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附汤,四逆汤,通脉四逆汤
相关推荐
-
2.1,真武汤治疗盗汗
周亚林医案:张某某,男,43岁,1987年12月15日诊.盗汗六年,每二三天挨次,虽多法治疗而不效.近半年来盗汗加剧,每至下半夜即汗出湿衣,渗及被褥,醒后汗止,全身发凉,白日困乏无力,动则心慌,颜面惨 ...
-
《金匮悬解》下利——四逆汤,桂枝汤,通脉四逆汤,小承气汤
下利十 下利,脉反弦,发热身汗者,愈. 下利,脉沉而弦者,水寒而木陷也.今弦而不沉,是乙木有升达之意,再见发热身汗,则下陷之阳,已升于上,故愈. 1 下利为阴证,脉当沉迟或脉沉弦,今脉弦而不沉者,阳回 ...
-
经方心裁(151)四逆汤(附:通脉四逆汤、四逆加人参汤):妊娠身冷、小腹寒冷 -- 马氏妇科
四逆汤(附:通脉四逆汤.四逆加人参汤) [原文] 1.参阅"甘草干姜汤"条.<伤寒论>(29) 2.伤寒,医下之,续得下利,清谷不止,身疼痛者,急当救里:后身疼痛,清 ...
-
几个四逆汤的区别(四逆汤、附子汤、通脉四逆汤、白通汤的区别)
日期:2021-03-24 15:59:05 来源:倪海厦专辑 几个四逆汤的区别,以上思维导图内容跟据倪师所讲<伤寒论> 四逆汤.附子汤.通脉四逆汤.白通汤的区别,由@故乡的云制作. ...
-
如何鉴别通脉四逆汤与四逆汤?
第317条 少阴病,下利清谷,里寒外热,手足厥逆,脉微欲绝,身反不恶寒,其人面色赤,或腹痛,或干呕,或咽痛,或利止脉不出者,通脉四逆汤主之. "少阴病,下利清谷",这里的&quo ...
-
《伤寒论》的附子 《伤寒论》的附子有生附子和炮附子两种。除了姜附汤(四逆汤,通脉四逆汤,白通汤)用生...
<伤寒论>的附子有生附子和炮附子两种.除了姜附汤(四逆汤,通脉四逆汤,白通汤)用生附子,其余都是用炮附子. 生附子大毒,为本经下品,功用回阳救逆,可见<伤寒论>的姜附汤专为急危 ...
-
寒甚而厥,四逆汤;里寒外热,通脉四逆汤;...
寒甚而厥,四逆汤: 里寒外热,通脉四逆汤: 热邪传里,四逆散.
-
四、自利不渴者,属太阴,以〔其〕脏有寒(指胃肠虚寒而言。)故也,当温之,宜〔服〕四逆(汤)〔辈〕(指四逆汤一类的方剂,如四逆汤、白通汤、通脉四逆汤之类。)。原文277
四.自利不渴者,属太阴,以[其]脏有寒(指胃肠虚寒而言.)故也,当温之,宜[服]四逆(汤)[辈](指四逆汤一类的方剂,如四逆汤.白通汤.通脉四逆汤之类.).原文277 [郑论] 按自利之人,每多口渴 ...
-
四逆汤·参附汤
四逆汤<伤寒论> 少阴病,脉沉者,急温之,宜四逆汤. 四逆汤方 甘草二两(炙) 干姜一两半 附子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 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温再服.强人可 ...
-
对茯苓四逆汤的思考与实践
作者/周威 茯苓四逆汤是<伤寒论>中的沧海遗珠,医家对此方少有关注.笔者在临证时发现适用此方的场合并不少见.故不揣简陋,将自己对茯苓四逆汤的思考与实践,简述如下,供同仁参考. 一.文献考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