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难以忘怀的地方

今天是上海解放七十周年纪念日。

想起十年的今天,上海解放六十周年纪念日,曾陪父亲看电视,并写下了一篇博文。

去电脑文件夹里查找出2009年5月27日晚发表在博客上的博文,重读此文,感慨不已。

十年了,光阴似箭,记得那时每天一篇博文上传,与全国各地的博友们交流甚欢,既是学习,更是相互促进。可现在,网易停运了博客,虽然我的博客每天仍有访问量,可我自己却无法上传新的博文,只能在其他平台上传文字和图片。许多朋友见面仍会关切地询问:“怎么现在看不到博客更新了?”

今晚又重新登陆博客,看着曾经自己设计的模板已经不知去向。打开十年前撰写的博文,决定今天不重写了,今年父亲已经九十多高龄,为了纪念父母曾经工作过的地方,就用十年前的这篇与大家分享,更有意义。

2019年春节前我在上海站留影

上海——难以忘怀的地方

(作于2009年5月27日)

今天晚饭时,父亲说等会要准时看《东方卫视》的节目,我望着父亲:是不是晚上有特别节目?父亲说:今天是上海解放60周年纪念日,上海解放那天我们正在上海,所以晚上想看看上海的《东方卫视》电视台的文艺晚会。我会意地点点头,知道上海电视台和宁夏电视台是父亲除了中央电视台和江苏、南京电视台之外经常看的2个电视频道。

吃过饭,我早早地陪着父亲坐在电视机前,7点半《东方卫视》的“向祖国汇报--庆祝上海解放60周年大型文艺晚会”准时在《解放区的天是明朗的天》的歌声中开始直播。“陈毅市长”的“我不怕上海将我染黑了,我陈毅要将上海染得一片通红”的宣言将晚会带回到了60年前的时空。

“五六十年代老歌联唱”中的第一首歌是《工人阶级是硬骨头》,一曲唱毕,父亲说话了:我不是在挑刺哦,那个时候是唱这歌,可这演员的头发不象,那时人都是短发,而这演员的头发太长。我笑父亲太较真。可父亲却说:既然是表现那个时代,首先就要象。我问父亲:那服装对吗?这节目中是穿了工装裤,那时工人应该都穿工装裤吧?父亲表示:服装就不说了,这是舞台上表演。呵呵,我不由地为八十多高龄父亲还跟得上形势而高兴。

接下来是《南京路上好八连》、《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等,听着一首首我儿时熟悉的旋律,不由地被感染着。我问父亲:上海解放时你和妈妈在上海,解放那天的情况记得吗?父亲不假思索:记得!5月27日早晨一起来就看见窗外马路边上坐着二排解放军,我们就知道上海解放了。

“打枪了吗?”

“没有。”

“打炮了吗?”

“没有。”

“那一点声音都没听到啊?”我又问。

“一点声音都没有,解放军都坐在马路边上,不一会就站起排队走了。是从徐家汇出上海城的。”

“这么大个上海,没打枪就解放了,真没想到。国民党没抵抗啊?可能是南京这个国民党的首都都解放了,上海他们也就不去守了。”我自说自话。

“国民党都跑了。解放前夕,大家听说要解放了,还有点怕,那天早晨大家先都不敢开门,可后来看看人家解放军也不进来,都坐在马路边上,慢慢地大家都出门了,不一会路上人就多了起来。”60年了,父亲还记得如此清晰。

我问父亲是哪一年到上海的?父亲告诉我:1948年和母亲一道去上海,在那儿工作、生活了整整十年。1958年因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服从组织调配而离开上海去支援西北建设了,在宁夏工作了17年后回到故乡南京。我看着父亲那满头的白发,深深地为父亲的一生而感慨着。年轻时的父亲,也可以说是一个好学、上进、敬业的热血青年,一生奉献给了上海、宁夏和南京,他以榜样的力量教会我们做人、做事。

虽然父亲从1958年离开上海,至今已经61年了,这些年中也回过上海几次,每次回到上海,上海的表姐等亲戚总会善解人意地陪父亲去南京路、人民广场、外滩故地重游,尤其是外滩父亲曾经工作过的那个区域。

1997年我的姨母过80大寿,我们全家前往祝贺,表姐特意在旧时上海的第一高楼“上海国际饭店”设宴祝寿,登上这第一高楼,父亲的心情可想而知了。

2001年,表姐的女儿结婚,我们又一次举家前往祝贺,表姐又陪我们特意去外滩看看父亲曾经工作过的地方,再陪我们登上上海新建的第一高楼“金茂大厦”,从上面直接可以望见上海的“东方明珠”,再一次让父亲领略着上海的巨变。

1997年

80岁的姨母和70岁的父亲在上海外滩

2001年父亲在上海

父亲一直工作到70岁才因母亲身体不好退了下来。父亲从原单位退下后,又应老友之邀进行筹建南京城市信用社,开始了创业之旅,整整为创业进行了十年的探索和努力,现在的上市公司——南京银行的前身就是城市信用社。有时我也会和父亲谈起:您那时进行创业时一定没想到吧?一不小心就创出了一家上市公司,我和您相比,真是惭愧啊!父亲总会轻描淡写地说:我们那时创业,还真没想那么多,只知道为社会做点事,倒是包老(真正的创业领头人)付出了很多很多,包老真是令人敬佩(现在已90多岁的包老仍然每天在财贸系统工作着)。

上海,这片我父母曾经工作、生活过的地方,给我们留下了难以忘怀的记忆,我每次去上海,只要一踏上那片土地,总会油然而生出一种亲切感,这既是因为父母的缘故,也是因为上海解放以来始终以其“春风吹浦江,龙头披彩虹”的风采走在时代的前面,成为名副其实的国际大都市。在那片热土上,我不断地感受着东方文明的神韵,更感悟着大上海一条巨龙昂起来的风采。

1997年姨母80大寿时

我在旧时上海第一高楼

“上海国际饭店”向姨母祝寿

2001年国庆节上海外滩夜景

(这时已经夜间11点多了)

2001年我在上海第一高楼“金茂大厦”

拍的“东方明珠”外景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