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天寿论画摘录:艺术之高下,终在境界
相关推荐
-
蒋大卫挥写大气势,营造大境界,画风别具一格
蒋大卫:聚墨轩主人,1978年出生于桂林阳朔.现居于北京,师从著名青年人物画家唐雁翼,后得深圳著名油画家.慈善家.书画名家顾冠群老先生收为弟子.多年来一直从事中国画彩墨山水画创作,为首都书画院理事,中 ...
-
袁运生 “画余随笔”&“画室琐记”
画余随笔 文/袁运生 作为当代的中国画家,这条路回想起来,味道颇为苦涩!也许,我们的苦涩可以换来下一代中国画家去追索真正的自信.难道还要假装活得很滋润.很自信.很体面,而不觉得羞涩,跟(指跟西方的风) ...
-
在艺术的熏陶中成长
在成长的记录中,有些会轻描淡写的略过,有些是需要浓墨重彩去抒怀. 很怀念孩子小的时候,我们经常会去浙江美术馆看看画展.而随着长大,去的次数越来越少. 当有那么一天,意识到自己已经偏离初心后,我们调 ...
-
潘天寿:艺术之高下,终在境界!
潘天寿作品 初晴 导读 - 为什么我们有时候看到一些画,从具体技法上讲很不错,而整个格调大不类也.因为格调只能体察于象外,临去秋波,出于纯洁,露于自然,无意于媚,而有百媚自生.搔首弄姿,求人一顾, ...
-
潘天寿:艺术之高下,终在境界
来源:中国美术 一.艺术与人生 高尚之艺术,能使人心感悟而渐进于至真.至善.至美之境地:美育,为人类精神自我完成之重要一端. --论画残稿 艺术原为安慰人类精神的至剂,其程度愈高,其意义愈深,其效能亦 ...
-
潘天寿:艺术之高下,终在境界|潘天寿|艺术|中国画|水墨|画家|绘画
潘天寿 灵岩涧一角 1955年作 116.7×119.7cm 纸本水墨设色 中国美术馆藏 潘天寿 露气 1958年作 130×154cm 纸本水墨设色 一.艺术与人生 高尚之艺术,能使人心感悟而渐进于 ...
-
艺术之高下,终在境界
"夫美不美,因人而彰.兰亭也.不遭右军,则清湍修竹,芜没于空山矣".在山水画欣赏和创作上,审美层次的差异是不可回避的.如潘天寿所言: "艺术之高下,终在境界,境界层上,一 ...
-
宋画的艺术态度
古代艺术 宋画之美, 美在简单.含蓄.谦卑.轻柔的艺术态度, 在困顿中浪漫, 在缺憾中赞美, 于人物.山川.花鸟中轻叩生命的价值. 人 物 卷 ▲<槐荫消夏图> 宋 佚名 小品册页,纸本 ...
-
吴冠中:潘天寿的画为什么霸气?
金艺丹青2019-07-24 09:05:37 吴冠中曾说:"潘天寿的绘画是建筑,他的营造法则是构建大画的法则,他的大幅作品是真正的巨构,中国国画家中,真能驾驭大幅者,潘天寿是第一人.&qu ...
-
#国画#中国画#水墨画#绘画#画画#画#美术#艺术#传统文化#水墨写意 弘扬传统文化一起国画
#国画#中国画#水墨画#绘画#画画#画#美术#艺术#传统文化#水墨写意 弘扬传统文化一起国画
-
《美石如画---用艺术的眼光来欣赏奇石》张建民老师藏品赏析
欢迎关注老牌专业展示和鉴赏奇石的微信平台"北红玛瑙石"! 本平台免费为天下石友发布个人收藏,定期开展奇石文化交流,向广大石友推荐各类奇石网络平台,分享美石视频,刊发玩石心得文章及文 ...
-
他擦掉的德库宁的画,艺术大师劳森伯格作品丨Robert Rauschenberg
劳森伯格曾经说过,有人认为他的作品像是丑陋的肥皂碟.镜子,或可乐瓶等,对此他觉得很遗憾,他说,这些人肯定很不愉快,因为他们整天被这些东西所包围着. 罗伯特·劳森伯格(Robert Rauschenbe ...