耳相传,许多诗人利用这一题材进行创作,但是,内札米的《蕾莉与马杰农》却反映了同类作品的最高水平。长诗问世后,影响广泛,据统计:效仿之作,多达40部以上,这在世界文学史上,也是罕见的。

《秋季到来和蕾莉之死》,是全诗故事情节的高潮,其中蕾莉在死前向母亲吐露心底隐痛一节,描写精彩,显示了诗人卓越的艺术成就,体现了鲜明的民族风格,被誉为阿拉伯诗歌的典范。

诗中蕾莉的第一句话:“呵,妈妈,事到如今还有什么办法? 小鹿已经把含毒的乳汁吞下。”诗人利用两个恰切的比喻,表现了黑暗势力对一个无辜姑娘人身自由的残害:蕾莉像一只天真无邪、纯洁善良的小鹿,竟遭到了残酷的传统习俗这一封建主义“含毒的乳汁”的虐杀。在长期遭受压迫的人民大众之中。妇女的地位更加悲惨。这句诗,真实地反映了封建社会中善良妇女的处境和命运。

蕾莉对母亲吐露了长期郁积在心头的痛苦和愤懑:“我受尽了折磨,这算是什么爱情?! 我受尽了煎熬,这算是什么人生?!”在这里,抒发了一个娴静少女对爱情的折磨者、人生的煎熬者——黑暗势力的强烈不满和坚决反抗。蕾莉的抗议和谴责,是掷向封建主义堡垒的投枪,也是闪烁在波斯黑暗王国中的一线光明。在这一线光明中蕴涵着一个倍受摧残的贤淑姑娘对美好爱情和真正人生的焦急渴望和热切追求,反映了被压迫群众对人格、尊严和自由的炽烈的向往。

当蕾莉“万念俱休魂断身亡”之际,尚有一念恋恋不舍:“心上人不在身旁。”诗人借助于奇妙的艺术想像、生动的心理描写展示了蕾莉对心上人魂萦魄绕的思念:“描眉的眉黛要心上人的一路风尘,/着青戴孝要的是他的一颗痴心。/滴洒的香水要用他的两行热泪,/熏香的香料要的是他的满腹悲伤。/覆盖躯体的黄花要他憔悴的容颜,/防腐的妙药是他凄惨的叹息呻吟哀叹。/我是殉情之人,尸布要染成鲜红,/让它像我的喜期一样彩色馥浓。/要把我打扮得像出嫁的新娘,/下葬时,盖头要蒙在头上。”在这里,“诗人把阿拉伯民族死者成殓时的风俗仪礼与想像中马杰农奔丧而来的凄惨情状与哀伤心境巧妙地结合在一起。马杰农的仆仆风尘,哀伤的热泪和憔悴的颜面都化作为蕾莉描眉的眉黛、防腐的药物和遗体四周的黄花,她生前不能与自己情人聚首,希望死后心上人陪伴着他。”(张鸿年:《<蕾莉与马杰农>与<罗密欧与朱丽叶>》)

蕾莉坚信马杰农会来奔丧,她再三请求母亲转告马杰农:“她自始至终忠于对你的爱情,终于还是为这爱情而牺牲”;“她伫足瞭望,频频回首,看你能不能跟她一道儿走。/你切莫使她焦心等待,望眼欲穿,/去投身大地宝库,赶到她的身边。”这一切都生动地表现了蕾莉对马杰农誓死不变的忠贞爱情。她在焦急等待:在冥府中即将获得的在人间难以实现的新婚欢乐。今生的海誓山盟,必将化作来世的鸾凤和鸣。

蕾莉死前对母亲的披肝沥胆的话语,是惊天动地的爱情宣言,是对妇女自由的有力呼唤。在诗人笔下展示的蕾莉的叛逆性格,产生了动人心弦的艺术效果。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