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第一长诗赏析:《秦妇吟》/韦庄
相关推荐
-
黄巢咏菊抒豪情,改朝换代志不移|唐宋绝句欣赏(21)
黄巢画像 本文主人公,乃唐末农民起义军领袖黄巢.此君曹州冤句县人,出身盐商家庭,善骑射,少有诗才.成年之后,曾几次应试皆名落孙山,遂满怀愤恨地写了一首<不第后赋菊>后离开了长安,继承祖业成 ...
-
能屈能伸,纵横驰骋,请看唐末农民起义领袖黄巢是怎么炼成的
古迹故事2021-05-28 16:21:51 记得当年草上飞,铁衣著尽著僧衣. 天津桥上无人识,独倚栏干看落晖. 这首诗的名字称作<自画像>,是黄巢仅有的三首诗之一,当然,另外两首诗的名 ...
-
他是位风流诗人,写下家喻户晓的诗句,却隐姓埋名不让人知道
唐诗,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流传下很多脍炙人口的诗句,唐朝,有这么一位诗人,他的一首长篇叙事诗,上至达官贵人,下至黎明百姓都在传颂,可是他本人却很低调,不仅把原作诗稿焚毁了,还不许家人提及.吟诵这首诗,甚 ...
-
北征
杜甫从长安的叛军那里逃到当时唐肃宗所在的凤翔.唐肃宗任他为拾遗.唐肃宗至德二年秋,杜甫请求回处于凤翔北面的鄜州看望家人.肃宗允许.杜甫于是踏上回家之路.他回家之后追忆过往以及路上经历写成此诗. 皇帝二 ...
-
他攻下长安建立大齐,差一点灭掉唐朝,为何十万大军最终兵败渭桥
黄巢攻下潼关,很快就占领了长安,他赶走了唐朝皇帝唐僖宗,登上皇位,定国号为大齐.但是遗憾的是,黄巢大军常年采取流动作战的方式,他们占领的地方没有派兵驻守,他们一走,唐朝官兵很快就又回来占领了.所以,这 ...
-
为何说这首诗它最大的特点,是作者不加议论就让事实本身说话?
唐肃宗乾元元年六月,杜甫由左拾遗贬为华州司功参军.这年冬天,诗人由华州到洛阳看望家人.这时,安禄山已经被他的儿子安庆绪杀死(757年正月),随后,安庆绪率领叛军由洛阳北走渡河(757年十月),退守邺城 ...
-
【风物志】唐代第一长诗,失传千年的《秦妇吟》从莫高窟复出
<秦妇吟>甲本写本P.3381 中国画<秦妇吟> <敦煌零拾>收录韦庄<秦妇吟> 唐朝是一个诗歌的国度,在晚唐诗人中,有一个名叫韦庄的诗人,他的词作也很 ...
-
风物志丨唐代第一长诗,失传千年的《秦妇吟》从莫高窟复出
风物志 唐朝是一个诗歌的国度,在晚唐诗人中,有一个名叫韦庄的诗人,他的词作也很有成就,还是五代时前蜀的宰相.他与温庭筠同为"花间派"代表作家,并称"温韦". 韦 ...
-
「风物志」唐代第一长诗,失传千年的《秦妇吟》从莫高窟复出
「风物志」唐代第一长诗,失传千年的<秦妇吟>从莫高窟复出 2021-06-12 13:37 唐代第一长诗,失传千年的<秦妇吟>从莫高窟复出 <秦妇吟>甲本写本P.3 ...
-
《秦妇吟》韦庄
中和癸卯春三月,洛阳城外花如雪. 东西南北路人绝,绿杨悄悄香尘灭. 路旁忽见如花人,独向绿杨阴下歇. 凤侧鸾欹鬓脚斜,红攒黛敛眉心折. 借问女郎何处来?含颦欲语声先咽. 回头敛袂谢行人,丧乱漂沦何堪 ...
-
韦庄《秦妇吟》欣赏
秦妇吟 韦庄 [唐代] 中和癸卯春三月,洛阳城外花如雪. 东西南北路人绝,绿杨悄悄香尘灭. 路旁忽见如花人,独向绿杨阴下歇. 凤侧鸾欹鬓脚斜,红攒黛敛眉心折. 借问女郎何处来?含颦欲语声先咽. 回头敛 ...
-
(秦妇吟)韦庄
唐僖宗广明元年(880年)黄巢军攻入长安,僖宗出逃成都,韦庄因应试正留在城中,目赌长安城内的变乱,兵中弟妹一度相失,又多日卧病:离开长安的第二年,中和三年(883年)在东都洛阳,他将当时耳闻目见的种种 ...
-
失传千年后重现天日,韦庄这首《秦妇吟》比白居易的叙事诗如何?
待晓儿发布时间: 20-03-2320:43优质文化领域创作者<秦妇吟>是晚唐诗人韦庄的一首长篇叙事诗,篇幅要比白居易的<琵琶行>.<长恨歌>都要长,达到了1666 ...
-
韦庄,他是位风流诗人,写下家喻户晓的《秦妇吟》诗句,却隐姓埋名不让人知道(该文内还有韦庄词《荷叶杯》《菩萨蛮·人人尽说江南好》/《菩萨蛮五首·其二》)
唐诗,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流传下很多脍炙人口的诗句,唐朝,有这么一位诗人,他的一首长篇叙事诗,上至达官贵人,下至黎明百姓都在传颂,可是他本人却很低调,不仅把原作诗稿焚毁了,还不许家人提及.吟诵这首诗,甚 ...
-
韦庄与《秦妇吟》
韦庄与<秦妇吟> <秦妇吟>是唐末五代诗人韦庄创作的长篇叙事诗.在思想与艺术两方面都达到相当高的水平.后人把此诗与汉乐府<孔雀东南飞>.北朝乐府<木兰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